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茅还有必要收藏吗
10272023-08-26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必要读史记和不建议读史记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普通人到底有没有必要读史记以及不建议读史记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史记》的优缺点也比较明显。优点是叙事性强,人物形象比较具体,刻画出了人物性格。注重细节,文章内容生动,文学体裁比较广泛。
缺点是,毕竟司马迁是史官,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很多事情都是避开不写。比如皇帝皇宫宫中之事,都会或多或少进行增减。为了体现统治阶级的地位形象,大都进行了渲染。甚至很多是无稽之谈。
肯定没有必要。因为第一、题主所说的普通人,一定是指谋求基本生存的人,这部分人读个初中毕业,拿个毕业证书,就可以基本的谋生的需要了。第二、就是一般的文化人又有几个读个《史记》的原文,《史记》所述历史呈现在各种历史书籍中,所以就是要了解历史也没有必要去读《史记》。第三、《史记》虽然文学价值很高,但古往今来中国优秀文学作品数不胜数,要加强文学休养也没有必要读。
尽管如此,毕竟《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想做一个有文化休养的人,还是应该读一些《史记》原文。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很喜欢《史记》,且不仅仅因为鲁迅先生说过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当然最开始我提到《史记》,也总是会把鲁迅先生的话挂在口头上。但遗憾的是,当我把鲁迅先生的话挂在嘴边的时候,我还没有看过《史记》的原文。
真正接触到《史记》,理解开卷有益的真正含义,是在工作了很多年以后,这个时候的我处在低谷期,工作上很不顺利,努力了很多年,但是因为自己只知道努力不知道圆滑,所以总是感到很多事都是针对自己的,看什么都不顺眼,总是感觉别人是在针对自己,现在想想当时很傻,格局太低眼光不够,才有了自己的处境,你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你的眼界和见识。这个时候我的领导推荐我看《史记》,于是我最开始买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史记》,开始和《史记》真正结缘,那一刻我记得很清楚,2017年10月的最后的一天。
读书是需要毅力的,为了督促自己读书并记录心得,我开始要求自己在读书后要写读后感,并通过平台发出来,当我把《史记》读完的时候,我也完成了二十几万字的读后感,通过这个过程,我的文字组织能力得到了提升,从以前提笔不知道写什么,发展到了可以依据素材写出很多内容的阶段。这只是一部分好处,感觉读《史记》最大的好处是:看问题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史记》里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其中很多都可以给我们启示,这里我只说一个例子,那就是刘邦。汉高祖刘邦这个人很传奇,在《史记·高祖本纪》里,刘邦被彻底神化了,他被说成不是刘太公儿子,而是真龙之子,就是美化刘邦的出身,去让人认可“君权神授”的把戏。如果换到现实中来,这就是炒作和造势,你看看现在的各类网红,他们和刘邦相比,不过是不成器的后辈而已。这是时代需要的是英雄而不是明星,在那个时代,很多人认为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在我看来,那个时代的英雄是刘邦,而文人墨客最愿意鼓吹的项羽,他是贵族英雄,并不是平民英雄,你可以歌颂,但是却无法亲近。我是个凡人、平常人,项羽这类的英雄,我欣赏但是无法亲近,反而在很多人口里市侩无赖的刘邦,却是我眼里真正的英雄。
有人说刘邦忘恩负义,但是你没看到为了保护大汉天下而做出的努力;很多人说他屠戮功臣,但他除掉的是野心勃勃的异姓诸侯;有人说他好色无情,但是他并没有利令智昏到废掉刘盈,让刘如意和戚夫人来执掌天下大权;你说他军事上无能,但是在韩信被封神的同时,在楚汉战争的正面战场上牵制项羽的正是“无能”的刘邦。
《史记》有多精彩,期待你的探索和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眼里的《史记》,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乐趣。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1、对孩子来说教科书式的历史太过枯燥
孩子跟我们一样,第一次接触历史都是通过教科书。但实际情况是,除了考试我们很难再有兴趣去翻看这些书。
2.老师引导历史阅读的方法有误
我们以前的历史老师,上课就很沉闷,说的都是课本上的那点东西,没有延伸;遇到学生提到一时答不上来的问题,老师因为丢了面子还会表现得很气愤,弄得孩子燃起的兴趣都没有了。
3学历史被当成了一种考试工具历史的日常功用确实和考试紧密联系,除此之外,似乎都没有别的用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