ai文件怎么转曲(ai文件转曲后怎么改文字)
10252023-12-05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怎么画裸妆的问题,以及和果冻涂鸦字体怎么弄好看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QQ名字配头像~
蓝天碧水花微凉倾城一笑微凉~喜欢你?清柠一夏温婉一鹿有你小姐姐?幂中注定陆地?背~影~小仙女星星点点??发糖??庸俗??
还是习惯在答题之前先甩出清晰的目录,这样你们看的时候也方便些~
1.化裸妆的小技巧
2.如何区别妆前乳和隔离霜
3.如何区别粉底液粉底霜粉饼散粉
4.化妆品必备清单(学生党适用)
5.别忘记卸妆
<1>化裸妆的小技巧
护肤平时的护肤工作一定要严格做好,千万别懒。没有一个好的皮肤底子是不可能化好一个完美的裸妆哒。
在下面这个答案里,我详细地说明了护肤步骤(重点科普讲解了清洁、精华和防晒三个环节)。护肤需要的是内外兼修,内调不做好,就算买再贵妇的护肤品也是没用的。
如何把底妆上得非常轻薄:<干皮篇>
-SETP1-
在做好清洁等护肤工作之后,挤出一分钱硬币大小的保湿型粉底液于手背上。然后在里面混合一滴精华或者一点点的保湿乳液,用手将其混合均匀。然后用手指在额头、两颊、鼻子、下巴均匀点上(这就是传说中的"5点法")。然后用粉底刷或手由内向外推开,直到粉底液均匀分布在脸上。
-STEP2-
要用到三角形的化妆海绵啦!这一步可是持久隐形底妆的关键。为了不让它吸走脸上的水分和油脂,我们需要把它放在水里浸透,然后把里面的水挤干。之后用它在脸上轻拍按压,直到粉底液彻底贴合皮肤。
-STEP3-
虽说干皮要尽量省去上散粉或者粉饼这个步骤,但如果你的皮肤因为出油导致脱妆快或者暗沉快的情况,那还是有必要上散粉或粉饼来做好定妆工作的(用大号散粉刷不要用粉扑。没必要刷全脸,只需要在你容易出油的部分轻轻带过就好)
<油皮篇>
-STEP1-
护肤工作要做好.需要提醒的是,记得用一些清爽型的乳液适当保湿,勿过度保湿。
-STEP2-
用了控油粉底液还有油性脱妆现象的话,可以使用控油型妆前乳
-STEP3-
采用上文所提到的“5点法”进行上妆,然后用蘸了一点点水的三角形海绵轻拍按压,这是为了吸收多余的油脂。
-STEP4-
别忘记要用散粉或者粉饼定妆啊!对于油皮来说这个步骤可不能省!少量多次原则一定要谨记!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自然无暇的底妆大功告成啦~
关于彩妆这需要平时的刻苦练习!!
1.眉毛:每天都要刮眉毛周围的杂毛,保持眉毛周边的干净。另外建议能用眉粉的就不要用眉笔(可以用眉笔描一个大概的轮廓,之后再用眉粉填充),因为用眉粉描眉可以让眉毛有一种毛茸茸的感觉看起来蛮自然(其实我想说可爱来着…)的,而且新手不容易画残(对于街上那些用眉笔描的生硬粗黑的眉毛真是够了。。。)
2.眼线:永远只画内眼线(放心直男看不出来的,只会觉得这姑娘眼睛好大好有神哇)
3.睫毛膏:上完睫毛夹之后,在刷睫毛之前,记得用卫生纸把睫毛刷擦一擦,这样可以避免苍蝇腿(不要刷得太猛、次数太多,轻轻扫一下就OK啦)。最重要的一点是,记得刷睫毛膏之前用睫毛梳将睫毛梳整齐。很多人抱怨说不管用什么睫毛膏都会苍蝇腿,其实也就是因为你没有梳好睫毛啦~
4.鼻影:因为我们是要画裸妆而不是浓妆,所以还是不要在鼻子两侧画上那么明显的2道杠了。正确的画法如下图(这样子的画法可以让你的鼻子立体得非常自然,而且不会轻易地让直男们看出来):
5.口红:平时要多喝水,多涂唇膏,让自己的嘴唇时刻保持滋润状态。这样涂口红时才不会尴尬地裂开(画面不忍直视…)另外,备一支唇刷,会为你的唇妆增色不少。咱们画得是裸妆,那种大红色就不要往嘴上涂了吧。。。
<2>如何区别妆前乳和隔离霜
Q1:妆前乳和饰底乳的区别是?
A2:饰底乳是妆前乳的一部分。
妆前乳———英文名称叫Primer。颜色呈现白色液状或者透明液状,用在护肤之后底妆之前,它的作用是调整肤色、使妆容更加持久。
饰底乳——又称为“有色隔离”。修饰肌肤色泽不均、暗沉(紫色修饰黯黄肤色,绿色修饰有红血丝的皮肤,粉色修饰苍白皮肤)
Q2::妆前乳有哪些类型?
