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于丹讲解的论语

投稿- 2023-08-21 19:37:08

书房 茶室,这才是东方设计的最佳组合方式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如何看待于丹讲解的论语和关于论语不建议脱口而出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如何看待于丹讲解的论语以及关于论语不建议脱口而出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如何看待于丹讲解的论语
  2. 论语中的无心而感什么意思
  3. 白话文论语十三篇

如何看待于丹讲解的论语

于丹,怎么说呢?大名校教授,又是研究孔子的专家,能说会道,一路讲下来清风扑面,令人耳目一新。但是,孔子那一套是一种道德的高标准,在当时孔子四处兜售,也沒人买帐,真是慌慌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狼狈之极。孔子论语,有道理沒有,大大的有。实用行吗?不行。特别是在当今的社会现实环境下,用论语套,只能说你不识时务。现在讲钱是爷,你说是浮云粪土,你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人说我骄傲,我就是我,你讲礼让,人家都欺负你等等,根本行不通。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取其精华,沒必要再走老路论来语去的,搞点创新,紧跟时代,使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小康才是正道。对与不对,只是我的看法。照搬孔子我是昨着也不看好的!

论语中的无心而感什么意思

所谓无心之感就是你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由衷的真实的看法,不存在价值判断或利益是非。它代表着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是脱口而出的想法。

《论语》(lúnyǔ),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作品多为语录,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其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浅近易懂,而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能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

白话文论语十三篇

【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白话文)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要离开。”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对他说:“孟孙向我问孝,我回答说:“不要离开”。”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在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侍奉他们;父母去世,用社会当下约定俗成的规范去安葬、祭祀他们。”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白话文)子游问孝。孔子说:“能养父母就被认为是现在的孝了。甚至狗和马,都会有人养;如果内心不敬,又用什么来区别这两者?”

【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白话文)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孝就是)纵使自己生病也担忧父母的那种当下产生的感情。”

【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白话文)子夏问孝,孔子说:“有事故,让年轻人负担其中的烦劳;有酒食,让年长者吃喝;但如果这些行为不是发自当下的情感,只是由于一种道德规范的力量,内心不情愿甚至在外显露出脸色为难,那么,难道就能把这种行为当成孝吗?

【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白话文)孔子说:“当父母健在时,即使是游学也不能到偏远险恶之地,否则一定招致旁人或命运的诅咒。”

【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白话文)孔子说:“父母的年龄、生日等,不能不常常挂念以至能脱口而出。这种当下的情感,一方面带着欢喜,一方面带着忧惧,悲欣交集。

【原文】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

(白话文)孔子说:“君子被各种现实社会结构以及对应的各种道德、法度等规范的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小人被利益、利害关系所组成的现实社会结构以及其对应的一套现实运行机制的关系之网中蕴藏的力量所开导。”

【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白话文)孔子说:君子,见闻学行周遍而没有疏漏,却不会让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小人,让别人和自己步调一致、比肩而行,见闻学行却不能周遍而没有疏漏。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文)孔子说:君子相应而不聚集,小人聚集而不相应。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白话文)孔子说:人不断滋生美德,君子成就;人不断滋生恶行,君子不成。小人的成就与此相反。

【原文】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於比。

(白话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一切,没有行为的归向,也没有思想的向往,甚至可以让自己的容貌呈现出小人的“比”相。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从于丹到蒙曼,国学大师沦为 文化小丑 ,是我们太过严厉了吗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97.com/12/122240.html
上一篇:如何看待“我为什么放弃了985的兰州大学
下一篇:如何看待代课老师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