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

投稿- 2023-08-24 02:34:16

少帅郭松龄是好的坏的 少帅中郭松龄是坏人吗 365经典网

大家好,关于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郭松龄为什么叛变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郭松龄反奉为何失败
  2. 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
  3. 直奉第二次大战大胜后,张作霖为何不给最大的功臣郭松龄升官
  4. 《少帅》郭松龄哪一集叛变,他和老婆的结局是什么

郭松龄反奉为何失败

1925年11月24日,奉军京榆驻军副司令郭松龄通电反对张作霖,率7.5万奉军出关反奉。郭松龄所部奉军是奉系主力所在,因此张作霖一度非常惊慌,但是最终在一个月后,郭松龄兵败被杀。郭松龄起兵仅仅一个月就失败,原因是多方面的:

事起仓促,军心不稳

郭松龄和张作霖因为政治理念等原因产生矛盾并非一天两天,而且他和李景林、冯玉祥也秘密达成了反奉的协议。但是在郭松龄做好准备前,张作霖就怀疑他不稳,11月22日下令他回沈阳述职,还传出了要秘密处死他的消息,所以郭松龄不得不仓促起兵。

11月23日,郭松龄从天津赶回滦州,召开军事会议,宣布班师回奉,反对张作霖的统治。但是与会的各级军官中7个师长有高维岳等4个师长拒绝参与,另有旅长等各级军官20多人表示反对。郭松龄将他们免职并扣留,送到天津由李景林看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此时郭松龄所部的意见并不统一,而且除了这些公开反对的,郭松龄的参谋长邹作华、军长刘伟等人也不愿意反奉,私下和张学良联系。不仅将郭部的军事计划全部报给张学良,在作战时还故意命炮兵不对准奉军阵地。

此外郭松龄军中还有张廷枢(张作相的儿子)等人率部主动投奉,这些都影响了郭松龄部的军事行动。

李景林背盟,后路不稳

郭松龄和李景林、冯玉祥达成了反奉协议,他起兵以后,后勤基地全部放在李景林控制下的天津。11月25日,李景林也发表了反奉通电,但是此后不久,李景林的态度就有所转变。

李景林参加反奉联盟,主要是为了保住自己直隶的地盘,同时试图夺取奉系控制的热河。但是郭松龄起兵以后,热河奉军撤退,热河议会致电冯玉祥,请求派兵来维持治安。冯玉祥于是派宋哲元赶赴承德,出任热河都统。

李景林因此对冯玉祥大为不满,而且此时张作霖命李景林母亲给他写信,让他不要反奉。天津日本驻军司令官小泉也向李景林声明,日本不会允许郭松龄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李景林态度发生改变,扣留了郭郭松龄部的后勤物资,将郭松龄交给他看管的高维岳等人全部送回东北,而更重要的是禁止冯玉祥部通过自己防区增援郭松龄。

李景林的态度转变对郭松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郭松龄部的棉衣和军粮都在天津,被李景林扣押以后,郭松龄部缺衣少粮,冻伤很多。而且李景林态度转变,郭松龄不得不命魏益三率7个团留守山海关,防止李景林进攻。此外冯玉祥的国民军也被李景林阻拦,等到国民军击败李景林时,郭松龄已经兵败。

所以李景林态度的转变,也是郭松龄失败的重要原因。

郭松龄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干涉

郭松龄起兵以后,日本视为扩大在东北影响力的大好良机,于是主动派人和郭松龄、张作霖联系,对两人进行拉拢和要挟。郭松龄和日本代表谈判很快破裂,但是张作霖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答应了日本的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迅速决定继续扶持张作霖。随即日本以中立为名,禁止郭松龄部进入南满铁路及其附属地,郭部行动大受制约,给了张作霖调集部队的机会。在吉林和黑龙江的奉军通过南满铁路迅速调到前线,在巨流河一带集中起了优势兵力,以逸待劳。

除了交通上的便利,日本还向张作霖提供了大批的武器弹药。日本关东军还派军官到张作霖军中充当顾问,荒木五郎少佐所率领的日本炮兵更是直接加入奉军炮兵部队,协助作战。

此外,在双方决战的巨流河附近,日本关东军集中了万余部队,随时准备进行武装干涉。

步行赶到巨流河的郭松龄部已经疲惫不堪,此时扣除冻伤的士兵和留守山海关的魏益三部,郭军只有5万多人,少于奉军的6万人。奉军修好了工事以逸待劳,在日军操作下的奉军炮兵又占据了优势。而日军据守阵地侧翼的南满铁路,限制了郭军迂回作战,只能从正面和奉军硬拼。

