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谥号和庙号怎么确定的(溥仪是什么帝号)

佚名- 2023-08-01 12:25:54

我国末代皇帝傅仪,如果按传统应该上什么庙号和谥号

style="text-indent:2em;">大家好,关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谥号和庙号怎么确定的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溥仪专家建议无偿上交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有没有留下什么宝贝
  2.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谥号和庙号怎么确定的
  3. 末代皇妃文绣坚持与溥仪离婚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无性婚姻”吗
  4. 清朝灭亡后,溥仪私藏多少财产

溥仪作为末代皇帝,有没有留下什么宝贝

溥仪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末代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十几年之久,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算得上是紫禁城内所有文玩的主人。并且,在清王朝灭亡之后,清室优待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每年拨款四百万两白银用于清室的用度支出,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知道,溥仪有钱。

在清朝灭亡之后,清宫内就总是发生一些文物丢失的事件,很明显,这肯定是起了家贼了。直到溥仪逐渐长大,他终于意识到了要对清宫文物进行一个清查,可是在刚做出这一决议没多久,建福宫就冒起了大火,后来溥仪将处理事后现场的事情交给了宫外的一些店铺,光是一家金店就一万七千多两的金块(片),可见建福宫内有多么庞大的财富。

不过,显然溥仪也有着危机意识,所以他早早的就将宫内的东西以各种名义送到宫外,也算是给自己留了一条退路。根据清室善后委员会发现的“赏溥杰单”可以知道,光是一些名家字画就达一千两百多件。总之,溥仪的未雨绸缪为后来的奢华生活提供了资金保障。终于,溥仪真的被赶出了紫禁城。

溥仪被赶出紫禁城后几个月就来到了天津日本租界,在这里办起了“张园”,依然过着奢华的生活,随意的挥霍。此后,因为溥仪一心想着复辟帝制,恢复祖宗江山,所以他便将一些文物变卖作为复辟资金,不过,这种复辟自然是不堪一击的,所以后来溥仪被日本人挑唆来到了东北,成为了伪满洲国的康德皇帝,而那些文物也就被存在了“小白楼”中。

在当了许久的傀儡皇帝之后,日本战败,溥仪也想要前往日本,而那些文物也太过笨重被舍弃,只装了几个小皮箱,其中就有着乾隆田黄三连印等几样东西,这算是溥仪身边最值钱的几样东西了。可是,溥仪却被苏联人给俘虏了。后来溥仪被引渡回国,乾隆田黄三连印等文物也被其所带了回来,上交给了国家,而溥仪则进了改造所,孑然一身。

随着思想上的转变,溥仪看开,不再贪图富贵,安心过着自己的日子,成了一名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政协上班,拿着工资,再加上有组织上的照顾,在生活上也听安生的。

当然,溥仪也有着私藏的东西,就是溥仪第三个妻子谭玉龄的骨灰,被其藏在了自己家的院子里,后来因为现任妻子李淑贤总是做噩梦,所以溥仪不得已只能将谭玉龄的骨灰交给了自己的亲戚家保管,最后根据溥仪生前的遗愿,在2006年,谭玉龄的骨灰同溥仪合葬。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谥号和庙号怎么确定的

溥仪三岁登基,六岁退位,在清朝当皇帝时为宣统皇帝,后来在满洲国当皇帝时,年号康德。溥仪在新中国时通过了改造,后来周恩来问他,需不需要建皇陵,溥仪拒绝了。而且溥仪把很多文物也上交国家了。历史上皇帝的庙号和谥号由后面的皇帝来定的,如果改朝换代了,后面朝代也会上号的。如清朝皇帝给祟祯皇帝上个号即明思宗,什么什么皇帝。溥仪的后人也为他上过,即清愍宗,后来新中国政府没有承认,晚年溥仪思想也发生了改变,他对新中国非常认可,他家人也会尊重他选择,他只有一个遗愿,葬在清皇陵附近。所以后来溥仪由八宝山公墓迁到崇陵附近,溥仪没有谥号和庙号,清愍宗未得到新中国认可。