A2:1.具有保湿功效的妆前乳(适合肤质:干皮和缺少滋润的混皮,化妆之后容易起皮、浮粉)。
比如LauraMercier焕颜凝露保湿型妆前乳
2.控制面部出油使妆容更加持久的妆前乳(适合人群肤质:油性皮肤)。例如SOFINA映美焕采控油妆前乳
3.润色提亮的妆前乳(适合肤质:皮肤暗沉无光泽)。比如VDL提亮液。
4.调整肤色的饰底乳。(根据色彩互补原理,紫色修饰黯黄肤色,用在T区、眼下三角区、下巴中央;绿色修饰泛红皮肤,只能用在泛红的部位;粉色修饰苍白皮肤。饰底液都不可用于全脸,否则会变艺妓。。。)比如兰芝的三色隔离:
Q3:妆前乳必须要用吗?
A3:如果你的皮肤保养得很好,并且所选的粉底液非常适合你的肤质,整个底妆看起来非常干净服帖,那你就没有必要用妆前乳。能省点钱就省点钱嘛~
但是如果你对你的底妆不满意,那就需要用妆前乳来调整你的妆容。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而不是盲目地买买买。
Q4:为什么你说你不推荐我们买隔离霜?(对!不推荐大家买隔离霜!)
A4:首先,隔离霜是防晒霜和饰底乳的大杂烩,许多品牌在国内市场把‘妆前乳"翻译成“隔离霜”。隔离霜其实是个很鸡肋的东西,对大家的皮肤并没有什么卵用,有时甚至还会加重皮肤负担(如果你钱多那你随意买吧)
商家宣称:
1.隔离紫外线(其效果远不如防晒产品)
2.隔离彩妆(别忘了隔离霜也是化妆品,也需要卸妆。别指望它能保护你的皮肤,想要保护皮肤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好卸妆吧)
3.隔离电脑辐射(可是电脑辐射量非常小,隔离霜对该辐射的波长范围也起不到什么效果。所以商家这个说法纯属扯淡哈哈哈。久对电脑,气血循环和注意力集中程度较高,这两个因素对气色影响更大)
4.调节肤色(有一个东西叫粉底液,你们忘了它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均匀肤色的吗?)说了这么多,你们还想买隔离霜吗==
另外,我要在这里提一下被很多人推荐的:ZA隔离霜(68¥)
曾经我也买过,但涂了几次觉得不自然而且额头上长了几颗痘所以就丢了。有些姑娘也说用久了会导致涂上去死白不自然、堵塞毛孔、闷痘、长斑等问题。
<3>如何区别粉底液粉底霜粉饼散粉
粉底液:粉底液时液态的,很容易推开,质地轻薄,所以遮瑕力会差一些。一般来说,日常裸妆用粉底液就够了,妆感不强、很自然。但是皮肤上的一些问题,比如痘痘、色斑等,就很难遮盖了。
粉底霜:粉底霜是凝固的雾剂,比粉底液厚重,没有流动性,不易推开,滋润度和遮瑕度比较好,适合秋冬用。
粉饼:就是饼一样的粉(…)。现在市面上的粉饼多是干湿两用的。湿用是把粉扑蘸取适量的水再抹粉饼,然后擦在脸上,湿用法的好处在于比干用更附着于皮肤上,看起来不那么浮妆,干粉扑一般用来补妆或者吸取面部多余的油脂。粉饼的妆感比较厚,但是控油度跟遮瑕度都比较好。用完了粉饼无需再用散粉。
散粉:就是散着的粉(…)。又叫定妆粉。多用于彩妆的最后一步,散粉的遮瑕效果没有粉饼那么强,并且它不能单独使用。
<4>化妆品必备清单(学生党适用)
这部分内容有心情再补充,这两天生病...
送益智玩具最好。因为4岁时正是孩子智力和想象力发展的关键期,益智玩具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益智类玩具很多,比如积木、拼图、智力拼装块、涂色绘画等,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和兴趣选择。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有教育价值的益智类图书或电子产品,如有趣的科学启蒙读物、寓教于乐的动画片等。相对于娃娃、玩具车等单一的玩具,益智类玩具更加灵活多变,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送给小女孩的最佳礼物。
分享一波这几年我家玩过的游戏,为了让题主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游戏的做法,会在回答中做一些简明扼要的要点示范,而且这些游戏的难度不大,也很适合老人带孩子的家庭,老人陪孩子玩耍,也能做到轻松、简单、质量高的陪伴。
由于题主提问在1岁以内,所以分享的游戏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0-1岁,第二阶段是1-2岁,第三阶段是2-3岁,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因为说得比较细,回答有点长)
一、0-1岁阶段
1.可爱的小猪
按摩和抚触,其实是我家孩子出生后,我和婆婆一起在儿科医生那里上的第一个亲子游戏。当时儿科医生说,要是担心老人家腰一直弯着脊椎不舒服,也可以让孩子躺在床上,老人家坐在旁边,或者有一个比较高的尿布台帮忙。
在我家哥哥弟弟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每次洗完澡,我和婆婆都会给他们做按摩,孩子们很喜欢,每次给他们摸摸,他们都是躺在床上或一动不动,或冲着我们哈哈笑,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的享受。
给婴幼儿按摩的好处有很多,比如可以协调五感,刺激脑神经发育等,同时,按摩也是我们和孩子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也能让他体会到我们对他的关爱。
初生的孩子,有着很敏锐的触觉,不同的触摸方式会让孩子有不同的感觉。随着孩子对语言节奏有一定的感觉,将触觉与听觉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有全新的感觉。比如这一个「可爱小猪」的按摩游戏。
