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伴一生的曹操和荀彧为何渐行渐远曹操非要杀荀彧为什么
12262023-08-2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相伴一生的曹操和荀彧为何渐行渐远曹操非要杀荀彧为什么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荀彧为什么杀司马懿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天下没有他容身之处,往哪里逃。他辅佐曹操做出做出大功勋,他有敌人。曹操势力大,没人帮他。他是想逃也没有合适的地方的。
“吾之子房也”,这是曹操对荀彧的评价,荀彧得曹操如此评价,足以说明荀彧在曹操心中的重要性。一位是荀彧追随的主公,一位曹操信任并且重用的谋士,两人的关系却是渐行渐远,甚至有一种说法是,荀彧最终的死也是曹操的操作。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发展荀彧跟着曹操时很早,在董卓专权的时候,荀彧就已经追随曹操了,从那时起,曹操的发展壮大中,荀彧功不可没,比如迎汉献帝,从而挟天子以令诸侯;打袁绍;推荐郭嘉、钟繇等人才……
若是一直这么发展,荀彧和曹操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关系亲近,但是现实发展使得两个人关系出现了裂痕,这个现实就是“荀彧反对曹操被册封为魏公、加封九锡”。这个就触动了曹操心里面那根敏感的弦,曹操那个时候势力已经很大了,可以说只要曹操愿意,就可以自立称帝,但是曹操没有这么选择。
而曹操麾下的人,不管是谋士还是武将,基本上都是只认曹操的,而荀彧是曹操十分看重且信任的,但在曹操加封一事上,荀彧公然反对,这就让曹操有些失望或者说不满,自己的谋士不顺着自己,那么哪怕再立有大功,也不能去信任了,所以曹操对荀彧逐渐疏远。
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荀彧之死关于荀彧的死亡原因,是否为曹操直接害死的不好说。荀彧的死因,有说法是忧郁而终,就是荀彧自己感觉到曹操的不满,再加上年纪大了,身体患病、在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去世。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曹操让人给荀彧送去了一个“饭盒”,荀彧把这个饭盒打开,里面空无一物(好像曹操特别喜欢这种猜谜的方式),于是,荀彧领会了曹操的意思,最终自杀。
而不管荀彧的死亡是不是曹操的操作,他在那个时候,已经不被曹操所信任了,就算荀彧不死,曹操也不会再让荀彧靠近权力中枢。
参考文献:《三国志》
关于荀彧之死,《后汉书》《三国志》给出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答案。
《后汉书·荀彧传》载:“至濡须,彧病留寿春,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乐。谥曰敬侯。明年,操遂称魏公云。”《三国志·荀彧传》载:“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后汉书》说荀彧是在曹操暗示之下服毒自尽的,而《三国志》却说荀彧是忧郁而终,虽然与曹操有关,却属于正常死亡。那么,荀彧到底是不是曹操逼死的呢?个人更倾向于前者、也就是《后汉书》的记载。为什么这么说呢?
《三国志》成书于晋,晋代魏之后,其正统地位的唯一来源便是魏元帝曹奂的“禅让”。因此,晋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地位就必须承认魏的合法性,这也是为什么晋武帝司马炎在“受禅”之后封曹奂为陈留王的原因所在。陈寿随蜀汉政权降魏,在晋代魏之后成为了晋臣。换言之,他必须站在维护晋王朝利益的角度编纂《三国志》。否则,不仅无法成书,陈寿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所以,陈寿的话是要打一些折扣的。如果说魏武帝曹操逼死了荀彧,那么魏就真的成了篡汉逆贼,那么晋又是什么?篡了逆贼的逆贼?只有将魏合法化,晋才能更加合法,不是吗?
《后汉书》则完全不同,它成书于南朝刘宋。刘宋与汉之间经历了魏、西晋、东晋两朝三个政权。汉、魏之间的那些事对于刘宋王朝和范晔而言,是很久很久以前了……魏正统与否,和刘宋的关系已然不是非常大了。因此,范晔没有陈寿的顾忌,他的话似乎要更加可信得多!因此,个人更倾向于荀彧是自尽身亡。那么,真的是曹操暗示荀彧自尽的吗?
曹操赐荀彧空食盒到底何意?对于空食盒的解释,个人认为最靠谱的是:食盒本为盛食之用,无食之空盒其实就是无用之意,曹操的意思大概是说荀彧无用了。至于说这是否是曹操暗示荀彧自尽,个人认为不一定。无用,可以死、也可以退,不是吗?既然荀彧不赞成曹操进位魏公、加九锡,对于曹操而言,荀彧自然是不能再用了。但曹操不想背负一个卸磨杀驴的恶名,于是暗示荀彧主动隐退,这也是可以说得通的,未必就是暗示荀彧自尽。
荀彧为何要反对曹操?荀彧很早便投入了曹操麾下,是曹操早期的班底,说他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并不为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彻底架空汉献帝刘协,荀彧不仅从头到尾参与了,而且很难说这里面没有荀彧的谋划成分。换言之,荀彧根本不是什么汉室忠臣!曹氏终将取刘氏而代之,荀彧心知肚明,甚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那么,他又为什么要反对曹操进位魏公、加九锡呢?