末代皇妃文绣坚持与溥仪离婚真的是因为两人的“无性婚姻”吗

1953年9月18日,一位名叫傅玉芳的报社女工在家中因突发心肌梗去世,年仅44岁,她的丈夫刘振东帮她料理了后事,也是在帮助傅玉芳料理后事时街坊四邻才终于从刘振东这得知原来他的妻子傅玉芳正是当年与溥仪闹离婚闹得满城风雨的末代皇妃文绣。

末代皇妃选秀入宫

文绣家族是蒙古八旗出身,她的全名叫额尔德特·文绣,她的家族出身并不高,祖辈出过最大的官就是她的祖父锡珍曾官至吏部尚书,她的父亲端恭官至内务府主事。

文绣父亲端恭早亡,她自幼随姐姐和妹妹跟着母亲蒋氏生活,文绣在8岁的时候就被送入私立小学就读,起学名为傅玉芳。

文绣自幼就十分聪慧,她在国文、算数、美术、音乐等功课都极好,如果照这么培养下去将来肯定是一名大才女,结果后来三大太妃和清末帝溥仪生父载沣商量着要为16岁的溥仪挑选皇后和皇妃,文绣就终止了学业被选入皇宫。

在1921时虽然清朝早已灭亡,但是由于民国与清政府曾经签订了《清室优待条件》,按照约定,紫禁城内还属于溥仪的天下,清朝的小朝廷还依旧保留在紫禁城内,溥仪可以在紫禁城内称孤道寡,继续行使年号,作为皇帝的溥仪还可以选皇后选妃嫔,只不过不能再像之前那么全国海选了,只在前清王公贵族内部选择。

最初的时候清朝皇帝选妃选后都还是比较隆重,八旗子弟中的女孩14岁到17岁时是不能出嫁的,必须得由皇帝先挑,皇帝挑剩下了才能出嫁。当然皇帝可不是亲自挨个去看的,都是由内务府的官员先替皇帝海选完了,精选几个好的让皇帝去挑。

皇帝挑选女孩可不像普通人想的似的:哎,我看3号技师,啊,不对,应该是3号女孩不错,就选她当皇后吧。可不是这样,皇帝挑中的女孩如果把玉如意赐给她,这就代表着这个女孩被选为皇后了;皇帝如果赐给女孩荷包,这就说明这女孩可以留在宫中当妃嫔了;皇帝如果赐给女孩黄金,那这意思就是告诉你从哪来回哪去吧,给你报销路费了。

当然溥仪这就没这排场了,毕竟大清已经亡了,但是排场也不能太小,正好当时照相机已经在中国流行起来,于是内务府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把那些愿意嫁入皇宫的女孩照片要过来,然后看照片筛选,最后把精选好的候选人再交给载沣和溥仪还有太妃们挑选。

别看大清当时已经灭亡,溥仪也已经是清逊帝了,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前清王公贵族愿意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溥仪,于是内务府也收到了不少的妙龄少女照片。

文绣的五叔华堪听到这消息后就觉得要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溥仪,那肯定能重振额尔德特家族的荣耀,但是华堪没有女儿,于是他就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侄女文绣和文珊身上。

文绣和妹妹文珊压根就没想过要嫁给已经退位的皇帝溥仪,蒋氏也比较开明,一切都随女儿的意愿,没想过要和溥仪攀高枝。

华堪则是连哄带骗哄得蒋氏和文绣、文珊姐妹同意了,最终华堪就得到了文绣和文珊的照片上交到了内务府。

照片选妻就好像网恋一样,不过幸好当时没有现代这么厉害的美颜技术,不然内务府办事的人可能都得挑花眼了。后来经过内务府筛选,文珊被筛了出去,姐姐文绣则顺利地进入到复赛,文绣和包括末代皇后婉容在内的几名女孩照片都被内务府交到溥仪那,由溥仪自己定夺。

