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魏晋风度为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魏晋风度产生的原因)
12402023-08-11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什么是魏晋风度为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以及历史冷知识魏晋风度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黑暗、战乱与分裂时常发生,这种情况改变了以往文人崇尚儒家学说“诗言志”的行文风格、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理想,导致魏晋文人产生厌恶官场,厌倦时政、逃避官场、远离政治迫害的思想,开始注重崇尚正义不苟、不畏强权和压迫的人格修炼。魏晋时期,文人们的文学风格摆脱诗文与政治的关系,更加注重寻求个人情感的寄托、人格的表现,产生了“魏晋风度”来凸显文人的文学风格、个人品格等。本文认为,魏晋风度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与“魏晋风度”开启了“文学自觉时代”密不可分。
什么是魏晋风度?“风度”一般指人良好的举止形态,据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风,八风也”。杜预注:“八方之风”,风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用八方之风来解释,可以见“风”的自由、奔放。“度,法制也”,对于“度”的解释,后人通常用来人的“气度、态度”,强调一种美好的姿态,到了魏晋时期,开始将“风”、“度”运用到人物的品评中,那么“风度”一词,大概是指人美好、自由的姿态、行为等。
结合魏晋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发现,魏晋时期战乱纷繁,文人们既要写书著文,又要在政治变革中颠沛流离,他们往往慨叹人生无常、生命脆弱,创作了很多悲剧性的作品,用于寄托个人的忧患之心。在这些作品中,文人们经常借酒来消愁、服药求长寿、鄙夷功名、讽刺社会,从三曹父子的“建安风骨”,到阮籍、嵇康对人格的坚守,再到晋末陶渊明的归隐田园,无不展示了魏晋文人们对自身人格独立的追求,这是他们在政治高压下的消极避世心态的积极展现,借一种人格独立的美好情操,来表达对政治的不满。
由此可见,“魏晋风度”是当时文人们面临仕途无路、社会动荡的环境下,不得不寻求一片精神家园,寄予个人的人生理想、追求个人本质性格的展现,凸显一种个人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化精神救赎。
而这次文化精神救赎更是开启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代,即“文学自觉”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文学的体裁、风格也有了比较细致的划分;文学的审美也更加的自觉,这三个方面,奠定了魏晋风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魏晋风度使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从儒学中分离为一种抒情门类先秦两汉时期,出现了文学的滥觞,以《诗经》《楚辞》为代表的著作成为我国文学的发展之源,这一时期的文学十分强调功用性,即与政治不可分离,体现一种“诗教”风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强调“诗以言志”、“兴观群怨”,意在指导文人在写诗著文时,了解国家、社会发展现状,在诗文中反映出来,这样才能促进国家的稳定繁荣。西周礼乐文化严格,产生了“王官之学”,专门学习《诗》《书》《礼》《乐》《易》等,到了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文学作为“经学”,强调文学应该服务于君权统治,由此可见,在先秦两汉时期,文学更多的是一种“经学”。
