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冷知识 我的祖国相关知识
8452023-09-09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以及大顺为什么这么不经打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打蛇打七寸”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说法,那么,蛇的七寸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首先,这里的“七寸”并非指一个确切的长度。七寸换算过来大约是23公分,有些小的蛇都没有这么长。事实上,七寸指的是蛇身长的七分之一处,靠近蛇首的地方。
七寸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蛇的要害之处,那里是蛇的心脏所在位置。如果打破蛇的心脏,蛇的血液流动失去了动力来源,这样就能把蛇杀死。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蛇的心脏都在七寸位置,不同种类的蛇以及不同体长的蛇都有所不同。
在实际中,想要打到蛇的七寸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蛇在快速游走的过程中,我们很难瞄准它们的致命部位。如果没有准确打到蛇的要害,反而会让人置身于危险之中。
除了七寸之外,蛇的头部也当然是致命的要害。打烂蛇的头部,蛇必死无疑,这样也能防止被毒蛇咬到的可能性。很多人在野外遇到蛇时,可能都是用石头砸烂蛇的头部。
不过,有些毒蛇在发动攻击时,头部会立起来,如果这时想要打到蛇的头部就会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打蛇的七寸或是更好的选择。如果不幸被蛇咬到,一定要知道是什么蛇,最好能够把蛇打死,然后带到医院,让医生能够准确知道该采用怎样的治疗方式。
当然,最好的选择是不要去招惹蛇。在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所有的蛇,即便是像银环蛇这样剧毒的蛇类,它们大都不会对人发动攻击,而是会选择主动逃跑,我们不去主动招惹它们是不会有危险的。不过,也有极少数的蛇可能会攻击人类,例如,眼镜王蛇,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过山风。
清康熙元年(1662年),刚刚登基不久康熙皇帝收到了一份由吴三桂送给他的“大礼”。
就在这一年的六月,南明最后一个政权的“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在云南昆明的篦子坡,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一同被杀害的还有朱由榔的儿子以及眷属,共计二十五人。
凭借着如此“不世之功”,吴三桂也来到了他人生中权势地位的巅峰,他本人获封“平西亲王”,是清朝历史上仅有的两位被封为亲王爵位的“异姓王”,他的儿子吴应熊不仅迎娶了皇太极之女建宁公主,并且在官阶和地位上,也得到了不断地提升。
然而,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不仅成为了吴三桂人生之中又一个挥之不去的“污点”,与此同时,也成为吴三桂人生中“盛极而衰”的重大转折,就此让吴三桂一步步的走向了失败的深渊。
擒杀永历帝,已经不是吴三桂第一次“背叛”明朝。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面对浩浩荡荡向北京开来的李自成大顺农民军,崇祯皇帝将吴三桂看作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于是崇祯皇帝紧急加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并命令吴三桂放弃关外全部领地和据点,火速驰援北京。
从宁远到山海关的距离是120公里,三月初五,吴三桂接到旨意从宁远率军开拔,抵达山海关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十九,这120公里,吴三桂足足走了14天,这时的北京城早已经已经被李自成攻破,崇祯在极度的失望中在煤山上吊自缢,正统明朝就此灭亡。
得知崇祯自缢、明朝灭亡后,吴三桂起初选择的是投降李自成,但是由于李自成对其家族的拷掠以及其大军进入北京后的种种行为,让吴三桂最终改变的想法。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重新举起了“明朝忠臣”的大旗,开始以“借兵”的方式与关外的清军进行着接触。
然而,多尔衮看出了吴三桂的想法,他并不接受吴三桂所谓的“借兵”,他只接受吴三桂的投降,而吴三桂想要继续忠于大明,或者说假借忠于大明以谋求擅权自立的想法也伴随着他在山海关大战时的阵前投降而终结。
