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于禁降关羽,庞德为什么誓死也不肯向关羽投降

投稿- 2023-08-21 21:26:33

关羽大怒,庞德为什么誓死不投降呢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三国中于禁降关羽,庞德为什么誓死也不肯向关羽投降的问题,以及和庞德为什么不建议投降刘备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三国时期,马超投降刘备后,刘备为什么不去汉中招降庞德
  2. 三国中于禁降关羽,庞德为什么誓死也不肯向关羽投降
  3. 关羽杀有气节的庞德,为何不杀无气节的于禁呢
  4. 三国庞德结局

三国时期,马超投降刘备后,刘备为什么不去汉中招降庞德

刘备为什么没有去招降庞德呢?由于缺乏直接史料作依据,这里只能作以分析。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分析一下庞德没有随马超投奔刘备的原因,关于这一点《三国志》只简单地说:“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

这里没有交代庞德未赴益州的原因,推测起来无外乎三种可能性:一是庞德没来得及跟马超走,二是庞德自己不愿意走,三是马超对庞德另有安排。

庞德没来得及跟马超走

马超投奔刘备,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当时马超在汉中处境较为艰难。

张鲁手下过去最得势的人是的杨昂,他担心马超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对马超很不友好,还有一个将领杨白,也嫉妒马超的才能,都想害马超。

马超有些害怕,不敢在汉中呆下去,这才找了个机会跑到了遂从汉中郡西边的武都郡,又从那里逃回氐中,但西北地区已尽成曹魏的控制区,马超根本无法立足。马超觉得放眼天下只有刘备有可能收留自己,根据《三国志》的记载,马超向刘备“密书请降”,之后辗转到了益州投靠刘备。

马超也许原打算把庞德一块带走,但也许当时的情况很危险,或者有什么突发事件,没有来得及带走庞德。

庞德自己不愿意走

表面看起来,情况确实如上面所说,因为不仅庞德,马超的妻子杨氏、妾董氏以及儿子马秋等都没有来得及带走,但还有另外的可能性,那就是庞德自己不愿意走。

庞德虽然早年就隶属于马腾、马超父子,但其“少为郡吏州从事”,是朝廷的官吏而不是凉州的土匪,初平年间他“从马腾击反羌叛氐”,那时马腾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高级将领。

庞德后来升至校尉,这是朝廷任命的师长一级的高级军官,马腾到朝廷任职后,庞德虽然跟随马超、韩遂在关中起事,但他或许内心里有矛盾,毕竟他过去是朝廷的人,现在反朝廷,如果早年当州从事时他的心里就培养出一种正统观念,他应该是不愿意走上反叛这条路的。

所以,当马超再跳槽跑路时庞德也许不愿意跟他走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事后庞德仍在张鲁手下效力,而张鲁杀马超的妻子、儿子时庞德也没有什么反应,庞德更没有利用张鲁兵败之机逃往成都。

马超对庞德另有安排

除了上述两种可能性,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尽管这种可能性较小。

马超要投刘备,但他的心里并不是完全有把握,他还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怎么留呢?那就是安排庞德继续呆在张鲁这里,如果投刘备顺利,那就呆在益州,如果不顺利,再回来由庞德接应重返凉州。

马超是个经历过起起伏伏的人,失败得多了,心眼也就多了,这种可能性尽管不是太大,但也是有的。

马超投奔刘备以后稳定了下来,那庞德为何不伺机潜入成都呢?这是因为,马超在成都的处境其实并不好,刘备给他了很高的名份,一度成为蜀汉武将之首,地位曾在关羽之上,但刘备对他并不完全信任。

马超在成都处境较为尴尬,《三国志》说马超“羁旅归国,常怀危惧”,在马超心里危险信号一直没有解除,所以就没有召唤庞德也来成都。

以上三种情况中,仔细分析一下似乎只有第二种可能性最大,第三种可能性不能安全排除,而第一种可能性基本上不存在,庞德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来得及跟马超走的话,以后其实还有很多机会,而庞德并没有那样做。

如果只有第二和第三种可能性,那么马超投奔刘备后庞德就不可能跟着再来了,刘备即便派人去策反庞德,庞德也不会来。

从庞德降曹以后的事迹看,他其实是个很有正统观、忠义观的人,这与他早年担任州吏的经历有关,他认为投降曹操就是重回朝廷,为此他愿意以死相报。

三国中于禁降关羽,庞德为什么誓死也不肯向关羽投降

因为曹操对庞德太好了,庞德誓死报答。

孟子曰:“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庞德就是这样恩怨分明!