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使得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文学与政治开始分离,成为独立的门类进行发展。此外,魏晋时的文学在摆脱经学束缚后,开始强调“抒情”性,陆机作为魏晋时的文学批评家,他在《文赋》中指出: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认为,文学创作是缘物起情的过程,自然万物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看到落叶便表达悲伤、看到春天新发的嫩芽就觉得开心,所以自然对人情感的激发是不可抗拒的。此外,陆机还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只有将情感真正表达出来,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的衰落,玄学思潮的兴起,让文学开始摆脱政教的束缚,成为独立的门类,文人们逃脱政治禁锢后,开始追求自由、独立、多样的文学表现方式,追求“风度”的文人们开始找寻精神依托,更加注重“以情动人、以物感人”,这种文学样式,更加符合文学本身的效果,也奠定了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魏晋风度使文学体裁有了细致的划分,且风格特点多样原始儒家的《五经》中,将文体分为五个方面,这一时期的文体只是初步分类,并未形成成熟的理论说法,到了魏晋时期,文体开始有了精细的划分,曹丕在《典论·文论》中认为,文体各有不同,风格也有所差异,所以他把文体分为“四科八体”,即奏、议、书、论、铭、诔、诗、赋。其中它们的特点是:
“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曹丕认为,文人给皇帝上的奏折是一种文体,应该以“雅正”为主,强调文体的词句、形式都应该优美;我们在写书论时,应该讲究条理清晰;在写悼亡评价时应该注重朴实无华;在写诗词时,应该追求华丽美观。此外,南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认为:“师乎圣,体乎经”,强调文人著文章,应该将经典文章作为文体的楷模,将圣人作为文人的师表;而且刘勰还提出“文体六义”,即:
故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刘勰认为,好的文章能成为万人效仿的楷模,而文体也大概围绕着情感真挚而不矫作,风格清亮而不混杂,内容诚信而不荒诞、意义贞高而不迂回,文章内容醇厚而不空洞,文风华丽而不过分。此外,陆机在《文赋》中也将文体划分为10类、挚虞将文体划分为12类、刘勰将文体划分为33类,文人们开始钻研文体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一种对文学的新认识。
魏晋风度开启了文人们对文体划分的新时代,彰显了“文学自觉”,这是前代从未有过的认识,文人重气韵、重风骨、重体性、重个性,正是他们自我意识的不断提高,才造就了魏晋风度的与众不同。
魏晋风度使文学开始追求审美特性,不仅文要美,人也要美汉末魏晋时期,延续了汉高祖时的察举制,在推行察举制时,要对作者的文章加以评价,也要对人物的品格、外貌、修养评论一番,所以魏晋时期的文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品格修养、姿态行为,据《世说新语》记载阮思旷时称:
时人道阮思旷:“骨气不及右军,简秀不如真长,韶润不如仲祖,思致不如渊源,而兼有诸人之美。”
该段话中,在介绍阮思旷时说他的气骨不如王羲之,不如刘真长端庄,华美光彩不如王仲祖,性情不如殷浩,但却有这四个人的全部的美好,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凸显对人物的审美特性,在描写人物的文采时,并未忽视对文人形象的描述、品格的描述。此外,在《世说新语》品题人物时常见“清、神、朗、率、雅、畅、简、俊”等词汇,这些词汇不仅构建了文人精致的人格,而且彰显了文人的才情。
随着文人意识的觉醒、文学自觉的发展,“文以气为主”的说法应运而生。曹丕在《典论·文论》中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曹丕认为,写文章应该注重气韵,具体表现为“作品之气”和“作者之气”。其中,作者的“气”是人先天的禀赋和后天学习的总和,最终成为作家内心独特而沉稳的艺术风格,而作品的“气”,是作家内心情感的物化,所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意在说明,作者内心的气质、才性、志趣、情操等都可以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魏晋风度的兴起,使文学开始注重文人和文本之间的沟通,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凸显出作家的个性美、作品美。此外,魏晋风度也十分注重作品的语言形式,如声律、比兴、修饰等手法,力在让文学审美走在时代前沿,奠定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结语魏晋风度是文人在社会动荡、政治黑暗时走投无路、报国无门,面对政权力量的威逼利诱,他们进退两难,既不想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也不想抛弃一切隐居田园,只能寻找精神的寄托,保持高风亮节的个人品性。