游戏目的:协调视觉和触觉,刺激脑神经发育;增强信赖感和安全感;丰富孩子的认知结构。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孩子平躺在床上,我们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并将孩子的手打开。用另一只手接触孩子的手心,并念「我有一只小小猪」。再用手在孩子手心画圈圈,说「转呀转呀转不停」。接着用两根手指竖直交替顺着孩子的手臂往上移,说,「忽然开始往前走,一步,两步,三四步」。手指移到孩子下巴或其他地方处,为孩子挠痒痒,说「停在这里噜噜噜」。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提示:
这首儿歌比较简单,对于老人来说,记忆起来难度也不会太大。如果有其他的比较熟悉的儿歌,也可以用自己熟悉的儿歌,再配合动作进行。只需要记得要形成一个固定的童谣歌曲,重复练习和固定环境是婴幼儿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
要注意的是,在做动作时尽可能符合儿歌节奏,使亲子互动更加有趣。可以多做几次,也可以在孩子的另一条手臂或两条腿等任意地方上做这个活动。
另外,在做这个游戏时,还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语言上的互动,来达到丰富孩子认知结构的目的,比如我常用来引导孩子的叙事示范法,都是很好地帮助孩子提升认知结构、提高智商的办法:
在游戏前,问孩子「宝贝,我们一起来唱儿歌吧。」,是对所进行的事情进行客观并简约的叙述;
问孩子「开心吗?」,是对孩子的情绪和回应进行陈述和命名;
问孩子「我们再来一次,看小猪多可爱呀。」,是对所处环境进行引导和叙事描述。
2.黑白图卡
孩子一生下来就有视力,但是还不具备视觉。对于只能感觉到明暗光线、和模糊物体轮廓的新生儿,我们可以适当给他一些视觉刺激,提升视觉功能。
这里有一个优先顺序,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图画书的选择,圆形图案大于立体图案,黑白的垂直长条图卡是很好的选择。因为刚出生的孩子更喜欢看那些明暗相间、黑白交界的地方,而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色彩鲜艳的东西。处在视觉敏感期的孩子,明暗对比强烈的事物更能吸引与维持他的注意力。
所以在我家哥哥弟弟小的时候,我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黑白图卡(注:图卡不等于闪卡),在孩子清醒的时候陪孩子玩,游戏比较简单,不管是做推车,还是躺在床上,都很方便进行,因为水平式地扫描图片,也是新生儿观察事物的方式。
游戏目的:提高孩子的视觉敏感度;丰富孩子的认知架构
适合年龄:0-5个月
实操要点:
将孩子抱在怀里,尽量让孩子和你面朝同一个方向。取出图卡,置于孩子眼睛前方20-20厘米的位置。将图卡从孩子左眼前方慢慢移至右眼前方,再慢慢移回来,活动持续20-30秒,然后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做反复练习。每次游戏时间不超过20分钟。小提示:
给孩子看卡片很简单,在给孩子看图卡时,仍需要与孩子保持多一点的互动,多对孩子说说话。即便是简单几句招数,重复说就好,绝对是没问题的。因为都同样开拓孩子的智力发展。
例如可以对孩子说:
「宝贝,看看这张图片。图片里有两种颜色,一种是黑色,一种是白色,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是帮助发展孩子的颜色认知;
「宝贝,你喜欢这张图片吗?」这是借由对话促进和孩子的交谈,记得一定要给孩子几秒钟让孩子尝试回应;
「你真棒,一直在看这张图片呢!」这是用正向肯定来鼓励孩子继续发展好的游戏习惯。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刺激孩子的视觉神经。例如,将卡片贴在墙上,让孩子趴着看;或者在房间摆设一些闪烁的小灯,每天开三到四次,每次给孩子看几分钟,这些都对孩子的视觉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渡过了刚开始的几个月后,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图画书来替代哦,随着孩子的视觉发展,孩子对色彩的辨识能力也会逐渐出现。孩子会逐渐适应和喜欢色彩鲜艳的东西,比如蓝色、绿色、红色和黄色,所以图画书也要及时更换。
3.散步游戏
运动量对于婴幼儿的身体发展,甚至视觉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也包括带孩子散散步、晒晒太阳。
平时可以孩子出去散散步,晒个太阳(不要暴晒,做好物理防晒)。对于老人来说,他们比年轻人的早睡早起的意识可好多了。在散步的过程中,早上呼吸新鲜空气、伸展肢体动作,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很好的生活习惯养成。
当太阳光比较烈的时候,我也见过很多家长会带自家的孩子在阳台上,借助着一些遮阳地理位置的帮助,来「晒晒太阳」,这也是很好的方式哦,记得可以让孩子多眺望。因为带孩子散散步,不等于带孩子去太阳底下暴晒。
游戏目的:增强孩子的体质;帮助孩子体验良好的情绪;培养视觉发展。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让孩子躺在小推车里,和他一起出门去户外散步。一边散步,一边给孩子介绍今天的行程,介绍周围的风景。当孩子不想躺着时,将他抱出小推车,引导他观察一下花朵或者蝴蝶。小提示:
正如我在今天文章开头描述的,很多老人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都是孩子看孩子的,
