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青蛙会飞
12122023-12-04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为什么博士生不受导师待见和考博 导师不建议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为什么博士生不受导师待见以及考博 导师不建议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考博不识导师名,全凭实力亦可行;若人牵线识名师,毛遂自荐显才俊。求贤伯乐识俊马,麾下读博大可为!科研道路艰而险,锲而不舍一定赢。
博士生不受导师待见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博士生和导师性格不合,不是一方面原因,或许是博士生不够勤奋,达不到导师要求,但是对博士生不满意;
或许是经济利益方面有矛盾,导师很抠,博士生有怨言;或许是博士生付出方面达不到导师满足程度。
在我想来,研究生导师如果建议学生不要考博,是因为读博士并非适合所有硕士生,这里面有不少是历史经验,也有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情况让硕士生导师对此态度比过往更为谨慎。我想硕士生导师们之所以出言谨慎,至少有以下考虑:
一是考博一般是真做学问,从高校教学这头来说,而现在到底是让研究生是做学问为主还是退化为强化本科基础知识+了解新的知识和市场变化呢?后者的趋势在加强,就许多文科专业而言,这是一种普遍的状况,而是否以研究为主结果是很不一样的。
二是研究生这边的读研动机,虽然过往以学术型硕士为主,最近几年专业硕士才开始普及,但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硕士,许多人由于就业压力和个人想法,以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学术的兴趣不大,这样的学术型硕士生其实就是冲着文凭而来的。
三是对未来就业前景担忧。文科读博的出路,最理想的主要是进入高校和科研机构,而在北京这样的都市,进高校求职压力巨大,一个教职几十个人拼争是常事。如果要从事其他工作,一是用人单位顾虑多,二是不能发挥最高学位博士的学术人才作用。所以读博就是自绝于大多数职场。
四是个人情况。经过硕士阶段与导师的互动,导师对学生的学术能力有了评估,对其心理状况有所了解。学生是不是做学问的料,导师还是有数的。现在心理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学生数量在增加。有鉴于如上所述,博士生被认为是特殊人群,学问能不能做出来,心里是否能承受走独木桥的压力,导师不无担心。
我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对以上都有切身感受,也听说了不少他人的案例。比如说,我会劝说有一定研究潜质、但本科不是211或985高校的硕士生在国内考博,因为越来越多的高校明里暗里有此对本科学校的要求。所以我会说,真要读博士就出国去,回来以后不会受歧视。
还有一点,对于文科来说,女生多是一个特点。如果个人是学霸型的,学术之路可能比较轻松,如果在加上情商又比较高,个人婚恋就比较好办。问题是现在不好办的越来越多。所以导师们的顾虑实在不少,但愿今后不会更多。
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博士都要面临的好导师,千里挑一坑导师遍地都是,人生就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再努力站起来的过程,人生的水平就是看你填坑的能力,如果你才刚入学,那么建议你可以改去其他的课题组,如果你已经入学很长一段时间那么没有办法争取出国的机会,或者去其他地方联培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脱离这种坑导师的掌控,免得影响你的科研进程。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