这一时期的文人追求风骨、寄情于物,开启了“文学自觉”时代,使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门类,与儒学、玄学、史学平起平坐,细化了中国学科门类,而且强调文学的抒情性,注重自身真挚的情感,而不再与政治结合紧密;魏晋风度对文体的划分更加完整,不拘泥于固定的文体风格,而是各放异彩、繁花似锦;此外,魏晋风度不仅注重作品的精美、文人的才情,还在意文人的品格、气度,实现了作者与作品之间的沟通,引领后代的文学稳健发展,这些原因均奠定了魏晋风度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
作者:蔡小记
下面用我的一篇文章来详细谈一谈。
浅谈“魏晋风度”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魏晋风度"自然出现在魏晋时期。在这里我们首先说明一个容易误解的问题,就是这个"魏",是东汉瓦解后,三国时期北方曹魏政权的"魏",而不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魏"。
那么,什么是"魏晋风度"?简单来讲,就是魏晋时期一些名士具有的一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
既然谈到"魏晋风度"的行为风格,就离不开魏晋精神,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精神散发着一种自由的光辉。并且这种精神昭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集体彻悟。
如果要探寻产生这种空前绝后的思想光辉成因,我们只有从秦、汉两个朝代来寻觅答案。
我们知道,秦汉时期的政治形态可谓血腥混乱,金戈铁马不断摧毁各种思想流派,从生命角度来看,人们的心灵精神家园是荒芜的,心灵被专制统治者的思想所奴役。李白的"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寥寥数语,就透出秦和秦始皇是何等的宏伟气魄,但"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就不仅仅是气势的问题了,而是显示了一种超乎想象的专制。秦建立的集权专制制度,说到底,就可以用"制度"二字来说明,也就是统治者"制"百姓于死地,"度"自己上天堂。
正因为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使秦朝暴虐不仁,仅有14年便短命而亡。当时一些法家学者命运随之也很凄惨。
如果说秦朝的统治是"有为",到了汉朝就是"无为而治",汉朝的精神方向发生了改变,以道家为根基的"黄老之学"一时风行,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汉武帝对国家的大好形势极不满足,他重用董仲舒推行儒家思想。董仲舒可谓不遗余力,他把儒家思想运用到了极致,直接辅佐汉武帝的政治权力。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讲"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遗憾的是,儒术的社会实践带来的是东汉政治昏暗与腐败以及随后的三国之间的硝烟弥漫和战马嘶鸣,这样就使大批社会名士陷入深沉思考,最后导致了魏晋时期在精神上的空前清醒。
如果要谈到"魏晋风度"里的生命营养,我们不妨从思想文学艺术和生活方式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在思想文学艺术方面:
社会实践证明,儒学有伪饰和无效的一面,所以魏晋名士在哲学上开始追问老庄哲学里的"无",在生活形态上追求"放",在精神境界上追求"达"。名士们在残酷的现实中陷入思考:活生生的生命不应该受伦理教条的束缚,而应该向自我、人性、真情回归。所以老庄哲学里的旷达玄远、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生活态度被当时很多修身者所青睐,最后在社会思想界出现了孔子的"贵名教"和老子的"明自然"之争辩。结果是把道家思想融入儒家思想体系中,也就是"援道入儒",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主要是通过"清谈"这种形式传播开来,其实就是以玄学为中心的学术辩论会。冯友兰先生说,魏晋玄学是新道家。一个"新"字说明当时名士的人生价值观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在传统观念中,社会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体系,在士人这里坍塌了。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一时一事的物质得失,而在于心的自在,真性情的释放。因此可以说自由洒脱的玄学激活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魏晋时代沿袭秦汉以来的中原文化脱胎换骨,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崭新的面貌,那个时代的思想家都透出浓烈的玄学气息,名士的一举一动都流露出飘逸的魏晋风度。