加九锡原本只是汉朝皇帝给功臣的一种礼仪性待遇,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特殊含义。但是,西汉末年王莽赋予了进公爵、加九锡特殊的含义。自王莽之后,进公爵、加九锡便成了权臣篡位的前奏!这就是荀彧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的原因。
既然荀彧是曹操集团的首席谋士,他又为什么反对曹操“篡汉”呢?其实荀彧并不是反曹操,他仅仅是不想背负一个逆臣的恶名而已。曹操不走王莽的那条路,荀彧名义上仍然是汉臣。可曹操一旦走上了王莽的老路,荀彧就是附逆、就是汉王朝的逆臣!这就是荀彧理解反对曹操进魏公、加九锡的原因所在,仅此而已。至于汉献帝是真皇帝还是傀儡,荀彧无所谓!这实际上也是曹操麾下不少大臣、尤其是文臣的心态,汉朝是真汉还是假汉他们无所谓,只要是汉就行。
曹操对荀彧的心思心知肚明曹操虽然最终依然进位为了魏公、乃至魏王,但是他对手下以荀彧为首的这些人的心态其实还是心知肚明的,这或许就是曹操终生没有称帝的原因之一。如果是曹操迎汉献帝至许时或许还有些许不得已,晚年的曹操称帝已经没有任何阻力,这一点从后来他的儿子魏文帝曹丕篡汉也能看得出,几乎没有任何阻力,也没有造成任何不利影响!
正因为曹操对荀彧的心思心知肚明,他自然也知道,荀彧不会反自己,他要的只是一个汉臣之名而已。因此,曹操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要荀彧的命。荀彧一辈子对曹操忠心耿耿,杀了荀彧会让不少老臣寒心、弊大于利。个人认为,曹操很可能并没有让荀彧死的心,仅仅是想让他退!毕竟荀彧公开反对曹操了,在位列中枢显然有些不合时宜了。
荀彧为何选择自尽?既然曹操不想要荀彧的命,那么荀彧又为何选择自尽呢?原因其实不难理解。曹操生性多疑,虽然知道荀彧无心反叛,但是架不住荀彧影响力太大,时间长了曹操会不会真的动杀机,荀彧不敢保证。更何况,荀彧位列中枢多年,并非没有政敌,谁又能保证荀彧“退休”后,曹操不会因为拉拢荀彧政敌的需要,对荀彧再生杀心呢?如果真那样,不但荀彧会丢掉性命,恐怕子孙后代都要跟着遭殃。倒不如趁着曹操心中对自己还有些许情分,牺牲自己为子孙后代谋个平安富贵。
史实也的确如此,荀彧自尽之后,曹操心中多少是有些愧疚的,不但没有清算荀彧,而且给了他“敬侯”的谥,也算是盖棺定论的美谥了。与此同时,曹操还让荀彧的儿子承袭了荀彧的列侯爵位,荀氏家族依然富贵万代。
至于说荀彧是用自己的死为曹操挖出最后一批忠于汉室的大臣,没有任何根据!首先,曹操并没有借荀彧的事情大开杀戒,无论是否忠于汉室,并没有谁因为荀彧的事情丢了性命。其次,曹操晚年,实际上真正忠于汉室的大臣早已经被清洗或架空了,剩下的无非和荀彧一样,想要在青史中留个好名声罢了,曹操完全没有清洗他们的必要!既然这些人不想当逆臣,曹操索性成全他们,不称帝便是了!
荀彧死后司马懿的反应肯定是很平静的,但是司马懿内心想荀彧荀攸叔侄对曹操这样忠心都被曹操逼死,我司马懿要小心翼翼啊!
曹操本来对我司马懿就有看法,司马懿肯定是收起锋芒毕露的作风。耐心等待吧!等时机成熟反戈一击,将曹操家后代也逼着退位。
司马懿看到曹家自曹操死后,曹家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等到曹操的重孙子曹芳,司马懿就发动政变一举成功。为将来司马氏夺取曹魏天下打通了时机。荀彧死后司马懿高兴啊!
曹操帮助我夺取你们老曹家的江山啊!
颖川荀彧和荀攸的后代都投靠了司马懿家族,荀氏家族为司马氏夺下的曹氏家族立下了汗马功劳。
OK,关于相伴一生的曹操和荀彧为何渐行渐远曹操非要杀荀彧为什么和荀彧为什么杀司马懿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