在打败了李自成后,重新回到北京的吴三桂俨然是明朝遗老遗少心中的英雄,然而这些明朝遗臣等来的不是吴三桂拥立朱明王朝的复辟,而是清朝这面小皇帝顺治的进京登基。
在此之后,吴三桂也在高官厚禄面前,彻底放弃了“光复明朝”的想法,同时也揭下了他“大明忠臣”的伪装,一次次的将兵锋指向了他曾经宣誓效忠的朱明后裔,成为了清朝荡平南明小朝廷的先锋。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亲率大军攻入缅甸,逼迫缅甸国王交出了流亡在缅甸的南明永历政权的皇帝朱由榔,第二年即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又在昆明篦子坡将其全家绞杀。
可以说,吴三桂是亲手埋葬了明朝残存抵抗力量的希望,同时也断绝了明朝最后的皇统。
擒杀永历帝,是吴三桂交纳的“投名状”,更是帮了整个清朝的大忙。众所周知,清朝一直以来都是以明朝的“继任者”自居,并且始终强调,明朝是被李自成攻灭,而清朝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抢来的,包括清军入关时,也是打着“剿灭李自成,为崇祯皇帝报仇”的口号。历代清朝帝王也是始终将祭拜十三陵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式庆典,这些无疑都是为了证明清朝夺取江山的“合法性”。
当然,这都只是政治上的“阴谋论”,真正当朱明子孙被清朝所俘获的时候,等待他们的便是非常悲惨的结局。
当年南明弘光政权的小福王朱常洵以及鲁王、荆王等人,都是被扣上了谋逆的罪名加以处死,而在《明史》中,对于朱明子嗣的屠杀都写成了“镇压暴乱”:
“顺治三年五月壬戌,京师纷传故明诸王私匿印信,谋为不轨,及行查,果获鲁王、荆王、衡王世子金玉银印,鲁王等十一人伏诛。”特别是朱常洵,连名字都没有提,将其淡淡的放在了“等十一人”之中,真可谓是“别有用心”。
到了康熙年间,民间不断爆发打着“前明朱三太子”名义的起义活动,而当真正的崇祯皇子朱慈焕被擒拿的时候,康熙皇帝迫不及待的将其全家凌迟处死,罪名则是冒充去“前明皇子”,为的也是要掩盖其真实的身份,来维系达清王朝统治的合法性。
于是,当永历皇帝朱由榔被擒获的时候,其实清朝也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难题,那就是如何处置朱由榔。
如果将朱由榔押送到北京,一路上山高水远,必然会遭遇明朝的残存抵抗力量的抢夺,这是清朝朝廷所不希望看到的。即便是将其顺利护送到了北京,对其如何处置,也将引发巨大的朝堂震动,毕竟朱由榔已经在南方做了十多年的“皇帝”,尽管政权是风雨飘摇,他本人也是颠沛流离,但是毕竟是朱明后裔,有着极强的舆论基础与合法性的根基,这对于尚未完全稳固的清朝朝廷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威胁。而如果真的是由朝廷下令将其处死,所引发的动荡和影响也将是极为深远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非常“主动”的绞死朱由榔,算是帮了朝廷的大忙。
一方面,清朝这面除掉了威胁王朝统治根基的巨大隐患,同时对于各地“反清复明”的起义也给予了一次巨大的打击。另一方面,则是继续维持了大清王朝作为大明王朝“继任者”的“良好形象”,维持了政治统治与政权来源的合法性基础,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吴三桂而言,这也是他必须要向清朝缴纳的“投名状”,因为此时吴三桂急需通过实际行动持续性的向清朝表明自己的忠心。
在清朝初年的四位“异姓王”中,相较于“三顺王”,即定南王孔有德、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吴三桂是投降时间最晚的。
当初,孔有德等人在“吴桥兵变”后投降,当时的后金在实力不能与后来同日而语,甚至可以说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三人的投降,颇有一种加入“创业团队”的意味,而他们的王爵也是早在崇德元年(1644年)皇太极改元称帝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的,足可见当时皇太极对这三人的重视。
而不同于“三顺王”这样的主动归降,吴三桂的投降更多的时候是可以看作为被逼无奈之下的“阵前投降”。与此同时,吴三桂与明朝之间,并不像孔有德等人那样,有着非常不堪的过往与极深的仇恨。
所以,如果单从投降的基础与动机而言,吴三桂并不牢靠,而清朝安排吴三桂之子吴应熊迎娶建宁公主并将其留在北京,实际上就是出于对吴三桂的不放心,进而将其当作了人质。
因此,与孔有德等人的“从零做起”不同,吴三桂更像是“从负做起”,而他先做的,就是坚决而又彻底的将自己同大明王朝撇清关系,或者说,与大明王朝之间产生“仇恨”,这样才能表明自己的忠心,获得清朝朝廷的信任。
对于清朝朝廷而言,吴三桂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能起到“一石三鸟”的目的。