玄学的终极目的,就是探究真意。只不过这真意是世界和宇宙。真意的表达只能诉诸"玄言",当言不能由衷时,就只能诉诸于文学艺术了。
魏晋时期自由思想的光辉映射出中华世上艺术天空里道道彩虹,使文学艺术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巅峰。
首先是书画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书画大家层出不穷。公元353年,阴历三月初三,41位峨冠博带的文人在绍兴兰溪河畔做祭祀活动,他们把羽觞放入水中,漂到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賦诗。这个时候,50岁的王羲之带着酒意,即席挥毫,为众人写下一篇诗序,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这篇序共有324字,在结构上舒缓有致,在用笔上每个字都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其中有7个"不"字和"21个"之"字,它们个个富于个性,无一雷同。通篇看去,完美无缺。王羲之的出现,使中国的书法艺术全面成熟,也表明魏晋的书法艺术水平出现了一个巅峰。所以后人有"书不入晋,故非上流。""法不宗王,讵称逸品。"的感叹。
还有两位名士也同样有代表性,一位是画家顾恺之,一位是弹无弦琴的陶渊明。他们的人生态度都是哲学和艺术的。
顾恺之和其他名士一样,喜欢浙江绍兴一带的山山水水,他的描述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朦胧其上,若云兴霞蔚。从绘画理论上来看,顾恺之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他非常善于用环境描绘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他的作品的艺术表现离开了礼教和政治,开始重视人物的言论风采和才华。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顾恺之的思想意识和其他名士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他们眼中的自然界,不再是孔夫子的道德象征,也不是董仲舒的政治筹码,他们认为自然界和人物一样,可以观赏和品评。因此,当这些名士不再将自然界道德化和政治化以后,发展起来的就是自然科学以外的两种精神文明:哲学和艺术。
顾恺之的生活态度是哲学和艺术的,表现在他绘画的严谨和独立特行上面,他画人物,有时几年目不点睛。因为在他看来,人体的其他部分无关紧要,传神写照就在瞳孔。正因为他对艺术至臻的追求,他的作品艺术水平在中华史上可以说达到一个巅峰,他被后人称为"画绝"、"文绝"、"痴绝"。他的?洛神賦图?被列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另一位需要着墨的就是弹无弦琴的陶渊明。魏晋名士清谈时有"言尽意"和"言不尽意"之争。对陶渊明来讲,就是"无需言",只要有酒,陶渊明永远抚弄他那无弦的琴,弹着谁也听不懂的曲子。村子里的鸡鸣狗吠,山中人家的袅袅炊烟,农夫的带月荷锄,都升华成陶渊明对自然界的浓浓情怀。他不仅发现了自然的美,还用一生享受了自然的美,他用内心的纯净面对山水,也就是"玄对山水",最后使玄学艺术化。
二、在生活方式方面:
魏晋名士的生活方式可以概括为四种形式:服药、饮酒、清谈、纵情山水。
1、服药。
魏晋名士把服药作为一种时尚,吃的是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这种药是东汉张仲景研制的,原本是治疗伤寒的。思想家何晏无意中体验了五石散的神奇功效,因此就成了吃药的发起人,因为何晏的超强社会影响力,使社会名士纷纷效仿。
何晏,是魏晋名士的杰出代表,曹操把他养大,司马懿把他杀掉,并对其满门抄斩。他一直思考着天地万物的本源。他认为万物的本源就是一个字:无。在这里我们不谈他的思想,只是从他服药这个方式来谈谈他从一方面造就了名士的"风度"。
我们知道,一种新的事物出现时,都有它的本因。为了更好的治疗心脏病,研制出了伟哥,结果被广泛地用在改善人们的生活。印刷术的发明是为了便于印刷,结果打破了特权对知识的垄断,使文化大面积传播。何晏所吃的五石散,本来是治疗伤寒的,名士们效仿吃了后,会全身发热后再发冷,成了麻醉肉体的独特药剂,其实在当时就是一种"毒品"。五石散的服用,改变了名士的风度。以前的士大夫都是谦谦君子,正襟危坐,衣冠楚楚。魏晋名士变成了宽衣博带,披头散发,脚拖木屐,扪虱而谈。不吃药的也学成此样,装出抓虱子的动作,以为这样就飘逸潇洒。