很多时候我们带孩子到户外晒太阳,都是孩子看孩子的,我们聊我们的,和孩子的互动很少。其实,多跟孩子说话,对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和智力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这里说的多说话,不是要求一定要强制性地、和孩子漫天说丰富的、复杂的、浩瀚的故事,简单地重复练习,一点点增加认知关键点,对孩子的智力发展会更好,也会更符合孩子的发育特征。
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出去晒太阳吧。」、「太阳照在身上是不是暖暖的啊?」、「看这里有这么多人啊,你高兴吗?」、「这朵花真漂亮啊,你喜欢吗?」这些都是很好的示范。
随着孩子的月龄长大,我们可以每次叠加一个信息,将「天气真好」,逐渐叠加为「天气真好,云很白,风很舒服」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延伸变化。
4.会说话的玩具
孩子不会说话,但是他能从听到的语言中得到相关的信息。随着外部话语信息的越加丰富,他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也会相应增加,语言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是我们常说的「接受性语言技巧」和「表达性语言技巧」。
下面介绍的这个游戏,就是我家玩得比较多的动物模仿秀——会说话的玩具。我当时,结合婆婆的爱好和习惯,做了一些游戏包的改良,让老人家和孩子的聊天,每次的话题都可以比较聚焦。
游戏目的:发展表达性语言技能;倾听和发声练习;练习沟通技巧
适合年龄:3-9个月
实操要点:
让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依次取出不同的动物玩具,用不同声调模仿动物作自我介绍。在介绍一种动物之后,让孩子抓一抓这个动物。小提示:
孩子虽然听不懂大人说的什么,但是他会根据成人说话的频率而得到不同的信息,当成人语速较快时,他往往会跟着做一些快速的动作;而当成人语速较慢时,他也会跟着慢下来。所以,平时,我们在与孩子互动时也要注意语速。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得到放松与休息,说话的语速也要慢一些。
再回到我们这个游戏中,由于这个游戏需要模仿各种声调,如果老人一个人做不来,也可以作为一个全家的游戏,例如由奶奶做开场,爸爸扮演老虎,妈妈扮演小白兔,孩子一定会很开心:
奶奶:「宝贝,我今天要给你介绍几个动物朋友。」爸爸:「你好,我是大老虎,我可是森林之王哦。」(声音凶凶的、粗粗的。)妈妈:「你好,我是小白兔,我最乖巧哦,小朋友们都喜欢我。」(声音温柔的,细细的。)
不用我多描述,这个场景我想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有趣,对吧。
5.喊名字游戏
3个月的孩子听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由于颈部肌肉的发展,孩子已经能转动头部来关注某个物体了。喊名字游戏除了能让彼此持续发展信任关系之外,更是孩子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步。
在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婴儿并不认为自己和我们是分离的个体,在第一年或者第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正努力发展自己的自我认同感,从认识自己的身体、探索自己的环境、到观察自己的家人。促进这个发展的一个方式,就是我们时常以孩子的名字来称呼他,这是孩子自我认同感发展的重要一步。
游戏目的:发展自我认同感;培养家庭关系的信赖度
适合年龄:3-12个月
实操要点: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在孩子四周的不同方位叫孩子的名字。当孩子转过头来看你时,对孩子报以微笑,鼓励他的这一行为。小提示:
虽然三个月的孩子不能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但是对于声音的敏感性还是高的,所以他们做的只是回应家长的声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将自己的名字和声音联系起来,这时不妨用孩子的名字代替「宝宝」、「宝贝」的称呼。在玩喊名字游戏时,还要记得时不时夸一下孩子,例如:「你又找到我了,真棒!」「哇,你知道了自己叫Joshua是不是!」
随着孩子的月龄增加,我们可以增加更多的描述内容,来帮助孩子搭建自己的自我意识,比如递给孩子玩具并且描述它,「Joshua,我有一个大象玩具给你玩」,比如描述孩子的行动「Joshua,你正握着大象,你正在用你的手碰大象的鼻子」。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的萌芽期,其实奥秘也是在于我们如何去启发孩子感知自己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状态。喊名字游戏,其实背后不仅仅只是为了逗孩子笑一笑。
6.趴着玩时光
让孩子可以趴着自己好好玩,让孩子俯卧抬头,是孩子很重要的启蒙游戏。平时在家带孩子,可以和孩子多玩这个游戏,解放一下双手,少点抱孩子,减轻一下身体的负担。一举两得。
对于小小的婴儿来说,只是趴着这个动作就需要他完成包括从脖子、肩膀、胳膊到背部的肌肉训练,这相当于一个小婴儿完成了自我提升的马拉松。要知道孩子最终能学会坐、爬、走和跑,每一个环节都是因为身体肌肉的牵动才能实现。
所以让孩子多趴的游戏,还可以给孩子创造从小锻炼的机会,孩子才有积攒足够的力量,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也移动起来。最终这个能力的高低就成了真正影响孩子坐、滚、推和爬的关键。
