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后世人要贬低赵孟頫(为什么喜欢赵孟頫的楷书)
12132023-08-21
大家好,关于为什么有些后世人要贬低赵孟頫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不建议学习赵孟頫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总的来说,梁启超不愧为一代大家,他所说的这几个人,不是说他们书法不好。其实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大师级书法家。但针对初学书法的学生的建议来说,就是为他能少走弯路,笔法上避免不小心掉到坑里,是最专业的建议。
再一个强调一下,这四位皆为彪炳史册的一流大师,他们的的书法艺术举世公认,既然是针对"不可学",所以本文主要还是侧重于其书法不利于初学阶段的环节的探讨,他们的艺术优势以后专门论述。
在分析书法家的书法经验时,我们有必要先对书法家做一个大致简要了解。
一梁启超(1873--1920).又号饮冰室主人。他也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父亲。他不但以"康梁变法"文明于世,于文,史,哲等方面著作等身,更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书法大家。其书法取法汉魏碑和唐楷法,刚柔相济,形成了健劲而俊朗的风格。
他的初衷是以过来人的学书经验,针对初学,怕形成习气毛病改不了。所以特别精准的说到了以上"赵,董,苏,李"这几位大师的书法不可学。这并不是梁启超横空出世所独有的"奇思妙想",而是历代书法家们的共识。
我们可以看到,除了赵孟頫诸体皆能,以秀媚雅正的风格而著称以外,其他几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特色。但也有自己的套路。学书者一不留神,就会学到他们的习气,而最终没有掌握其书法的核心。导致徒有其表,不得其神采风韵。
二赵孟頫的书法古人褒贬不一明宋濂曰"笔意流动,而神藏不露"。王世充却说"评者有奴书之诮,则太过,然直接王右军,吾未之敢信矣"。这就是说他的楷书有奴婢气,秀媚的有点过了头了。这是其一,更有甚者,特别是明末清初大师级书法家的傅山。
他说赵孟頫的字不可学,就如"与匪人游,不觉其日亲者"说学赵孟頫字的浅俗媚态,就会象"至驹王之无骨,心术坏而手随之也",
就是说学赵字体。不但慢慢软媚俗气,也会影响到做人的人品。这真是哪里在说字,分明是在批人啊。这里对字体的评价有一定道理,我们可以引以为戒,但这种以人废字之论也不算是公正的评价,作为我们学书法的人,要一分为二的来对待和学习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失为上策。
其二再说到赵孟頫的行书,
王世贞曰"惟于行书极得二王笔意,然中间逗漏处不少,不堪并观,承之可出宋人上,比之唐人,尚隔一舍"。
到底怎么看待赵孟頫的书法,尽管有褒有贬,他以二王笔法去写自己追求的的结字美的意态,这大抵是不算媚俗的,但研究一下赵孟頫的行书总体是美的,是可学的,但他继承传统多于创新,艺术胆略不够,笔法也比较拘谨。
比如下图。赵孟頫一生宗法二王,刻意求魏晋书法之古意,他对《兰亭序》的临摹终身不懈怠,不但形似,神韵也足以乱真。
上,王羲之《兰亭序》和下赵孟頫临《兰亭序》对比,
王羲之更注重尽字体之意态,如"暂,将,随,迁"字之长"。
"所,而,欣之"字之扁。"
自,以,其"字之窄,"
向,慨,间"字之宽,皆依字之结构自然而然面目去应运而生的,而赵孟頫的了《兰亭序》虽也有意于"字之真态"但总体还是斜,方扁的笔势套路为主,并且用笔稍微拘谨,放大看一些游丝,露锋虚笔省略不少。这一点,正是王世充所诟病的地方。如下图"不,将"字。我们放大看看就更明显有差距了,所以取法乎上只得其中,学二王书法直接从大王王羲之入手,要比找近路学赵孟頫更合适,取法更高得多。
其三就是针对赵孟頫柔媚流美的楷行体式來说的,
所谓流美是大家们对书法技巧的高超控笔能力的熟练掌控,是厚积薄发。
但其潜藏的玄机就是容易写得油滑甜腻。这也是针对初学阶段,刚开始书法还未定型,就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采取笨办法,一笔一划的先难后易先楷后行,先拙朴后精巧,不能一上来就楷行一体,连走带跑,急于求成,这是难免要跌跟头的。
其初衷也就是傅山反对的那"四勿"的观点。"宁拙毋巧,宁丑勿媚"。就是针对以赵孟頫为代表的馆阁体,秀媚体,因为他的书法被评为"因熟而俗"。