最终人困马乏的郭军因为人心不稳,兵力、火力不如对方遭到大败,郭松龄本人逃跑时被捉遇害。

结语

从上我们可以看到,郭松龄兵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日本人对张作霖的支持,无疑是最主要的原因。

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

郭松龄,汉族人,据说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代,历史学家对他褒贬不一,很难有一个对他准确的评价。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关于郭松龄的照片,以为个子较高,皮肤白净,长得很像外国人,更是被奉军中看他不顺眼的人称作“郭鬼子”。

郭松龄曾参加过多次战争,但有好有坏,并没有建立属于自己的派系。直到1919年,张作霖在自己新建的讲武堂里碰到了郭松龄,此时的他还在当教官,而张作霖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张学良,也将其送入到了讲武堂,以此开始了郭松龄和张学良的故事,也为后来的郭松龄反叛埋下了伏笔。

因为同在屋檐下,张学良深深的被郭松龄的学识和师德所感动,在讲武堂期间,俩人基本整天黏在一起,当中也不排除郭松龄想主动抱张学良这条大腿的可能性。我认为郭松龄叛变一共有3个原因,第一,心怀怨气,对张作霖不满。随着在直奉第一次战争中,郭松龄部初露头角,只有他把直军抵挡在了关外,为其他部队赢了了宝贵的撤退时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奉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但在战后,张作霖未对其进行任何嘉奖,这让其心中很不爽。

第二,奉军的内部之争。当时的奉军虽然表面上是一体的,但其实已经分成了三派,老派:以张作相,张景惠等人老一批的奉军,对张作霖忠诚不二,但部队腐朽,装备落后,基本只能留守在东三省,维持地方秩序。士官派:以杨宇霆为首的从日本军官学校毕业的新式将领,这些人深受张作霖的器重,算的上奉军的头脑。陆大派,这个派系以郭松龄为首,深受张学良的器重。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杨宇霆掌握着日常的军费开支以及军械的分配,对郭松龄所部经常克扣军饷,并在奉军的指挥上,处处作对,不断受到排挤。

第三,看清张作霖的真正面貌。1925年,郭松龄代表奉军前往日本观操,无意之间知晓张作霖与日本已经达成协议,由日军提供军火,奉军进攻冯玉祥。这让郭松龄忍无可忍,对于张作霖做的这种卖国求荣的事情深恶痛绝,于是回国后,私下联系冯玉祥准备联合起来反叛。

直奉第二次大战大胜后,张作霖为何不给最大的功臣郭松龄升官

第二次直奉大战中,郭松龄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战后,张作霖并没有奖赏郭松龄,这也造成了郭松龄后来的“反奉”。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郭松龄剧照)

郭松龄是正规军校出身,不论治军还是打仗,都有很强的能力。不过,由于他籍籍无名,出身绿林的张作霖认为他书生气重,起先对他并不感冒。

好在,郭松龄在东北陆军讲武堂担任战术教官时,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抱负得到了张学良的钦佩,两人在校期间便亦师亦友,很谈得来。

张学良毕业后,担任东北军第三混成旅第二团团长,郭松龄也在他的极力举荐下,被张作霖委任为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

走马上任后,郭松龄对军纪散漫的卫队旅进行了军事整治。经过一年的时间,卫队旅军纪作风焕然一新,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让张作霖对郭松龄有了初步的认识。

随后,郭松龄奉张作霖的命令,协同张学良到吉林剿匪。他身先士卒,又很有谋略,在他的指挥下,很快就肃清了吉林一带的土匪。自此后,他便开始得到张作霖器重。

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郭松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当时,直军火力强大,奉军溃败而逃。唯有郭松龄指挥的三八旅,不仅撤退有序完整,还以少胜多。凭着顽强的战斗力,将直系军阀的兵力拦在了山海关内,最终让他们攻取奉天的计划泡汤,同时还护卫张作霖全身而退。

战争失败后,郭松龄帮助张作霖训练新军,针对奉军的弊病,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特别是三八旅,经过他的训练,很快成为奉军中的威武之师。