对于一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趴着玩的时间进度应该是这样子的:
-0到1个月的婴儿,肚皮时间应该维持在3-5分钟一次,每天进行2-3次。-1到4个月的婴儿,一天总共趴着的时间可以维持在20分钟左右。如果宝宝的状态很好,我们可以鼓励宝宝每天趴着的时间达到一小时。-超过4个月之后,孩子喜欢趴多久,就鼓励孩子趴多久,因为慢慢地,孩子会在趴的状态里学会翻滚、爬和坐,可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运动姿态。
游戏目的:提高孩子颈部肌肉的力量;提升孩子的大运动发展能力
适合年龄:0-12个月
实操要点:
将孩子放在地上或床上。帮助孩子由仰卧的姿势调整为俯卧的姿势。蹲下,在孩子视线前方说话,引导孩子抬头看你。随着活动的展开,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孩子抬头的时间。小提示:
刚开始,孩子抬头维持的时间很短,很可能就只有几秒,以后可以逐渐增加他抬头的时间。我家两个孩子在「趴着玩时光」游戏中,孩子对趴的接受度的提高主要得益于下面这三个法宝:
?有趣的玩具。我会挑选一些有趣的玩具摆放在孩子的视线面前,比如镜子、手偶或者铃铛,让孩子可以凝视前方,并且有动力抬起头来去看清楚到底是什么物品。
?舒服的游戏垫。事实证明选择一个舒服柔软的接触面,绝对可以提高孩子趴的信心,比如运动球、毯子,以及哺乳枕这类的U型枕头也非常合适作为孩子胸部的支撑。
?和孩子一起趴着。我们可不能只是让孩子在那里趴,然后就去忙别的。一是不安全,我们要防范孩子的窒息风险;二是正向的鼓励很重要,很多时候让孩子有信心坚持下去的动力,都是我们在旁边的鼓励。
所以当我家孩子趴着的时候,我们也会和孩子一起面对面趴着,让他可以看见我们的表情,这种不同视角的变化对孩子来说特别有趣,孩子咯咯笑了起来,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趴着玩的有趣度。
7.动动手动动脚
音乐总是离不开节奏,节奏是姿势的一部分。跟音乐和节奏相关的肢体活动,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3个月大的孩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表现出最原始的节奏意识。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敏感性
适合年龄:3-12个月
实操要点:
让孩子躺在床上或地上。播放音乐,轻轻握住孩子的两只手腕,随音乐的节奏摆动。抓住孩子的脚踝,随音乐节奏摆动。将孩子双手或双脚合在一起,随音乐节奏摆动。小提示:
这里的乐曲选择不是重点,体验不同类型的音乐对孩子的情绪能力发展是很有帮助的,比如我家娃爹喜欢放JonCrosse的爵士乐音乐CD给孩子,其实也是合适的。如果自己或是老人喜欢唱歌,也可以自己哼唱乐曲,这样更容易控制节奏和速度,如果体力不错,还可以抱着孩子随着音乐的节奏踏步、摇摆、晃动,甚至起舞呢。
一定要留意和孩子玩游戏的信号交流状态,注意和孩子的眼神交流。我家喜欢爵士乐,我们在播放的时候配合一种温柔、抚慰的声音和孩子讨论音乐,是可以让孩子学习自我放松的技巧。
如果是动态感很足的音乐,那么在做动作的时候,大家的表情也要足够丰富哦,我之前见过户外老人家和孙子玩过这个游戏,放的是老人家很喜欢的小苹果,但是老人家的表情一点都不开心,沉重着无意识地动动脚和动动手,这个是我们常说的「信号阻滞」。
很多时候为什么明明在陪孩子玩,孩子却可以很生气,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讯号没有反应,忽略了孩子的环境信号。
8.藏猫猫
没有孩子不喜欢藏猫猫吧,直到现在我家哥哥弟弟都非常喜欢,每回玩藏猫猫,他们的笑声都能响彻整栋楼。回想一下,从小时候简单的藏一藏躲躲看,到现在发展为复杂的高阶藏猫猫游戏,我也算是妥妥地和孩子好好玩转了藏猫猫的无限关卡哈。
回到小月龄的藏猫猫游戏,大多数孩子在4个月末的时候开始着迷于藏猫猫游戏,出现和消失的变化会令他们惊奇不已(当然,有时候也会大哭)。这是因为这个月龄的孩子还未建立「物体恒存」的原则。
掌握物体恒存的原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这同样也是孩子发展因果关系、培养解决问题技巧的基础。我们需要引导孩子明白,物体即使不在实现范围内了,但是它仍然存在的概念。
藏猫猫游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藏人和藏物,功能有点微妙区别:
藏人游戏可以增进家庭关系的信赖度,临近1岁和1岁后引入的藏人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渡过人生必须要经历的分离焦虑;
而藏物游戏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在这个阶段,同样伴随着孩子通过线索和提示,来学习搜寻并且找出物品的过程。
游戏目的:初步培养孩子的物体恒存概念;帮助孩子克服分离焦虑;发展解决问题的技巧
适合年龄:4-12个月
实操要点:
让孩子平躺在床上,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婴儿玩具,比如小的填充物。用小毛巾盖住玩具的头部,1-2秒再掀起小毛巾。让孩子平躺在床上,我们和孩子面对面。遮住自己的脸,然后1-2秒后放开,遮住,放开。可以引导孩子也模仿并且主动玩这个游戏。藏物和藏人游戏可以交叉一起玩哦。小提示:
刚刚说了,藏猫猫(藏物)游戏同样也可以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那可以怎么样引导呢?