也就说写得太好了,太油滑了。长期学习赵体,就会比较难有自己的个性鲜明特征。当然这只是指初学,有了一定基础事可以吸收赵孟頫的字体匀称,得其特长。
三再说董其昌的书法,也是争议比较大。其一是"空灵淡雅"之气难以学。有称其书法为“书家神品,往往前无古人”。有赞他“六体八法,靡所不精,本于颜,长于李(李邕)出苏,入米,而丰采姿神,飘飘欲仙”。
董其昌以行草书造诣最高,他学百家而融为一体,笔法飘忽使人琢磨不透。他的书法飘逸空灵用笔精到,疏朗匀称,用墨也相当讲究。他曾说"作书与诗文同一关类,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其实就是强调天然,自然而然本心流露,非人工可至。所以对于初学者既然是大多是行草,又求神取意的空灵,自然难以深入,刚开始入门不学也罢了。
其二行笔难以学。
董其昌书法贬者也很多,包世臣、康有为最为激烈。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讽刺道:“香光(董其昌)虽负盛名,然如休粮道士,神气寒俭。若遇大将整军厉武,壁垒摩天,旌旗变色者,必裹足不敢下山矣!包世臣云:“行笔不免空怯”。”
就是认为他的书法还是偏于秀润,俊狭,不大气的意思。这是不可学之处。而梁启超本身和康有为的师生关系的,是提倡北碑雄壮阳刚的气概,所以自然也不赞成学董其昌秀逸一路的行书。
其三是董其昌临写书帖的方法较难学。
据史料记载,董其昌经眼的法帖汗牛充栋,如果不是他超越常人的精敏清醒,这些脚踩多只船的学法,是初学之大忌,足以使人眼花缭乱。
他学过颜真卿,又学米芾,虞世南,又沉迷于钟王李北海。如下图他临写得王羲之,还有颜真卿《争座位帖》愣把一个遒劲雄浑充满篆籀感的殿堂级杰作,写得秀逸俊俏,自称得颜鲁公篆籀内韵笔法,这明显感觉颜鲁公是被董其昌先生"争座位"了嘛。
他的临习方法是强调"如骤遇异人"。注重第一眼的新鲜感,认为"不必相其耳目,手足,头面,避免感官的分散琐碎"。恰如溺水三千我只取一瓢"。正如他所言追求"观其举止,笑话,精神流露处"。以求扑捉书帖里那灵光一闪的精神气,活动者的人格,董其昌的最终目的,就是采撷到适合自己的性情的笔法精彩。
比如,董其昌学褚遂良体,扑捉的是褚遂良"如一佳士"的俊朗潇洒;如下图欧阳询+褚遂良《枯木赋》
他学钟繇,只能说是董其昌意向笔法的钟繇,钟繇结体严谨平正如楷隶,董其昌的意临是呈左低右高斜上势。
学颜真卿取其宽博而舍去恢宏;
学王羲之《兰亭序》《奉橘帖》如下图,
他说;"皆以意背临,未尝对古刻,一似抚无琴者"弦外之音,就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而不是亦步亦趋,按照传统学书模式,先求形似,后来神似,他是如禅宗悟道般直通风神的内核。没有一定的悟性和基础,一上手自命只求神似,必然会误人子弟如坠五里云雾而不自知。
所以如果以他的方法。初学书法,朝三暮四,今天颜体,明天欧体,后天汉碑……没有专精的先深入掌握一家书法的特点,再旁通别体的风格,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也就是常说的成功的路不可复制。
四李邕李北海,字太和。唐代书法大家。据传他擅长楷行,一生写碑达八百多通。既有王羲之笔法,又有碑刻一样的气势。
李北海书法的个性非常明显,字形左低高右,笔力舒展遒劲,给人以险峭爽朗的感觉。他提倡创新,继承和发扬古代书艺。他的书法萧肃凝重,富于金石气,但同时又姿态万千。可以说在凝重之中又含流美飞扬的气韵。比如下图他的行书双壁——《麓山寺碑》和《李思训碑》
笔势雄健,如不可撼动的高山,所以书史上把他和王羲之对比曰"右军如龙北海似象"。可见其书法难学之处,地位之高。
李北海书法从“二王”入手,能入乎内而出乎其外。李后主说:“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就是说李北海吸收了王羲之的笔法特点但在结构上大刀阔斧的变革,没有了王羲之的秀逸气。但气势太重,如果是初学者,就容易落入那种虚张声势的张扬虚夸之结体,以后纠正起来就难
甚至他自己说:“似我者俗,学我者死"。也把不少人吓回去了,话说的有点狠了,但语重心长,犹恐后来者学他的架势而没有领会精神的谆谆教诲,良苦用心却跃然纸上,令人受益匪浅。
如图《李思训碑》李邕作书法
有一个特点,就是字势左低右高,有的字右耸得很厉害,如"秦"呈左转之势,还有上下两个部件间隙很大,
"昭"左斜还带左低右高倾侧,
"碑"字左右过度拉伸的欹侧跌宕,都是书法家艺高人胆大,在险绝之中求平衡,显得格外出彩有神。
对初学者,第一步"务求平正"还没做到,就"力追险绝",舍近求远,为以后学习埋下了故作险奇的隐患。这是历来书法家特别担心的笔法陋习。应引起初学者的重视。
但是历代书法家为啥学他?