一来,正如前文中说到的,朱由榔是断然不能留存的,而同时,朱由榔也是不能由朝廷下旨处死,所以,通过吴三桂将其绞杀,为的还是维系请朝统治的合法性。
二来,朱由榔的死必然会激起民间的抗议与哗然,如果是清朝朝廷的行为,也必然将招致不满,特别是前明的遗老遗少以及南方汉族的士大夫阶层,而吴三桂的行为可以说是很好的转移了焦点和矛盾,帮助朝廷背下了“黑锅”。
三来,吴三桂此举可以说也是将自己置身于全体汉人的对立面,这就使得吴三桂将成为“被唾弃之人”,也必然会失去天下人的支持与拥护,其影响力与号召力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对于清朝朝廷来说,也将是更加的放心与安心。
擒杀永历帝后,吴三桂的人生也走上了下坡路。尽管吴三桂因为擒杀朱由榔的功劳被封为了“平西亲王”,并让其在云南“开藩设府”,但是清朝这面也开始着手对吴三桂进行着限制与制约。
就在第二年,即康熙二年(1663年),以索尼、鳌拜等人为首的辅政大臣,便借由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额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同时以“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的名义,收回其任免官员的权力。
康熙六年(1667年),这个时候正在专权的鳌拜,又借着吴三桂疏辞总管云贵两省事务之机,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朝廷中央,加强朝廷对于云贵地方事务的管控;也是在这一年,朝廷还下旨命“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进而收回了吴三桂手中的司法审判以及生杀大权。
如果说猜忌与削权,仅仅是朝廷对于吴三桂处于政治上的不信任,那么双方在巨额军需用度上的分歧,则直接激化了朝廷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顺治十七年(166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为875万两白银,但是仅吴三桂一镇的支出就高达900万两,因而朝中便有人感慨:
“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如果说此时的吴三桂仍需要带兵征战,剿灭南明永历政权,尚情有可原,可在吴三桂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后,全国局面相对稳定,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在消耗以及用度上,依旧是朝廷的最大负担。
“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再加上三藩在属地上的独立统治极大的威胁到了皇权,使得朝廷这面对于三藩是愈发的不满,康熙皇帝甚至还将解决“三藩”问起作为其亲政后计划重点目标,写在了大殿内的柱子上,足可见其决心与态度。
终于,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乘势作出了撤藩的决定。随后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以及镇守云贵的平西王吴三桂怀着试探性的态度上疏请求撤藩,康熙也都予以批准。
尽管“撤藩”对于年轻的康熙皇帝是一个非常冒险且非常容易激起剧变的决定,但为了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三藩”问题,康熙皇帝还是在大多数朝臣都持有反对意见的情况下,坚持撤藩,而撤藩最终的结果就是被“逼上绝路”的吴三桂起兵反叛。
然而,吴三桂竟然打出了“兴明讨虏”,拥立朱三太子朱慈焕的旗号,真可谓让人哭笑不得。
原镇宁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檄告天下文武官吏军民等知悉:本镇仰观俯察,正当伐暴救民,顺天应人之日也。爰率文武臣工,共襄义举,卜取甲寅年正月元旦寅刻,推封三太子,郊天祭地,恭登大宝,建元周启,檄示布间,告庙兴师,克期进发。移会总统兵马上将耿(精忠),招讨大将军总统使世子郑(经),调集水陆官兵三百六十万员,直捣燕山。吴三桂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争取明朝遗老遗少和汉族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与拥护。
可擒杀拥立皇帝朱由榔,已然让吴三桂成为了大明王朝和南明朝廷灭亡的头号罪臣,也更加使得这些人对吴三桂是恨之入骨。所以即使吴三桂打出了“兴明讨虏”的口号,也因为他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只会让人觉得是一种讽刺和嘲笑,而无法赢得汉族人特别是汉族士大夫阶层的广泛支持。