溥仪当时还是年少轻浮,他也没想过到底选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当皇后,他看这些照片中的女孩大多是一个样,看了好多照片,于是溥仪就看烦了,他就随意的圈定了文绣和婉容两个人。

既然溥仪选好了两名女孩,但是封谁当皇后却得斟酌了,最后在光绪皇帝遗孀、珍妃的姐姐瑾太妃的建议下,载沣替溥仪选择了家族出身高贵,母亲是皇室成员的婉容为皇后,文绣则成了淑妃。

于是内务府给文绣的母亲蒋氏一大笔聘礼,并让文绣在1921年时就不得再去学校上学抛头露面了,要由内务府专门派过来的嬷嬷培训宫廷礼仪,于是文绣的学业就终止了,整日学习宫廷礼仪。

就这样1922年时年仅14岁的文绣和年仅17岁的婉容就嫁入到了皇宫中。文绣作为妃嫔比婉容早一天入宫,因为第二天才是溥仪大婚的正日子,文绣作为侧室是要负责跪迎新任皇后婉容,所以她提前一天嫁给了溥仪。

1922年11月30日是文绣嫁给溥仪的这一天,虽然她只是以妃嫔身份被娶入皇宫,但是礼仪也非常隆重,也是在这一天文绣第一次在养心殿见到了溥仪,她按照礼仪规矩向溥仪行了三拜九叩大礼,等着溥仪来宠幸。

但是却没想到溥仪只冷冷的说了一句:“下去休息吧。”说完之后溥仪在新婚之夜就再也没有进过文绣的闺房。而第二天娶进来的皇后婉容也是如此,溥仪也没有与皇后婉容享受新婚洞房之夜,而是依然一个人独居在养心殿。

不过婉容的家族毕竟是王公贵族,溥仪还想利用她的家族势力,而且从历史照片来看婉容也明显比文绣娇媚艳丽得多,所以溥仪对婉容是明显偏爱,婉容想学英语,溥仪就聘请英语老师教她英语,婉容想学画画,溥仪又聘请名师教授其画画。

但其实英语、画画这些文绣也非常想学习,而且也和溥仪表达过,但溥仪却置之不理,也不给她找老师,也不让她去和婉容一起学习。

婉容每天在皇宫中的生活就是早起起来洗漱完毕,先到溥仪的寝宫请安,然后再到还在世的三大太妃和皇后婉容的寝宫请安,然后她就回到她所居住的长春宫无聊的活着,后来文绣为了打发时间,她利用自己在私立小学所学的知识,教导长春宫中的宫女读书识字,给她们讲课,或者教她们刺绣,文绣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那就是当一名老师。

不过一入宫门深似海,文绣即便再有人生理想和职业规划恐怕也实现不了,她只能在长春宫中继续忍耐着寂寞。

文绣如此娴静文雅,让三位太妃和宫中太监宫女都对她赞誉有加,不过依然难改溥仪对她的冷漠,但是后来溥仪终于有一天很高兴,文绣趁着溥仪高兴的机会提出自己想学习英语,这回溥仪爽快地答应了文绣,并且给她安排了一名叫凌若雯的女性英语老师。

此后文绣英语水平大进,逐渐开始阅读英文文学作品,这也让文绣的思想随之开放,也为她后来敢大胆的提出与溥仪离婚奠定了思想基础。

与溥仪闹离婚

但是好景不长,到了1924年爱国将军冯玉祥派部下鹿钟麟给身居紫禁城的溥仪下达了最后通牒,修改了《清室优待条件》,勒令溥仪必须搬出紫禁城,于是溥仪只得遵照冯玉祥和鹿钟麟的要求搬出了紫禁城。

虽然后来冯玉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驱逐出京,但是溥仪还是不能再回到紫禁城中,这让他一度意志消沉且十分郁闷。

搬出皇宫也就意味着溥仪的皇帝身份彻底废除,婉容和文绣的皇后皇妃身份也彻底作废,文绣于是天真的想凭借自己的学识能以妻子的平等身份帮助丈夫溥仪重新振作起来,但事实证明她当时想得太天真了。

