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爱做小动作会引发什么后果
14202023-08-2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你对于滥用抗生素所产生的后果有什么看法的一些知识点,和为什么不建议多种抗生素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滥用抗生素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为什么60年代70年代的人要比80年代的人身体素质要好,就是吃得更健康一些,食品不会突然间让你不舒服,但是可能会经过长时间的富集而改变你的整个身体状况。吃得健康,强壮体质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是肯定会的,所以为啥要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每使用一种抗生素,病毒就会产生这个抗生素的抗体,一旦某个时候超级细菌来了,就算你没使用过抗生素,被感染之后就很难用抗生素清除了,因为这个超级细菌已经有很多病毒的抗体!
抗生素通常按类别分,不同类的抗生素其抗菌谱有所不同,针对的细菌也就不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头孢菌素类分为好几代,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而头孢三代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再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它对于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所以常用于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泰能),它的覆盖面广,抗菌效力高,所以常用于各类病原菌不明或者多重耐药细菌所致的重症感染。
医生是如何选择抗生素的?
1.大多数情况抗生素选择都是经验性用药。也就是说医生也不知道具体是那种细菌感染,但是医生会根据该感染性疾病特点,大致判断其可能感染的细菌。比如一个患者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那么最可能的致病菌就是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支原体。所以选择抗生素的时候首选覆盖此类病菌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菌素一二代、阿奇霉素等;如果是院内获得性肺炎,那么很可能的致病菌就是肠杆菌科细菌,所以选择的抗生素以头孢三代、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喹诺酮类为首选。
2.对于已经有微生物培养结果的,一般会结合培养结果,药敏试验等情况选择抗生素。
3.有时候患者病情比较复杂,感染症状比较重,医生也难以判断是哪类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此时可能就会选择多种抗生素联合、或者选择高效、抗菌谱广的抗生素,目的就是迅速控制患者感染症状。
总之合理选择抗生素,对于医生要求其实挺高的。需要根据患者疾病状况、年龄,既往用药史、抗生素的抗菌谱、组织分布浓度、药代动力学特点、实验室微生物的检验结果等等做出分析判断。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国内抗生素用量最大,所占比例也最大,占门诊处方量的50%以上,住院患者80%应用了1种或1种以上抗菌药,而根据药敏实验而选择者只占10%。儿科抗生素滥用更为严重。抗生素的使用存在多种误区:
①患儿家长普遍认为抗菌药就是消炎退热药,错误地认为抗菌药能预防感染;
②口服抗菌药物可达到效果的却用静脉注射;一种抗菌药物即可达到药效的却用2-3种;
③认为新、贵品种的疗效优于旧品种,直接后果就是使用的抗生素的级别越来越高;
④药敏结果提示全部耐药,但认为有感染就要用抗菌药;
⑤将定植菌当致病菌治疗。各种认识误区造成了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后果就是产生耐药及不良反应。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需要严格掌握使用的适应证。
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为30%,中国《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明确规定抗生素在50%以内,但调查显示,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药物使用的中位数79%,远远高于规定的水平。WHO要求50%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在用药前须进行合格标本的细菌检测,国内比例低于30%。所以,为了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必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①病毒性疾病或估计是病毒性的不用。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国内小儿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抗生素用量最多、使用最不合理的疾病。小儿上呼吸道感染80%为病毒感染,抗生素使用需慎重;
②发热原因不明者应积极寻找病因,尽早确诊后再对因治疗;
③细菌性感染者有感染指征时才能应用抗生素。根据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可酌情考虑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可以导致白细胞下降;
④由于细菌性感染难以有一个明确的指标,所以临床初次抗生素治疗要真正做到正确、准确、合理极为困难,绝大部分依靠经验性治疗;
⑤危重患者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如:重症肺炎,即使没有确切的细菌学诊断,也
需给予抗生素治疗。应对患者的自身因素、当地病原的流行特点及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针对最可能的病原菌,在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及时调整给药方案,根据不同细菌种类和药敏试验选择相应的抗生素。
抗生索的使用原则
①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需综合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给药途径:轻症感染选择口服给药,重症、全身性感染可以先静脉给药,根据临床情况酌情改为口服给药。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②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代谢过程特点选择用药。根据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选用适合的药物品种;按各种抗菌药物治疗剂量范围决定给药剂量;根据药代动力
学和药效学相结合的原则决定给药次数。如阿奇霉素是浓度依赖性,1日1次给药,若静脉使用,需静脉滴注3小时以上;而头袍类是时间依赖性,需要间隔6-8小时,每日给药2-3次,快速输注;
③使用抗生素必须保证足够的剂量,在体内必须要达到有效浓度,且要维持一定的时间,才能有效控制感染,不会造成细菌产生耐药性,切不可随意停用或减少用药次数。一般感染用药72小时(重症48小时)后重新评估,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抗生素;
④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但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脑膜炎、伤寒、深部真菌病、结核病等需较长的疗程方能彻底治愈,并防止复发。若一旦见效就马上停药,易造成致病菌死灰复燃,病情迁
延不愈治疗起来更加困难;
⑤联合用药: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要遵循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指征: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
⑥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生素剂量减少,联合用药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也会成倍增加。多种药物联用时不良反应的增加对儿童会更加敏感一些,应更加慎重,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联合用药。
儿童不宜使用的抗生素:氨基糖普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磺胺类,儿童慎用。吟诺酮类:12岁以下禁用,18岁以前慎用。
综合分析,儿科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门急诊,常用的为头抱类及大环内醋类。但是耐药有:①肺炎链球菌青霉素;②肺炎链球菌、肠球菌;③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产p内酞胺酶、氨节青霉素。因此,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正确掌握各类微生物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机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最经济、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以降低多药耐药菌株的产生。
与国外比较,国内儿科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处方率高,级别高,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及不合理用药情况普遍存在。抗生素使用既要依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及检验检查,合理选择、调整使用抗生素,同时还必须把抗生素使用依据、目的、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达成共识。惟有如此,才能在抗生素合理使用与尽可能避免不良作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掌握合理使用策略,做到正确使用。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