一,在与孩子对话时,尽量使用令孩子感到好奇的语气和语调。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好的提问方式会让游戏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给孩子一个有趣的婴儿玩具的时候,可以先结合游戏「会说话的玩具」,跟孩子来一场有趣的开场白呢?这些都会增进孩子的参与力度,并且会让孩子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是启发要素。
二,引导孩子去寻找线索。在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技巧的过程中,要记得对于年幼孩子来说,拆解步骤胜过于长篇大论。每次说完一个简短的指令,停下来,观察孩子的表情,然后等待孩子的反应,慢条斯理是很好的心法。比如问问孩子,「小狗去哪里呢?」,如果发现孩子并没有去寻找玩具,或者不知道如何回应你,当然也可以提供暗示或建议鼓励,「Joshua,我们一起来找玩具」,「你可以尝试把毛巾掀起来」。
藏猫猫(藏人)游戏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家庭信赖感,并且在关键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过渡分离焦虑。
9.动感瓶子
孩子4个月末时,已经可以尝试着两手分别转一个玩具,再往后一些,他还可以准确地抓住正在运动的物体。瓶子是一个很好的玩具,不仅易得,而且方便孩子抓握。让孩子抓握滚落的瓶子,能练习孩子的抓握反射,培养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
游戏目的:练习抓握反射;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年龄:4-8个月
实操要点:
扶着孩子让他靠着我们坐稳。在孩子面前,将枕头一端抬高,成为一个斜坡,把空塑料瓶子放在枕头最高处。放手让塑料瓶沿着枕头斜坡自然滚落。引导孩子伸手去抓滚落下来的瓶子。小提示:
选择塑料瓶子,是因为它里面可以装东西,制造高度差滚落的过程可以有游戏的惊喜感,促进孩子不同知觉的协调,比如让眼睛和耳朵(视觉和听觉)作用在一起。
当然,也可以用圆球来代替塑料瓶,或者用不同大小的瓶子来调节游戏的难度。可以在瓶子向下滚落时发出一些可爱的声音如「咕噜噜」、「啪嗒」等,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准备一些装满各种东西的瓶子,让孩子来听听声音,比如在引入瓶子之前,可以让孩子伸出手先接触瓶子,摇动瓶子让孩子听听里面的声音,和孩子说「Joshua,你在玩瓶子,让我们听听它发出来的声音」,都是非常重要的鼓励口语示范。当然,为了方便收拾,可以选择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玩耍这个游戏,也不要太高或太低的高度,沙发是很合适的地方。
二、1-2岁阶段
1.踩线走
我家哥哥Joshua在1岁的时候,那时候刚学会走,我带他去上了蒙特梭利的早教班。其中有一个固定的环节,就是踩线走。整一年的早教班,每周一次,一个小时的课时,其中有3分钟是留给踩线走的。
游戏目的:锻炼孩子的平衡和秩序技能;强化孩子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实操要点:
如果孩子刚学会走路,平衡感和跨出的步伐还不太稳定。可以试着让孩子在笔直的线上行走,有助于孩子脑部的发展。等孩子走得不错了之后,再试着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来走。除了学走路,也可以学习停下来,还可以多试着换玩法。踩线走其实挺难的,理论上说,1岁孩子的大脑发展,很多已经可以维持身体的平衡,固定姿势,灵活的运用手脚了,但实际上,如果你给孩子划一条线,或者沿着家里的砖头缝之间的线条走,孩子能坚持的时间其实也没多久。
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入一些活动手脚的动作,比如当时老师会引导我们做很多模拟动作,比如学习小鱼S型游的姿势,手举高,倒后退走等等,这些细节的变化看似随性和随机,但其实是在刺激孩子的智力发展,会让孩子的脑神经的发育更加发达。
2.请你跟我这么做
哥哥弟弟学会走路的时间不一样,但是表现都很相似,左右摇晃像只小企鹅,非常可爱。可能全部小孩子都差不多,但就是这么个走路还不太稳的小不点,却非常爱学别人走路。
我家爷爷走路爱把手放在背后,他们学着爷爷的样子把手放在背后,像个小干部,特别有趣。这便是孩子的模仿能力的发展。学习模仿他人的行为,让孩子可以好好观察,并且开始对重现和调整动作产生认同感。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肢体协调性,开拓孩子的创意和想象能力
实操要点:
让孩子观察老人走路方式,然后跟在后面学他走。再请孩子模仿老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情境:当他喝水的样子,他扫地的样子,他吃东西的样子……等孩子熟悉规则后,让孩子来做动作,其他人来模仿其实别看「请你跟我这么做」很容易,其实它是一个玩法细节非常丰富的游戏。等孩子熟悉了基础的游戏规则之后,你要记得刺激孩子的玩法创意。
一种是让孩子来模仿被模仿者最引人注意的特质,比如我家哥哥模仿爷爷手放在背后的姿势,延伸开就是模仿老人进行各种活动的情境,喝水、扫地、吃东西等等;
另一种是让孩子自己来设计动作,其他人模仿他。这个时候,你可以放一首音乐,让孩子来思考和做动作,其实开场很简单,但是你可能会发现,当你决定这么做之后,孩子就停不下来了。
「请你跟我这么做」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学习精细化运动、身体平衡、甚至还启发孩子和人的社交交流能力,而对于一些不怎么会陪玩的家人来说,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启发是,把主导权还给了孩子。