后来前清湖南布政使郑孝胥赶到京城,劝溥仪与日本人合作图谋复辟,郑孝胥认为当时世界各国能帮助溥仪重振大清江山的只有日本人。

文绣得知郑孝胥劝溥仪投靠日本人时,她十分气愤,她规劝溥仪,日本人在日俄战争时屠杀了无数的无辜中国人,与日本人谋事不次于引狼入室,绝不能听信郑孝胥的鬼话,否则后患无穷。

溥仪却认为这是文绣的妇人之见,对她的说辞嗤之以鼻,于是不久之后溥仪在郑孝胥的安排下躲进了日本公使馆,后来在日本人的安排下溥仪来到了天津张园居住,之后又将婉容和文绣一同接了过来。

到了天津之后,由于文绣十分反对溥仪与日本人合作,而婉容则是只要能享受到荣华富贵满足她的虚荣心即可,她不在乎溥仪是否与日本人合作,而是会顺着讨好溥仪说话,因此溥仪越发喜爱婉容而厌恶文绣。

在天津张园溥仪居住在一幢三层的洋房别墅中,溥仪和婉容住在二楼,而却故意让文绣独自住在一楼。此后文绣依然苦口婆心劝说溥仪不要与日本人合作,不要听信郑孝胥的鬼话,赶紧悬崖勒马。

文绣越是这么劝溥仪,越让溥仪厌恶她,因此到了天津张园之后,文绣与溥仪因为是否投靠日本人的问题矛盾越来越大,后来溥仪干脆不再搭理文绣,去哪都只带着婉容,连日常吃饭都不许文绣上桌,逢年过节更是把文绣晾在一边,也不给她赏赐,也不搭理她。

而与此同时婉容也趁机对文绣落井下石,经常受到婉容的无理谩骂和羞辱,连太监和侍女也都看溥仪厌恶文绣,对她给予歧视或虐待,此时文绣已经变成每日以泪洗面,天津张园的溥仪行宫已经俨然容不下她了。

在1931年农历除夕夜溥仪正与婉容在嬉戏欢度新年,一个小太监过来报告说文绣在用剪刀自残,溥仪则生气且厌恶的说:“她惯用这伎俩吓唬人。谁也不要理她!”

自此文绣对溥仪彻底绝望,她已经有了想离开溥仪的想法。这一年春天文绣的远房外甥女玉芬来天津看望她,玉芬在得知文绣不幸的婚姻和凄惨的遭遇后,她告诉文绣现在已经是民国时代了,溥仪不再是什么皇帝,人人都应该守法,人人平等,她建议文绣聘请律师控诉溥仪虐妻,并与之离婚,还要索要赡养费。

外甥女玉芬的话让文绣看到了希望,于是她决定与溥仪离婚。1931年8月25日,文绣在妹妹文珊来找她,文珊对溥仪说姐姐生活得太郁闷了,想带她出去散心,溥仪同意了,并派了太监赵长庆随身伺候她们俩。

文绣和文珊离开张园就进入到天津民国大饭店,文绣拿出早就写好的离婚书信,让赵长庆带回去转交给溥仪,自己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他离婚。

赵长庆回来把这离婚书信和事情告诉溥仪之后,溥仪被气坏了,要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只有男子休妻,从没有妻子敢主动和丈夫离婚的事,而且自己还是皇帝,如果真要离了婚,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历史上唯一被离婚的皇帝,溥仪当然还是要脸面的,他肯定不会想和文绣离婚,于是他赶紧派人去民国饭店抓文绣和文珊姐妹。

其实文绣和文珊姐妹根本就没住在民国饭店,只是一个障眼法而已,赵长庆走后她们姐俩就躲到了文珊的一位同情文绣遭遇的好朋友张姓寡妇家中。所以溥仪的人到了民国饭店当然抓不到文绣姐妹了。

