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朗诵)
12232023-08-2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辛弃疾最出名十首诗词,以及辛弃疾冷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第一:好杀
关于辛弃疾好杀的有很多事迹,辛弃疾在湖北当军事长官的时候,面对盗匪猖獗,民不聊生现状。辛弃疾提出了凡是逮住作奸犯科者连司法程序都免了,全部斩首示众。一点也不留情面,一时之间杀人如草介,不过湖北的盗匪确实少了不少。
另一方面辛弃疾对官吏非常严酷,凡是当过叛徒的一个都不放过。一时之间又杀了不少人,他曾经不顾朝廷赦令杀了叛变后又反水的义军首领赖文正,让朝廷很是下不来台。
二、贪财
辛弃疾贪财很有名,四十多岁时,辛弃疾在上饶兴建了他的“稼轩庄园”,湖光山色,亭台楼榭,别墅成群,后来又在瓢泉买地建庄园,还经常邀请文学界名流举办艺术沙龙。这些钱他是怎么来的呢?很多都是从官员手中压榨而来的。也有一部分是行军打仗的时候搜刮来的,本来是要上交朝廷的,只不过是进了自己的腰包。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辛弃疾,南宋将领、词人。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创制飞虎军。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为知绍兴、镇江二府等职,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其词风“激昂豪迈,风流豪放”,代表着南宋豪放词的最高成就。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1、家庭的影响
辛弃疾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朝廷任官职,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时刻没有忘记恢复中原。在辛弃疾小时候常带他登高跳远,向他讲述这些都曾是宋朝的大好河山。在辛弃疾的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是宋朝遗民,与金人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金国人,自然也没有叛国的说法。
2、汉人的反抗
金国虽一统北方,但统治阶级毕竟是契丹人,得不到中原汉人的认同。而金国统治期间,也没有对汉人多加安抚,相反汉族人在金人的统治之下是十分屈辱与痛苦的。在北方广大的金国占领区,汉族人民从未屈服金国人的统治,抗金起义的事情经常发生,而作为汉族人的辛弃疾自然也有了这种认同。
3.文化熏陶
从辛弃疾的文采也可以看出来,辛弃疾一直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受儒家正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金国一直被辛弃疾认为是侵夺中原江山野蛮人,这样的朝廷自然不会吸引满腹诗书的辛弃疾为之效力。
4.金朝南侵
金国皇帝完颜亮撕毁友好条约,悍然发动了对南宋的侵略战争,战争的兴起更加加重了中原地区百姓的负担,而宋金大战之中,完颜亮在采石矶大败,面对这样风起云涌的局势,辛弃疾毅然决然的加入了起义军。
然而可惜的是辛弃疾南归后,却一生未得重用,宋朝皇帝只派给他闲散的文职,挥兵北伐成为了诗书中的不甘。论文采他不输岳武穆,论武艺更是少有匹敌,只可惜一生壮志难酬,只留下“伟大词人”的名字。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