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冷知识 我的祖国相关知识
7372023-09-0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校际选课选不选有影响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为什么不建议跨校选课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对于北大和清华开放部分本科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点赞时也有更多的期待:何时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能选北大、清华的课程?或者在学校所在地也能实现跨校选课,上一所大学,可学多所大学的课程?
这些期待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而前提是建立学分互认制度。前不久,教育部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241号(教育类109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指出,近年来,教育部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并逐步健全线上学分互认机制。
对于清华和北大学生可互选部分本科课程,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两校的物理距离很近,互相选课,就是“到隔壁上课”。其实,互选课程,物理距离不是关键,互选课程依靠在线教育方式,完全可以突破物理距离的限制。去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北大清华两校就通过各自线上课堂的高效协同,使得“北清互选”试水得以顺利进行。关键在于要建立学分互认机制,选修另一校的课程,学分会得到本校认可,学生不但可以获得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在完成另一校规定修读学分后,还可以获得另一校的辅修学位。
问题也随之而来:北大清华的学生除两校可互选外,能不能再增加互选的学校?增加互选的学校,课程质量会得到认可吗?对于北大清华两校互选,舆论基本没有对于两校课程质量差异的质疑,而再增加其他校,就可能出现其他校的课程质量不够高,影响学分互认的情况。另外,其他学校的学生选读北大清华的课程,完成足够学分后,获得本校承认的问题不大,但能否获得北清的辅修学位,也会影响学生跨校选课的积极性。
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需要各校课程质量、学分含金量是基本一致的。不然,如果某校的课程质量不高,选某校的课程,就会被质疑是“混学分”,认可该校的学分,就可能拉低培养标准。
基于此,目前我国除了北大清华可互选课程外,在一些省市,也有多校发起的“联合办学联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学校的办学层次差不多,也就是说,是以办学层次来为各校的课程质量划定标准,确定互选课程、学分互认对象。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对同层次的学校的需求不如对不同层次学校的需求,如一所非“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学生,往往会选读“双一流”建设学校的课程,这也有利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共享。
2+2模式是一种教育合作模式,通常指两个大学之间或两个高等教育系统之间的合作。
该模式包括学生在两所大学之间进行跨校选课、学分互认和学位授予。这种合作模式的原因在于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机会,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体验。同时,2+2模式也促进了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教育国际化发展。这种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学术环境中学习和成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没有影响。基本上读大学学生需要学习的课程本学校一般都有的,自己学校的就能满足要求,所以除非个人喜好完全没必要跨校选课的。
我来回答吧,毕竟对这个问题有点研究。
先说交大。交大没去长安县那个大学城,而是选择了在曲江建设新校区,不仅是因为曲江离老校区比较近,同时也是因为交大那批上海人骨子里的傲慢,觉得自己比陕西哪个高校都牛逼。如果跟别的学校搞到一起,那些上海人又该觉得自己掉价了。看不起此地人,看不起此地其他院校,是深入交大骨髓的观念,这个观念,从该校迁到西安那一刻起就刻在那些上海人的脑子里了,而且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理工大学也把新校区建设在曲江,而且跟交大挨着,是因为该校早期有一部分是从交大水利系整体转出来的,因此多少带点交大的基因,也愿意跟着交大亦步亦趋,何况他们的老校区都是挨着的。四十多年前,当八十三中还是交大附中的时候,陕机院(理工大的前身)的子弟也都在八十三中就读,待遇就跟交大子弟一样。
再说说西工大。西工大虽然新校区建在长安县,但不是在郭杜那个大学城,而是放在了祥峪脚下的东大村(就是在解放战争中被我军击毙的那个张灵甫的老家)。这里远离西安,也远离郭杜大学城。究其原因,实际上也是不愿意跟郭杜那几个院校混在一起,毕竟西工大是985,觉得那几个配不上它。所以宁肯把自己放在秦岭脚下,何况新校区风景秀美,旁边就是祥峪国家森林公园。
西工大是我最敬重的陕西高校,原因就是西工大对国家的贡献远远大于自以为牛逼的西安交大。
再说说西军电。西军电新校区倒是在郭杜,不过是在郭杜西边的北雷村。基本上也算是自成一体,跟别的学校也不咋挨着。属于西沣路兴隆段。西军电是一个很不错的学校,虽是211但实际上有985的实力。要不是二十多年前闹过一回迁校风波,也许还真就是985了。这个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说。
下面是重点,郭杜大学城。这里集中了西北大学,陕师大,政法学院,西邮,外院。如果你对八十年代西安大专院校的绰号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当年的四所“农民运动讲习所”,有三所在此(另外那个“陕西财经学院”已被交大吞并)。这几个院校档次都差不多,西大,师大虽是211,但也没比其他几家高多少。因此可以说是老鸹跳到猪背上,谁也不说谁黑,所以可以凑到一块报团取暖,也好让郭杜大学城名实相符。否则,只有一个大学在此的话,那也就不是大学城了。
其实郭杜这里地还是有的,还能容纳其他大学进来。但是有些学校不来。比如长安大学,改名最失败的大学之一。改名后一直被人笑称是长安县的大学。因此它绝不肯把新校区放在长安县,而是舍近求远放在了北郊的草滩农场。冶院(就是现在的建大)则是在东郊老陕钢的厂区建设了新校区。
还有其他一些学校,新校区有在北郊的,有在临潼的,还有在户县的,比如石油学院,等等。年龄大了,打字费力,就不一一表述了。
各位如果觉得我说的好,就给我点个赞或者留言交流。今天先到这,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说。
好了,关于校际选课选不选有影响吗和为什么不建议跨校选课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