后来文绣聘请了三位律师替她向天津地方法院申请与溥仪离婚,溥仪当然不肯同意,他也聘请了两位律师应诉。

文绣为了能博得主审法官同情,爆料出了溥仪生理有问题:“侍帝九年,未蒙一幸”,这意思就是说她和溥仪结婚九年,溥仪生理有问题,两人就没有过夫妻生活,她到现在还是处女。

这番话一出立刻让溥仪颜面扫地,也被当时的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一时之间末代皇妃文绣要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原因居然是溥仪不能行男人之事,这成了当时全国爆炸性新闻,也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溥仪为了顾及颜面,只得同意了与文绣离婚,并与文绣签订了三条离婚协议:一,离婚后溥仪一次性给予文绣赡养费5.5万元;二,文绣只能从溥仪那带走属于她个人的衣物和日用品;三,文绣离婚后回娘家,不得再嫁他人,并且不得再做出有损溥仪声誉的事情。

这份离婚协议在现代看来是一份不平等的离婚协议,但是文绣为了尽快摆脱溥仪,她只得同意了这份离婚协议。

文绣与溥仪的离婚得到了当时社会上众多阶层人群的鼎力支持,但文绣的家人除了妹妹文珊之外,却没有任何人支持她,文绣的堂兄文绮更是公开在报纸上指责文绣忘恩负义,自己家族世代深受爱新觉罗氏厚恩,别说溥仪不宠幸她,就是打死她都是应该的。

文绣为此展现出了民国新时代女性的风格,她很快在报纸上也回击堂兄思想封建保守,建议他多学学民国的法律,多学学什么叫人人平等的理念。

文绣在报刊上义正言辞地回怼堂兄文绮,也被当时人大为称赞,很多社会名流称其与溥仪离婚为“皇妃革命”。

离婚之后文绣才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文绣离婚之后拿着溥仪的赡养费支付了律师费用后,本打算回到北平安稳生活,但岂知外甥女玉芬当初劝她与溥仪离婚就是没安好心,就是希望她与溥仪离婚后拿一笔赡养费,玉芬好过来骗钱,最终溥仪给文绣的赡养费被玉芬骗走了一大部分。

文绣倒是看得开,她恢复了自己的学名傅玉芳,隐姓埋名的与妹妹文珊一起生活,之后文绣为了谋生,以傅玉芳的名字应聘成为某私立学校语文老师,除了教习语文之外,她还负责教导学生国画,文绣终于实现了之前当老师的人生理想。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文绣的末代皇妃身份就被民国时期的狗仔队曝光,这些狗仔队不停地骚扰文绣,还引来了一些吃瓜群众也来骚扰文绣,最终文绣不胜其烦,带着妹妹文珊搬家隐居起来。

后来妹妹文珊嫁人,文绣就独自居住生活,闲暇之余文绣向清朝宗室画家溥儒学习国画,靠着溥仪给的赡养费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自在。

但是不久文绣的末代皇妃身份又暴露了,不少商人、军官、政府官员上门求亲,这些人都认为文绣曾为皇妃,必定私藏了不少价值连城的文物,所以才登门求亲,想讨些便宜,这些人都被文绣严词拒绝,并以强硬态度拒之门外。

到后来“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被日本人所侵占,一些地痞无赖、伪军仗着日本的势力,上门敲诈勒索文绣,要求其交出文物或钱财赞助大东亚共荣,后来日本人更是找上门来,希望借助文绣在社会上的名气出任日伪政权的妇女联合会会长,文绣还是比较有骨气,她严词拒绝了日本人的要求,宁可倾家荡产被伪军勒索,也拒绝与日本人合作。

之后几年文绣被勒索的贫困至极,被迫卖掉了房子,在外面租房住,靠出卖体力讨生活,糊纸盒、瓦工、卖香烟等工作文绣都干过,为了谋生曾经的皇妃居然沦落到干粗活,文绣至此也算是饱尝了人间疾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北平重新由国民政府统治,文绣才终于得以在友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华北日报社校对员的工作,文绣很有才华,工作又认真负责,因此很快受到了社长张明炜的器重。