到了康熙十七年(1678年),已经走在穷途末路的吴三桂,也卸下了最后的“伪装”,选择了自己称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而吴三桂的皇帝梦仅仅维持了五个月的时间,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结束了他不断背叛的一生。
攻灭南明永历政权,擒杀永历皇帝朱由榔,可以说是吴三桂自投降大清王朝以来,为清朝所作出的最为杰出的贡献,他本人也获封亲王爵位,并且镇守云贵,手中有兵有权,俨然成为了一方诸侯。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权势地位达到了巅峰,但同时也成为了吴三桂“盛极而衰”的转折点。
永历皇帝的死将整个南方地区“反清复明”的斗争带向了低谷,相对和平的状态使得吴三桂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与价值,反而成为了朝廷的负担,因此吴三桂被逐步限制以至于最终被取缔的历史趋势,也就变得不可逆转。
也正是因为擒杀永历皇帝,使得吴三桂成为了当时天下汉人心中共同的敌人,这就使得其之后的造反,再如何将“民族大义”作为目标与旗帜,也依然是“失道寡助”,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兵败身死的最终结局也是一种命中注定。
而不经自己之手,就处死了永历皇帝,清朝朝廷这面不仅没有任何舆论的压力,更不用担心皇权统治合法性受到波及与触动,可谓是“一举两得”。对于吴三桂而言,擒杀朱由榔以及后来的一系列举动,则完全成为了“慷他人之慨”的举动,而他本人也彻彻底底的被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饱受历史的批判。
瞎猫碰上死耗子,糊涂皇帝瞎指挥,却意外打了个大胜仗。
说实话,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透露着诡异,很多地方甚至令人无语,最后赢的也莫名其妙。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糊涂皇帝,他在位期间宠信以“八虎”为首的宦官,任用江彬等小人。
同时他还营建“豹房”,疏于朝政,经常玩失踪,跑出去微服私访,朝臣们拿这位皇帝头疼死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皇帝,竟然亲自指挥明军作战,大败蒙古铁骑,取得了一场大捷,使得蒙古几十年都不敢进入明朝腹地。
公元1517年,明武宗在宫中百无聊赖,于是换上老百姓的衣服,带上亲信,玩起了他最喜欢的微服私访。
朝中大臣毛纪等人闻讯急忙前来劝阻,说辞一点新意也没有,又是希望他赶紧回宫,以免发生意外伤了龙体。
这些话明武宗早已听麻木了,他直接无视了朝臣的谏言,一路飞奔来到居庸关下,明摆了打算出关。
关外可就是抵御蒙古铁骑的战区了,此时的明军早已不复当年之勇,根本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皇帝一旦出关,那可谓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好在巡关御史张钦早已得到朝中急报,提前派人封闭居庸关,硬是不让明武宗出关。
无奈之下,明武宗只得打道回府。因为他太了解这些文臣了,这些人根本不怕他这个皇帝,他也拿这些文臣一点办法也没有。
就在所有人都为此松了口气的时候,谁也没料到,明武宗竟然杀了个回马枪。
仅仅过了几日,他故技重施,再次扮作平民,再次来到居庸关下。
这次,不知道明武宗用了什么办法,竟然瞒过了朝臣们的眼睛,成功出居庸关,到达了宣府。
接着,他摇身一变,重新换回了皇帝的身份,接着他便以皇帝的身份下了一道命令:让谷大用镇守居庸关,禁止一切朝臣出关。
那么,明武宗如此执着地想要出居庸关,到底是想做什么呢?
很快,人们便得到了答案,他要和蒙古铁骑打一场硬碰硬的仗,这一战的主帅不是别人,正是明武宗自己。
接下来,明武宗接连下了两道命令。
其一,下旨运送100万两银钱到前线。
其二,下旨封自己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
运送银钱还能理解,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一般只要打打仗,都要先发些钱鼓舞士气,这样胜算会大一些。
但是皇帝给自己封官,这套路就看不懂了。
这里先放下暂且不说,后面会做分析的。
总之,这仗还没开始打,明武宗的一番操作就已经让人心里犯嘀咕了。
接下来,因为在宣府并没有看到敌军的影子,于是明武宗前往了更靠近前线的阳和,在这里以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身份,指挥即将到来的整场战斗。
明武宗兴冲冲地跑前线来找仗打,那么真的有敌军吗?还是说这只是他搞出的一场闹剧?