每战,常陷陈卻敌,勇冠腾军。后腾徵为卫尉,德留属超。太祖破超於渭南,德随超亡入汉阳,保冀城。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

庞德原本是马腾的部将,勇猛无敌,多有战功。马腾离开关中以后,庞德就跟着马腾的儿子马超。后来马超在渭南兵败,庞德跟随马超投靠汉中张鲁。

曹操征讨张鲁,张鲁投降,庞德也跟着张鲁投降曹操。

曹操很欣赏庞德的勇猛,厚加赏赐、十分信任。庞德感恩戴德,决心以死报恩。

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德谓督将成何曰:“吾闻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

这些话,是庞德与关羽决战时说的,可见,庞德早就抱定必死决心了。为什么庞德表现的这么坚决呢?我想,除了曹操真的对他很好之外,外界的质疑,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原来,庞德的兄长庞柔投靠了刘备,所以魏国有不少人怀疑他的忠诚。这一定给庞德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成了他心中的痛点。

在增援樊城的时候,樊城的将领都怀疑庞统。

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

庞德是血性汉子,别人越是怀疑,越要证明自己的忠诚,战死沙场是最好的证明了。

另外,庞德这个人武艺高强,应该也是心高气傲。但是投降曹操成了他人生的污点,他已经投降过一次,怎么能够再投降一次,那样岂不是太过屈辱!这大概也是庞德宁死不降的原因。

关羽杀有气节的庞德,为何不杀无气节的于禁呢

答|江隐龙

关羽杀庞德而不杀于禁,有三大理由,其中最直接的理由就是庞德宁死不降,而于禁投降了。同时代的吕蒙曾经这样评价关羽:“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凌人。”如关羽这般“自负”、“凌人”,自然不屑于杀于禁这样的降将。

而庞德呢?不仅不降,而且还在关羽劝降时“Diss”过关羽:“坚子,何谓降也!魏王带甲百万,威振天下。汝刘备庸才耳,岂能敌邪?我宁为国家鬼,不为贼将也。”整个三国时代,只有关羽“Diss”别人,哪有别人骂关羽是竖子的?所以关羽杀庞德也是情理之中。

第二个理由,是关羽与于禁有旧交,与庞德则毫无瓜葛。刘备投奔袁绍时与关羽失散,当时关羽曾短暂投至曹操麾下,还为曹操杀了颜良,解了白马之围。关羽参加了官渡之战,与曹操麾下众多将领都有交情。而庞德降曹是在曹操平定汉中之后才随张鲁降的,所以与关羽并不相识。

第三个理由,是于禁是曹操的亲信,极受曹操信任;而庞德新降,曹操不以为心腹,留着于禁总比留着庞德要有用。不过,虽然于禁极善用兵,但关羽想必也是不可能以于禁带兵的了,所以当时孙吴的谋士虞翻如此评价于禁降关羽之事:“还之虽无所损,犹为放盗,不如斩以令三军,示为人臣有二心者。”在虞翻眼中,不杀于禁是实在是失策。

如果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大胜而归,或至少能全身而退,那于禁的下场也不会太悲惨。只可惜关羽被孙权所败,孙权又将于禁再献给了曹操,这个“五子良将”于是辗转成了三国之将,由此晚节不保,也是让人悲叹……

三国庞德结局

庞德在三国演义中的结局是被刘备所击败并俘虏,随后被刘备任命为关内侯。庞德为人谦虚有才干,深得刘备赏识和信任,成为了刘备的重要谋士和将领。庞德在刘备的帮助下,展现出了出色的智谋和军事才能,为刘备立下了许多战功。然而,在刘备去世后,庞德与刘备的儿子刘禅相继被曹魏俘虏,最终在曹魏的监视下过世。庞德的结局可谓是辛酸,但他的才智和忠诚仍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关于三国中于禁降关羽,庞德为什么誓死也不肯向关羽投降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羽水淹七军时,庞德誓死不降,为何受曹操器重的于禁却投降了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97.com/12/125653.html
上一篇:三年级学素描早吗
下一篇:三十年的玉树,两个主干是否可以分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