张明炜后来与文绣也成为了好朋友,他在得知文绣的真实身份之后,非常同情怜悯文绣的遭遇,于是将文绣介绍给了自己的老乡国军少校刘振东。

刘振东自幼贫苦,少年从军,一直从普通士兵晋升到少校营长,为人忠厚爽直,没有国军军官那些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只是由于军旅生涯一直到40岁还没结婚。

文绣与刘振东认识半年之后,经过互相了解,刘振东也很体谅她的过去,于是两人就结婚了。结婚之后刘振东主动申请了退伍,刘振东拿着民国给的一笔退伍费,在北平买了房子还开了一家加工平板车的小厂子,而文绣依旧当着校对员,夫妻俩的生活非常和睦美满。

但是刘振东经营厂子很快就赔了钱,文绣却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力挺他,鼓励他还能从头再来,并主动要求把房子卖掉,夫妻二人租房去住。就这样文绣与刘振东夫妻二人一直生活到了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人民政府接管了北平。

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要求原参加过国军的人员要进行登记备案,刘振东害怕自己被解放军追究,还是文绣劝导他要向人民政府坦白过往,就像自己不曾向他隐瞒末代皇妃身份一样,最终刘振东主动向人民政府坦白了自己曾为国军少校营长的身份。

由于刘振东手上没有沾染解放军鲜血,加之坦白的态度良好,因此人民政府不再追究刘振东的责任,只对他进行人民监管,在人民监管期过后,人民政府给刘振东安排了清洁工的岗位。而文绣在人民政府接管报社后,依旧担任校对员的工作。

至此在人民政府的安排下,文绣和刘振东夫妇总算有了稳定工作和收入,两人也告别了租房生涯有了自己的房子,住进了新中国给他们分配的房子中。此后文绣与刘振东一直和睦美满地生活到1953年她去世。

写在最后

所以说文绣并非单纯的因为溥仪的生理问题与他离婚,两人“无性婚姻”的背后其实是溥仪对文绣的冷暴力,导致两人离婚的根本原因实际就是溥仪对文绣的冷对待,婚姻生活中其实最忌讳的就是冷暴力、冷对待,虽然两人一言不发,但是比激烈的吵一架还可怕,往往冷暴力的婚姻结果都会以离婚收场。

不过文绣的一生也是非常传奇了,看老照片可以看出来,文绣的长相并非绝世佳人,她没有美丽的外貌,但却有一颗敢于反抗的心,中国历史上从没有哪位妃子敢和皇帝离婚,文绣是中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妃,也是唯一敢抛弃皇帝的妃子,而溥仪也是中历史上唯一被妃子抛弃的皇帝。

最难得的是文绣一生都很清醒,她敢为了劝阻溥仪与日本人合作而闹至离婚,在抗日战争时期严词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她这一生大节无亏。在最后她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更迎来了新中国的关爱,只可惜红颜薄命,正当她应该享受人生幸福的时候,她的生命却在44岁戛然而止了。

清朝灭亡后,溥仪私藏多少财产

清朝灭亡后,溥仪仍然在紫禁城里过着优裕的生活,那时候还是个孩子,太后、太妃们当家,也无所谓私藏财产了。溥仪离开紫禁城时,携带了不少财产,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清单可以让后人知道得更详细。溥仪在天津生活的时候,虽然经济情况比紫禁城差很多了,但财产仍然可观。从宫里弄出来的大批财物,一部分换了钱,存在外国银行里吃利息,一部分变成房产,按月收租金。此外,还有大量的土地,仅直隶省的“皇产”即有12万垧。这些经济收入,可以保证溥仪一家在天津的优越生活。