3.味觉冒险
之前都挺流行一个词叫做「食育」,其实是自然教育的一个范畴,包括从最简单的认识食物差异、到厨房烹饪、到复杂的餐桌礼仪等等。国内挺多幼儿园和早教机构都有开展这类型的课。但是在我看来,让孩子学习食育,享受食物带来的乐趣,还真的不需要特定去上一个食育早教班。
小婴儿加辅食后,我们就可以慢慢地通过辅食添加,来引导孩子去感知食物搭配和饮食习惯等。而等孩子一岁后,吃的东西越来越多,食物质地和结构越接近成人,日常生活中多和食物相关的游戏,比如这个味觉游戏,其实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很基础的入门启蒙。特别对于一些饮食结构比较单一的孩子来说,这个是很好地对于孩子3、4岁挑食的预防游戏。
游戏目的:通过比较物品之间的相似和不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孩子的认知架构,整合五感发育
实操要点:
请老人准备各种各样的食物,分边放在小盘子里,例如:1/4颗橘子、一点面包、一点蔬菜粒等(注意避开过敏和危险食品)。请孩子仔细观察区别和质感,并把每一样食物都仔细品尝一小口。难度高一点可以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抓瞎品尝。让孩子说出食物的味道,如果孩子不太会表达,也可以只用一个字甜、酸、干等代替。把食物混合在一起,再让孩子尝一尝,感受一下味道有什么不同,哪一种吃法更好吃。对于两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是通过体验式的学习过程来掌握和丰富自己的认知架构的,说白了,就是要想让孩子更聪明,让孩子自己动动手,准没错。
5.小小指挥家
音乐启蒙怎么玩?很多家长从胎教就开始关心了,但是可能当你给肚子里的孩子播放了半年的莫扎特之后,会发现孩子出生后似乎也没有多容易带啊,还是一样很难睡觉,夜醒频繁等等。1岁以上的音乐启蒙也容易陷入这个误区。
我们常见的老人家带孩子的音乐场景里,觉得播放背景音乐就够了。播放合适孩子状态的背景音乐,的确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情绪和认知能力的,从脑神经科学家的角度来说,孩子对于音频和音色的分辨和记忆能力天生优于我们,但是仅仅只是播放背景音乐是不够的。
正因为早期的听觉刺激是孩子理解能力和语言发展能力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要经常和孩子玩一些音乐游戏,比如这个「小小指挥家」。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建立孩子对音乐的初步认知
实操要点:
拿一些小盆子小碗拿出来。使用筷子敲击这些餐具,示范给孩子看。如果孩子指盘子,老人就敲击盘子;如果孩子指碗,老人就敲击碗。如果家里有几个大人,可以一起玩,或更好玩。孩子如果自己很感兴趣,想要尝试,不妨让他自己也来玩一下。玩游戏的时候还要记得注意两个要点:
一是跟小孩子玩音乐游戏,要重视随机性。
我们可以把孩子放在膝盖上,然后跟着儿歌或者童谣的旋律,摇摆晃动,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拿着锅碗瓢盆,敲敲打打,培养节奏感。除了锅碗瓢盆可以成为乐器,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也能成为乐器。还可以和孩子一起以拍手和拍膝的方式配合儿歌歌词做肢体节奏,让孩子不断地体验长与短、快与慢的节奏。
这些随机组合,别看好像很没有章法,却是能让孩子体验音乐的丰富组合性里,大大增强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是跟小孩子玩音乐游戏,要重视微表情的即兴、放松和忘形。
一个好的钢琴家在弹奏钢琴的时候,脑海中所浮现的,一定不会只有技巧和步骤,让整个旋律动人的,往往是演绎者的内心的丰富程度,这些指尖细微的差别,都会带来旋律的感染力的高低。投入是必备的心法,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忘性、即兴和放松的音乐游戏,不等于疯狂的音乐互动。
小孩子因为情绪调节能力不够,对于2岁之前的孩子来说,他更需要安抚式的引导,比如轻柔对话和轻轻晃动等方式。我们要注意和孩子玩的过程中,我们的兴奋水平和孩子的兴奋水平是一致的,并密切留意孩子会不会被我们的热情吓到了,比如出现烦躁、逃避、或者抗拒等状态。
三、2-3岁阶段
1.跳房子
如果已经不记得跳房子的玩法了,可以在这里温习一下:
跳房子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用粉笔在地上画出几个格子,然后按照顺序,将小石头(或沙包)踢进第一格,单脚跳进这一格;再用另外一只脚将小石头踢进第二格,再单脚跳进(并列的格子可以双脚跳进),依次跳到「天」字格。顺利完成后,站在「天」字格内反身将小石头扔到1到8中的一格里,这一格就变成自己的「家」(再跳时,这一格可以双脚落地),谁的"家"多谁就赢。
这种玩法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相对会难一些,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很多甚至还不会双脚跳。但是,我们可以将游戏简单有趣化,让游戏变得更适合我们的孩子。这里我给游戏进行了两种改良。
游戏一:跳房子集物适合年龄:会双脚跳的孩子
游戏介绍:
首先将孩子喜欢的小玩具依次放到格子里,由年龄最小的玩家先开始。第一关:将玩偶放到方格「1」,玩家要跳到方格「1」,才能拿到玩具。第二关:如果第一关完成,将第二个玩具放到方格「2」,玩家跳到方格「2」,才能拿到玩具。如果第一关未完成,改由第2个玩家开始游戏。……(依次进行下去)最后,和孩子比比看,谁的「战利品」更多,玩起来更开心。第一次和我家哥哥弟弟玩这个跳房子游戏时,奶奶也很兴奋,对孩子直呼:「你爸小时候也玩过。」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和她玩过的那个跳房子游戏并不是完全一样,但是,这个是降低难度版的,玩法也很简单,老人家玩起来也很开心。而哥哥和弟弟因为互相陪着一起玩,自然也是马达充分开启,玩得很尽兴。
跳房子本身对于发展儿童的跳跃、平衡等身体能力就非常有益,我在游戏中加入了「捡东西」的环节,需要孩子弯腰捡东西,又锻炼了孩子的腰部肌肉。
最后比比看谁的「战利品」多,还需要孩子数一数数量、比一比多少,也让孩子在游戏中学数学,将知识和游戏完美融合,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游戏二:带小猴找朋友适合年龄:适合还不会跳的孩子
游戏介绍:
首先用粉笔画出或者用胶带贴出一个房子迷宫,标注起点和终点。在起点、终点,房子迷宫迷宫中各放几个小玩偶。让孩子带着玩偶小猴(可以换成任意孩子喜欢的玩具),沿着迷宫,一路捡起所有的玩偶。最后到达终点,捡起最后一个玩偶。这个迷宫不需要现成的模型,你当然可以根据网上现成的简单迷宫来画这个地上迷宫,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这个迷宫。我相信,孩子更喜欢后者。
和我家弟弟一起玩这个走迷宫游戏时,他就设计了一个「停车场」:「我们要避开这个停车场哦,这里会有很多车开来开去,很危险的。」很有意思是不是,孩子的巧思总能给我们惊喜。
在游戏结束后,还可以让孩子回忆并想象一下小猴一路「找到了哪些朋友」,这些朋友被小猴找到时「正在做什么呀」,他们「说了什么呀」……不用担心孩子讲不出来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可是很丰富的呢。
这是一个训练孩子「讲故事」能力的好办法。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除了多带着孩子读绘本听故事,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说。
两三岁的孩子正处在语言爆发期,这个游戏为孩子提供了「说故事」的素材,也训练了孩子在讲故事过程中的语言组织能力,孩子今后的写作能力就与这些故事息息相关。
而我们作为家长,只需要鼓励他讲出来,然后欣赏他的故事就行啦。
2.东西南北
「东南西北」是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的一个游戏。外面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大字,里面写上惩罚什么或是奖励什么,游戏就可以开始了。朋友说「我要东,16下」,「翻16下,东,哈哈,孙悟空」,朋友就必须模仿一下孙悟空了。
这个小游戏带给我们实在太多美好回忆。但其实,这可不仅仅是个「恶作剧」游戏,它还能给父母和孩子的互动增加很多趣味性呢。也介绍几种「东南西北」的新玩法。
玩法一:谁来唱首歌有时候我们会希望孩子能为自己唱首歌呀,背个诗啊什么的,如果直接让孩子唱歌背诗,很多时候都是孩子不乐意的。但是如果把这个过程变成游戏就不一样了:
「西,8下」,宝宝唱歌,哈哈,孩子开开心心地唱首歌;「南,5下」,刮妈妈鼻子3次,妈妈乐呵呵地把鼻子伸过来。
除了表演节目,其实,在生活中,让孩子吃什么东西,选择看什么书,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用「东南西北」的游戏形式来进行。孩子抗拒少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玩法二:颜色大集合孩子在出生后只能看到黑和白两种颜色,到一岁能辨认红色,两岁可以掌握黄绿蓝三种颜色,到三岁,就能够识别紫色、粉色等复合颜色。三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喜欢在生活中不断寻找不同的色彩。
我们将「东南西北」里面的八个面都涂满不同的颜色,就变成了一个「找颜色」的游戏了。
「东,7下」,是红色呢!家里有什么东西是红色的呢?红色的苹果宝宝的帽子是红色的剪刀的手柄是红色的。
将东南西北翻出来的颜色与家里具体的物体配对,孩子在找的过程中,不仅对颜色更熟悉,也因为「找」这个过程,训练了孩子的观察能力。
玩法三:形状配配对找颜色的游戏也可以变成找形状游戏,只需要把颜色换成形状就可以了。
让孩子把二维的画面和三维的物品相对应,难度其实还较大的,远高于找两个相同的三维物品,或是找两幅相同的二维画面。
和孩子做这个游戏,他便有机会了解,真实世界与纸面世界之间的关联,将物品归为一类所参照的属性,以及如何将三维语言转换成二维语言等等。由此他们也能渐渐理解二维画面是一种符号,代表着真实的物品,做到这一步,孩子也就可以逐渐理解书面语言代表事物、动作以及想法了。
玩法四:东南西北小动物小小一个东南西北,贴上五官,居然就变成动物了。我做的这个是小蛇,还可以做小猫小狗小猪呢,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设计出更漂亮的小动物造型呢。
阶段游戏大集合就梳理到这里了。
【END】
作者萌芽,学龄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启萌】创始人,全球婚姻疗法和情绪训练权威机构约翰戈尔曼的首位中国实习治疗师。公众号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专注于早教启蒙和亲子沟通,是百万妈妈信赖的育儿号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怎么画裸妆和果冻涂鸦字体怎么弄好看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