数日之后,答案揭晓。
蒙古鞑靼部落的小王子率领5万蒙古铁骑南下,目标直指宣府地区。
明武宗听到消息后兴奋不已,而他身边的人都吓坏了,就连江彬都看得出来明军没有胜算,劝说明武宗不要以身犯险。
这江彬好歹当了多年边将,对于双方战力差距很清楚。这一战,双方兵力相差太远了,而且明军还是以步兵为主,根本不是5万蒙古铁骑的对手。
然而明武宗根本不听劝,就在阳和下达了一系列指令。
首先,他让大同总兵王勋,率军北上,迎战蒙古骑兵。
接着,他命令辽东参将萧滓驻守聚落堡,宣府游击将军时春驻守天城,延绥参将杭雄驻守阳和,副总兵朱峦驻守平虏,游击将军周政驻守威武。
各军必须于10日内到达指定地点,等待进一步命令。
这命令简直离谱,对付5万蒙古铁骑,就算出动5万明军都不是对手,王勋手上就不足一万人马,主动挑战蒙古铁骑根本就是送死。
也不知道为何,蒙古小王子竟然临时改变了行进路线,正好撞上了王勋的部队。
不过,王勋运气不错,当他迎上蒙古骑兵的时候,刚好起了大雾,蒙古军队无法探知明军的人数。
在他们看来,既然对方敢主动迎战,少说也要有三五万人马才对,因此蒙古人打得很谨慎,双方一直没有大规模交战。
等打了一整天仗,蒙古小王子才发现自己被忽悠了,对方只是小股部队罢了。
然而为时已晚,王勋已经趁着夜色率军撤退了,就他手上这点人,能拖延5万蒙古骑兵一整天已经是奇迹了,此时撤退完全可以向皇帝交差了。
而王勋这一退,便退到了应州城里。他准备凭借应州城的城防来抵挡蒙古骑兵的进攻,毕竟骑兵不擅长攻城是常识。
而此时城中多了一个人,那就是应该在平虏的副总兵朱峦,多一个人协同防守,王勋的信心也增加了不少。
骑兵果然行动迅速,不出一日,蒙古铁骑便来到了应州城下。
应州之战最关键的一仗就此拉开帷幕。
蒙古军队稍作休整,便开始准备攻城。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先发起进攻的却是明军。
原来,明武宗见蒙古骑兵急攻应州城,于是调遣各路明军四面出击,目标直指应州城下的蒙古军队。
由于各路军队距离应州城远近不同,且各部队间缺乏协同作战,导致各路明军是陆续到达的,先到的便先开始执行明武宗的命令。
应州城中的王勋一看援军到了,也趁机出击打了蒙古人一个措手不及,捞到一些好处后赶紧撤回城中。
当时的情况,简直乱成了一锅粥。
明军这边由于各位将领没有从属关系,因此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反观蒙古军队,在小王子的指挥下,行动有序。
加上蒙古军队在兵力上占绝优势,又有骑兵的机动性,慢慢地便占据了战场的优势。
换做平时,明军早撤了。奈何这次皇帝就在不远处督战,谁敢退?
自己战死那是为国尽忠,朝廷有奖赏,一旦当了逃兵,那必然连累自己的家人。
于是,明军将领虽然不情愿,却依然在执行明武宗的命令,全力围攻蒙古军队。
不过,他们都已经对胜利不抱希望了,只想能多杀几个敌人,这样死了也不亏。
在阳和城内,江彬也在劝明武宗赶紧撤到后方。
身为武将,他很明白,明军已经毫无胜算,全灭是迟早的事情。等蒙古骑兵腾出手来,皇帝就危险了。
然而明武宗就是不退,并表示山人自有妙计。
很快,江彬知道明武宗的底气来自哪里了。
原来,明武宗还是有常识的,他知道前线明军人手不足,于是让他们想办法拖住蒙古骑兵,同时密令张永等宦官率领京城禁军前来增援。
明武宗集结人马,带上援军,亲自前往战场,也就是所谓的御驾亲征。
蒙古军队原本以为胜券在握了,结果突然杀出这么一股援军,战场局势瞬间转变,这下该蒙古人担心自己的安全了。
但是此行,小王子还没有捞到好处,不愿意轻易退却。他决定搏一搏,万一打赢了,关外的财物任他取。如果打败了,到时候再撤退也不迟。
可惜,他低估了御驾亲征的效果,在得知皇帝亲临战场与众将士一同作战后,明军士气高涨,个个都想在皇帝面前好好表现下。
其结果就是,蒙古铁骑被打得抱头鼠窜,小王子无奈之下,只能率军撤退。
至此,应州之战结束,明军一雪前耻,大败蒙古精锐铁骑,堪称大捷。此后几十年,蒙古都不敢再大军进犯了。
不过,这一战明军赢得确实有些匪夷所思,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令人感到奇怪或者无语的地方。
首先,明武宗两次想要出居庸关,然后提前调兵遣将,就好像他能未卜先知知道蒙古小王子会来袭一样。
而且他要王勋前去迎击蒙古军队的时候,恰好小王子临时改变行军路线,他再次未卜先知。
要说这是运气吧,那这运气好得也太离谱了。
还有,明武宗为何要给自己安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头衔呢?
