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没有倒数(没有倒数的是哪一个数)
14142023-11-27
很多朋友对于气候变化手抄报简单内容没有字。和5个有趣冷知识手抄报内容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先可以介绍霜降的概念,首先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人们的影响。
霜降为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进入此节气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霜降表示天气更冷了,露水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我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此时树叶枯黄,在落叶了。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开始降霜。气象学上,一般把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早霜”或“初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称为“晚霜”或“终霜”。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就是无霜期。也有把早霜叫“菊花霜”的,因为此时菊花盛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诗曰:“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水气凝成的,水气怎样凝成霜呢?南宋诗人吕本中在《南歌子·旅思》中写道:“驿内侵斜月,溪桥度晚霜。”陆游在《霜月》中写有“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说明寒霜出现于秋天晴朗的月夜。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有《霜降》诗云:“时逢秋暮露成霜,几份凝结几份阳。荷败千池萧瑟岸,棉白万顷采收忙。”
公历每年I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四节气。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
“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集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最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觅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抗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坚强、最厚。另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一团。”此时,像小寒一样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融,呈现出冰天雪地的严寒景色
大寒气候
“大寒”与“小寒”一样,都是反映寒冷程度的节气。时令进人“大寒”以后,为我国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已有的气象记录显示,“大寒”前后,内蒙古北部海拉尔的极端最低气温是一43.3℃,北京为一22.8℃,武汉为一13℃,上海为一12℃,广州也曾出现0℃的低温……由此可见寒冷之极。
大寒期间,正是农历腊月,这时降的雪称为腊雪,在农业上是极有用途的。用雪水浸种,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并且有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作用;家畜和家禽饮用雪水,可以增强体质,并使母鸡多产蛋;积雪像棉被一样,盖在大地上,不但可以阻挡寒气侵人,而且又减少土壤热量向外散失,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积雪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且在融化时还能增加土壤水分,起到抗旱保墒的作用;同时雪融化时要消耗土壤里大量的热量,使地温突然降到0℃左右,可以冻死部分越冬害虫和虫卵,减少虫害发生。
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清明节的习俗习惯,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名言等。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近段时间天气逐渐变冷,晴雨交错,气候不稳定,正处于流感多发期,且疫情形势仍然复杂,大家要注意气候的变化,注意保暖,注意预防感冒,多喝热一点的白开水,出门一定要做好自身保护,带口罩,勤洗手,不扎堆!但愿大家每天都过得快乐健康平安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