下图溥仪、婉容在天津张园

我重点谈一谈溥仪把私藏的的财产献给国家的过程。

溥仪关押在苏联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回到中国,整天想着能留在苏联的办法。这天,他忽然想起了逃跑时带的那个皮箱,第一次仔细查看了里面的东西:金盾2个,金手表、金怀表约50多块,金表链20条左右,大小珍珠约2000多颗,镶各种宝石的金领带针约20个,金镯子约10支,金袖扣约10多副,红绿宝石数10块,大块钻石约7个,金小刀约5把,另外还有戒指、别针以及汉玉等物。这些五光十色的珍宝绝大部分是明、清两朝皇宫中的珍贵文物,一部分是大清帝国的遗老遗少们向溥仪进贡的,件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为了长期留居苏联以逃避法律制裁,溥仪拿出一部分珍宝分别送给伯力收容所的所长捷尼索夫少校、一个中尉看管人员、一位内务局的翻译和其他工作人员。不仅如此,溥仪还把“礼”送到了伯力收容所所在的州内务局。

一天下午,州内务局道尔吉赫局长宴请溥仪吃饭。宴会上这位局长对溥仪说,苏联虽然胜利了,但还需要恢复战争的创伤,今年遇上大旱,收成不好,困难很多,希望溥仪能尽力支持。这是暗示溥仪献出带来的贵重品。溥仪当即表示一定尽力,随后溥仪趁热打铁,再次提出了留居苏联的请求。此事当然不是一个州的内务局长所能解决的问题,但他满口答应,一定向莫斯科反映,同时代表苏联政府深深感谢溥仪的慷慨解囊。

宴会结束后,溥仪一回到自己的监号,就同溥杰等亲属商议了对策。大家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无论如何也得贡献出来才行,但是,既要表现出“慷慨解囊",又要把最贵重的部分保存在自己手中。他们把从大栗子带出来的一只装电影放映机用的立式提箱略加改装,把黑绒里子揭起来,在箱底做一夹层,然后把精选出来的468件“宝中之宝”放置其中,然后又照原样糊好了揭下来的黑绒。把“宝中之宝”藏好后,又选出一部分珍宝献给州内务局。最后,还剩下一部分,他们几个人分别把这些东西藏在身上。溥仪的西服上衣里面也缝上了几个兜,装满了宝贝。

可是,按收容所规定,每星期犯人都要到集中营去洗澡,这时候,藏宝的衣服总是无处可藏,所以,过了一段时间,溥仪感到不妥:一旦被发现,势必被没收,不仅落个“欺骗”的罪名,而且“长期留居苏联”的目的肯定也达不到了。怎么办呢?想来想去,溥仪决定毁掉它们!毁掉的方式各种各样:最先毁掉的是1000多颗珍珠,由毓喦在火墙的火烧得正旺之时一下子扔进去化为灰烬了;一些钻石,毓喦用铁锤砸,但未能砸碎,结果被苏联管理人员发现后没收;二只藏在毓喦身上的金镯和一个金别针,被他偷偷扔进伯力四十五收容所楼后台阶下的一个深洞里了;毓嶦保存了一副宝石金手镯,怎么处理呢?他想,最安全的办法就是把它沉到江里。他把金手镯用一块黄绸子包好,一天,趁着在江边散步的机会,偷偷把金手镯扔进了冰窟窿里,每次散步都有苏联哨兵跟着,但苏联哨兵没看到。但是,万万没有料到,金镯子沉不下去,小黄包浮在了水面,毓嶦吓坏了,他急中生智,连忙趴下装作喝水,顺势把黄包捞了上来。有了这次教训,毓嶦回来后,找了一块石头,把金镯和石头包在一起,第二天又到江边散步时,总算完成了“沉镯”的任务。

下图毓嶦

“礼”没少送,梦却难圆。费尽心机,溥仪也没有实现长期留居苏联的梦。1952年溥仪被“引渡”回国,藏在皮箱夹层中的468件“宝中之宝”,也被安全地带回国内。几年后,在旅顺战犯管理所,溥仪把它们全部献给了国家。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原来是因为袁世凯,他给溥仪讲了一个恐怖的故事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97.com/11/78991.html
上一篇:英语学习究竟是美音好还是英音(学英语是英音好还是美音好)
下一篇:科学来讲,男生穿裙子是不是更好(科学来讲,男生穿裙子是不是更好一点)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