难道他真的是戏文看多了,以为边将都喜欢搞“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自然不是,事实上,这一切都是应该是明武宗在打情报战。
这并非不可能,要知道,明朝当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机构——锦衣卫。
提起锦衣卫,人们总没什么好印象,觉得这个机构就不该存在。
其实锦衣卫是好是坏,主要看管事之人怎么用他。而锦衣卫很重要的一个职能便是刺探情报。
当时的锦衣卫是由江彬管理,江彬这人抛开人品不说,能力肯定是有的。好歹他在边军混到了中层将领的位置。
而他能有后来那么高的地位,全靠讨好明武宗。既然明武宗想要打这么一仗,江彬能不用心准备此事?
以他的聪明,必然早早的派锦衣卫潜入蒙古部落刺探情报,而蒙古小王子的军队里,极有可能混入了锦衣卫的人。
所以,明武宗才能对蒙古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即使是临时改道他都能提前知晓。
而明武宗给自己安一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的头衔,则是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以免被蒙古人探知到自己的所在,全力来抓自己。
当然,以明武宗的糊涂,此举很可能是江彬提议的,毕竟最担心皇帝安危的其实就是他这种靠皇帝得势的人了。
虽说在情报战方面,明朝完胜,但是在指挥作战方面,明武宗真的是瞎指挥,这仗能打到最后,太靠运气了。
先是让王勋率部迎战蒙古军队,就王勋那点人,上去不是送死吗?就算想诱敌深入,你好歹先安排好埋伏呀?
要不是当时起雾,王勋的部队就白白交代掉了。要说起雾这种事情也在明武宗的算计之内,我是打死也不信的。这纯粹是运气好。
再看看那从四面八方陆续赶来增援应州城的明军,就知道明武宗的指挥有多业余了,明显缺乏统一调度。
明军本来就在人数上处于劣势,再加上各自为战,能称道援军到来真的是奇迹了。
再来说说最后的御驾亲征,这简直就是在赌运气,赢了,也就只是赶走了蒙古军队罢了,输了,那皇帝可就交代在这里了。
到时候明朝内部大乱,蒙古军队趁机长驱直入四处劫掠,后果不堪设想。
也幸亏他运气好打赢了,不然他怕是要被后人骂一辈子了。
那么,明武宗这一仗到底是怎么打赢的呢?因为他歪打正着,作对了一件事,那就是皇帝亲临前线,甚至还御驾亲征。
前提已经提到过了,皇帝就在前线,使得将士们不敢不用命,即使是死也要坚决执行皇帝的命令。
这才使得蒙古军队被拖在应州城多日,为援军到来进行决战创造了条件。
而后来的明武宗御驾亲征,直接进入战场更是使得将士们为之疯狂。
他们不得不疯狂,别人家皇帝御驾亲征,那是做做样子,在军队最后方呆着看戏,
这位明武宗干脆直接带人冲入战场中,据说他还亲手击杀一名敌人。
皇帝都不要命了,他手下这些将士能怎么办?自然是拼命杀敌护驾了。
他们战死,那是为国尽忠,有护驾之功,到时候朝廷会封赏他们的家人。
如果他们护驾不利,一旦明武宗出事,在场的人都要判死罪,还会连累家人。
横竖都是死,自然是选择战死了。
反观蒙古军队这边,他们来这里不是为了打仗的,他们的目标是劫掠财物,因为草原上物资过于贫瘠,什么都缺,不定期劫掠就活不下去了。
加上蒙古小王子他爹达延可汗靠武力让大部分蒙古部落臣服,因此他要一直保持自己的强大。
如果这五万铁骑全打没了,那么他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了,所以蒙古小王子不敢拼命。
蒙古军队压根就没想过要和明军拼命,他们只是想要赶跑明军,然后满载而归罢了。
一边悍不畏死,另一边不想徒增伤亡,这仗打到一定程度,蒙古小王子觉得无利可图,自然就退兵了。
可以说,这一战能打赢,明武宗只不过是瞎猫遇到死耗子,歪打正着罢了。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没结束,还有更魔幻的一幕等待上映。
因为明武宗命令谷大用不让朝臣们出居庸关,使得这整场大捷与那些文臣们没有一点关系,全是皇帝和武将的功劳。
虽然明朝重文抑武没有宋朝那么厉害,但是文臣的地位明显比武将高也是事实。
自从土木堡之变后,明军就越来越弱,根本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这好不容易扬眉吐气了一次,却没有文臣们什么事,他们自然不乐意了。
甚至有人担心这是武将势力要抬头的征兆,必须严肃处理,不能给武将们机会。
所以,当明武宗在宣府犒赏三军,顺带搞了个轰轰烈烈的阅兵式后,在京城等待着他的并非群臣祝贺、百姓欢呼的喜气景象。
事实上,就在明武宗回到京城后不久,便有流言传开了,说此次明军并非大胜而是大败,皇帝这是死要面子才对外吹嘘打了胜仗。
气得明武宗又是数日不上朝。
而更令人无语的是,这群文臣们在《明实录》里写道:明军斩杀蒙古军队16人,己方阵亡52人,重伤563人,暗示明军输了。
这一仗打下来,双方投入的兵力至少有10万人,就算是村子里打架,10万人也不会就这点伤亡吧?