他因治军有方,获得了“大公无私、量才使用、信赏必罚、甘苦与共”这样的美誉。

(张作霖剧照)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再次打响。

郭松龄被张作霖任命为第三军的副军长,和张学良互相配合,与第一军将领姜登选和韩麟春成为奉军主力。

在这次征战中,郭松龄依然没有辜负张作霖父子的厚望,浴血奋战,屡获战功。特别是山海关大捷,让他更是名声大振。

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志在夺取天下的张作霖,对参与战争的部下,自然要论功行赏。

本来,张作霖打算让姜登选接管江苏,郭松龄接管安徽,张宗昌接管山东。

谁知道杨宇霆横刀夺爱,非要做江苏督办。

杨宇霆可是奉军中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张作霖的智多星,还为扩大奉军实力作出了许多贡献,比如建立海军、修建铁路、搞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垦荒,发展东北经济等等。最重要的是,他督办东北军工厂,制造了大量枪支弹药,为奉军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保障。

所以,当杨宇霆向张作霖提出要做江苏督军后,张作霖经过权衡答应了他。

这样,杨宇霆接管了江苏,姜登选改为接管安徽。

可这样一来,立有大功的郭松龄,则啥好处也没得到。

(杨宇霆剧照)

那么,张作霖为什么什么也不给郭松龄呢?是因为分封的不够吗?显然不是。张作霖不奖赏郭松龄,其实另有原因。

其一,目无军纪。

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和郭松龄分别担任第三军的军长和副军长,他们负责从正面进攻山海关。

当时,姜登选和韩麟春负责的第一军则从山海关侧面进攻。

谁知直系军阀在山海关的正面增派了巨大的兵力,所以激战了很久,第三军都无法突破。

此时,九门口和石门寨一带眼看就要攻下来,张学良为了早日攻下这两个地方,把几个将领召集起来开会。会上他说,想让郭松龄从第三军中抽出五个团,增援第一军。

尽管姜登选和韩麟春都认为此举有抢功之嫌,可这个决策也是取胜的良策,所以他们只得同意。

会议结束后,韩麟春对郭松龄说,这个计策不错,你又可以露脸又能立功。

郭松龄一向骄傲自负,根本瞧不上韩麟春等人。听他这样一说,脸色一沉,表示他绝不会沾别人的光,还是按原计划进攻。

说完,他未经张学良同意,便冲动地把精锐部队撤走了。

姜登选见此,连忙说,这样不服从上级指令,完全打乱了原定计划,实在太胆大妄为了。于是到张学良那里告了郭松龄一状。

最后,还是张学良将郭松龄给追了回来,才没有节外生枝。

(张学良剧照)

张作霖得知此事后,对郭松龄这种目无军纪的行为非常不满。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打压一下郭松龄。这样,等张学良接班后,才有可能驾驭得了他。

其二,政见不同。

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郭松龄见张作霖雄心勃勃,准备继续攻打其他各省。他非常不赞同张作霖这种军阀行为,因此一再请求张作霖“退回关内,保境安民”。

这和张作霖的想法相背,自然让张作霖不高兴。再加上郭松龄和其他将领关系处得不是很融洽,因此有人趁机对他大加构陷,张作霖愈发认为他不忠。

正是出于这种种考虑,张作霖最终没有封赏郭松龄。

然而,让张作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让郭松龄大为不满,最终对他倒戈相向,从而造成奉军内部一次最大的分裂。

(参考史料:《张作霖传将军》《张作霖传奇》)

《少帅》郭松龄哪一集叛变,他和老婆的结局是什么

郭松龄在第25集的时候死的。

1925年11月,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夺取绥中、兴城,冲破连山防线,占领锦州。奉军全部退却到辽河东岸据守。郭军在攻打新民县巨流河时,却遭到日本关东军袭击,后方被从黑龙江来支援的奉系吴俊升切断,白旗堡的弹药库被烧,日本飞机对郭军阵地进行轰炸。郭军不敌,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化妆逃跑,12月24日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关于本次郭松龄反奉的历史真相和郭松龄为什么叛变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最后却又为何惨败而死 郭松龄反奉形势大好
  •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bk.66688897.com/14/128964.html
上一篇:酉亥是几点钟
下一篇:酒后发疯的人是什么心理(酒后发疯是病吗)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