《宣和书谱》说:“邕精于翰墨,行草之名由着。初学右将军行法,既得其妙,乃复摆脱旧习,笔力一新。”
我们观察一下,基本可以说苏东坡,米元章都吸取了他的一些特点,元代的赵孟頫也极力追求他的笔意,从中学到了“风度闲雅”的书法境界。
他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这些大家都是已有自己的成熟笔路,有了自己鲜明风格后,才在晚年学习李邕的,这点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如现代"南沈北吴"的帖学大师吴玉如老先生,到了晚年,书风为之一变,又突破自我原有风格,行草更上一层楼,就是因为晚年临习李北海书法后,受到的巨大启示和影响,我们可以看看下面他书法早期和晚年的微妙变化。
五最后再说苏东坡。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但那是他的天份和自身努力,别人难以复制。对于苏东坡的书法历程和特点,苏门学士中的翘楚黄庭坚概括的很全面:
"东坡道人少学兰亭,书姿媚似徐季好,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廋劲如柳公权,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本朝善书者自当推公第一"
这么伟大的书法家,为何初学不可学?原因有三:
首先执笔方法不宜学,
苏轼执笔方法有很大的个人色彩。基本是类似于我们写钢笔字的执笔方法。就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夹住笔,被称为"側握笔"拨灯法"。毛笔侧握于虎口之间,捉笔近下,腕部不悬而笔卧容易造成"力不足而无神气"。
以至于当时的书法家们都将其执笔法视为异数,认为不合古法,造成了苏东坡的字体里,偏,掩漏笔不少,古人言此为"多成病笔"。
康有为曰:"古今书法家以东坡为最劣,不知用笔若从我学书,当先责手心四十大板"
明代丰坊《书诀》曰"子瞻(东坡)反此,故其遗迹扁阔肥拙,不惟自娱,抑且误人"。他的书法不可学,唯恐误人子弟,
清代冯班在其《钝吟书要》曰:"东坡书有病,唐人无此法"。
这些话完全是一家之言,厚此薄彼,未免过于偏激。特别是康有为康大人,竟然提出要打手,这样让众多作为两位大师的粉丝们,情何以堪!
苏东坡的书法更不可能是"误人子弟"还能流芳百世。然而,针对初学者,这些观点还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其次苏东坡虽然书法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但他笔法也一样有争议,
被黄庭坚称为"石压蛤蟆",后人称为"墨猪"。所以学不好就会误入歧途。
杜甫有句名言:"书贵廋硬始通神,"苏轼对此完全不是赞同,他说"杜陵评书贵廋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艺术特色是追求风格多样性的,有各自的不完美是其个人魅力的另一种展现,但作为初学者,就不能东施效颦,以免走成弯路。这是学习书法的大原则。
其三就是他主张的的"通其意"的书学思想博大精深,对初学书法者不太合适。
比如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他还特别谈自己书法体会说:"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就是说只要是明白领会书法精神意象,即使不学习也行。尽管他说的"书意"。也许是蕴藏在各种书体里的共同规律。当一个初学者没有相当的苦苦探寻和临习,他怎敢就不学就会写得出一手好字哪?所以即使是大师级的经典话语,学书法的人也要为我所用,分阶段领悟,不可茫然不知的不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效仿。
以上以梁启超先生的看法为话题,大致梳理一下古今书法家们对待大师书法的初学阶段的观点。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名家评述是有个人的看法,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爱好,趋向,在了解以上书法家各自的风格特点,取长补短,学习他们优点,避免出现以上的弊病,各取所长,扬长避短,就能更完善的走好各自书法之旅。(原创不易,谢谢观赏,多加关注,四海皆朋友)
赵孟頫的字体多以行书,行楷为主的,对于初学者还是以楷书,隶书入门。感觉学习的人少,是因为现代人比较喜欢炫技术,花里胡哨的字体。多已瘦金体,草书。
赵孟頫为南宋旧臣,元灭南宋后投靠元朝为臣,书法柔和媚态藏匿锋芒,为后人忌讳。但这不是被后人贬低的真正原因:赵孟頫继承了王羲之书法风格,并完善了王羲之风格的秀丽淡雅,吸引了当世和后来的书法人,美观、中看、易上手,但赵孟頫的书体彻底软化了学习书法人的刚性和大气,书法被钳制在中和、一般格调的框架中,书法人在蜗居中消耗一生,当醒悟时倍加贬低被世代吹捧的赵孟頫。
这个赵体指的是赵孟頫书法字体,它的特点是笔划肥硕雍容,是典型的馆阁体,用于书写匾额对联和商铺牌匾,字体端庄大气,压得住气场。
以为他的字肥硕,大家在学习的时候学不好就成一堆肉了,没有了筋骨,楷书初学本人认为学颜真卿和柳公权,学习其颜筋柳骨视为上承。
文章分享结束,为什么有些后世人要贬低赵孟頫和为什么不建议学习赵孟頫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