战死上千,重伤几千至上万才正常。
很明显,明武宗被这群文臣给黑了,而且黑得很彻底。
奈何,明武宗这人虽然糊涂,但是也算是个厚道人,他并没有拿这群文臣怎么样。如果换成朱元璋,怕是又要搞出几大案来方肯罢休了。
整场应州大捷,之所以处处透露着奇怪,是因为其中存在着太多的意外,而最大的变数便是明武宗本人。
正因为他外行指挥内行,加上他情报工作又做得好,使得明军的表现时好时坏,令人看不透。再加上明武宗运气不错,又歪打正着御驾亲征,最后才有了这么一个大捷。
也是这一战,确保了明朝边疆大体上的安定,蒙古骑兵虽然偶有劫掠,但是规模比以往小了很多,而且不敢深入明朝腹地。因此,此战能获胜也被一些人认为是天佑大明的体现。
大家好,我是海天玄宇,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史可法为什么在扬州抵抗了很短时间就失守了?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一、敌人太厉害,这些敌人就是打破李自成重兵驻守的潼关都没费太多力气,何况扬州?
二、守军不厉害。守成的人数少不说,也不是精兵,无法跟满清军队比拟。
三、军事上装备不如对方,对方装备精良,红衣大炮众多。
大炮一轰,城墙就破,所以扬州打完守城战就开始打巷战。扬州十日悲惨。
四、军事指挥不如对方,统帅不对等,一个是书生,一个是久经征战考验的常胜将军。
五、气势不同,一边是长驱直入,气吞万里;一边是各怀鬼胎,唯唯诺诺。
六、后方支持不同,一边是全力支持,一边是隔江观火。
七、守成部队里有坏人,总兵李栖风监军高岐风率四千余人乘夜出降。
八、扬州十日不应该被忘记。
以史可法为代表的扬州守军英勇不英勇,看看扬州十日就知道了。
我们无法苛责史可法,在民族大义面前,史可法铮铮铁骨。时运不好而已。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全祖望的一篇《梅花岭记》让这位抵御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与梅花岭一道千秋不朽。
教训很多,简单罗列:
一、南明没处理好内部领兵将领关系,四镇官兵各自为战,拥兵自重。
没有把南明力量有效的集中和调度好。
二、李自成溃败太快,南明没有处理好三者关系。
与满清前后夹击李自成,造成没有缓冲区和缓冲的时间来处理南明王朝内部问题。
三、左良玉关键时刻清君侧,神助攻满清,失败后,其子带领手下军民投降满清,使得南明上游门户洞开。
四、史可法作为主要大臣不该脱离南京朝廷中枢,让马士英专权。
史可法不是军事专家,更适合他的岗位是朝堂的策划。
五、国破家不在,扬州十日悲。
没有了大的国家,那么小的家庭,就是风雨飘摇没有保障,所以我们该记得这个教训,爱国是第一位的。
简单的评论了一下史可法守扬州,缅怀民族英雄!以史为鉴。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击右上红字“关注”我。
为什么说“应州大捷”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比较奇怪的战争和大顺为什么这么不经打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