2、饮酒。
魏晋名士嗜酒如命,饮酒也就自然成了名士们生活方式的一大特点。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几乎泡在酒坛里度过了一生。比阮籍还要厉害的,就是七贤中的刘伶了,他让仆人扛把铁锹跟在后面,自己坐在鹿车上,边走边喝,并对仆人说:"我醉死在哪里,就把我埋在哪里。"辛弃疾在词中就对刘伶醉酒一事有直白地描写,他写到: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魏晋名士因为性情不同,对酒产生的情趣也各有特点。下面我们再谈两位名士:
一位是归隐名士陶渊明。陶渊明同样嗜酒如命,他任彭泽县令享用三顷公田,竟然吩咐手下全部种上酿酒用的高粱,后来他太太力争了五十亩改种了稻子。
陶渊明有酒必喝,每喝必醉。他的酒兴都升华为诗兴,所以他才有了?饮酒?二十首。他的诗兴三分化成傲骨之气,七分化成了自然风情。他对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了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他提倡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因此他的?饮酒?中才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传世佳句。因为对自然的神往,才写出"心远地自偏"的心声。
另一位,是一位大思考者,后人对他只有远眺,不能亲近,因为他当时是一面文化的旗帜,这个人就是竹林七贤的核心人物嵇康。竹林七贤饮酒,各有千秋,或避世,或酣饮,尽显风采。嵇康的风采可谓独树一帜,他从不喝的酩酊大醉,更不会像阮籍那样醉数十天,也不会以酒浇愁,他是小酌小饮来怡情,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生命的思考,一直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嵇康的饮酒特点概括起来有两点,一是从容有度,一是趣味高雅。王戎说:"与嵇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这是何等的风采,何等的风度,何等的大师风范。
正因为有如此高深的修为,嵇康在得罪钟会后,被杀时可谓从容就戮。那一年,嵇康40岁,他看了看地上的影子,知道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于是让人取来琴,演奏了一遍?广陵散?,并慨然长叹曰:"?广陵散?于今绝矣!"
3、清谈和纵情山水。
魏晋的哲学是玄学,玄学的表现是清谈。清谈和唯美是当时的两大风尚。魏晋时的清谈是名士们承袭了东汉清议的风气,对玄学问题析理问难,反复辩论。也就是清雅的谈论。
儒家是实践理性,玄学则是纯粹理性。之所以叫清谈,其中的"清"就是内容不涉及生活,不涉及政治,没有柴米油盐,没有治国理念。谈的内容都是易经、老子、儒家的思想理念。争论的都是本和末、有和无、一和多等诸多哲学问题。因为名士们对社会政治毫无兴趣,所以他们经常聚集在山水竹林之地,释放自己的真性情。所以除了清谈,纵情山水也是他们一大生活方式。
何为"魏晋风度"?其实简单来讲就是一个性情中人的风度。也就是:真性情,美仪容,尚自然,爱智慧,重门第。其实我们要想真正从"魏晋风度"里汲取生命营养,就必须辩证地吸收。因为这种风度只重视了"风",有了风采,但没有"度",这个"度"就是把握分寸,中庸智慧里的"度"。不是吗?魏晋名士太局囿、太自我、太自私、无境界、太放任、小格局。他们思考着宇宙万物,自身却遁入竹林。在追求个性自由时发现他们个个都特别自以为是。他们漠视儒家礼教,同时也否定了儒家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他们从容就戮,大义凛然,但百姓不知他们为何而死。他们纵情山水,却漠视了茅屋被秋风所破的凄惨景象,最重要的是他们永远远离了万家炊烟中那些世俗的心。
文章为作者原创。
所谓“魏晋之风”,也叫作“魏晋风度”、“魏晋风流”,指的就是当时最具有代表性而独具一格的思想风貌、精神气质,以及这些风貌气质在社会风俗、诗书礼乐、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体现。鲁迅说魏晋风度是药与酒、姿容与神韵。鲁迅的观点只看到表面看不到实质。李泽厚说还必须加上华丽好看的文彩词章。李泽厚的认识也太拘泥了。
魏晋风度给世人的印象似乎是时而慷慨悲凉如建安七子;时而烟水云气的孤芳自赏如陶渊时;时而清丽绮靡如乐府情诗;时而佯狂佯醉又沉迷于药石……山水之美,儒释道的完美合流,首倡礼乐、苦心经营的王谢风流,无一不体现魏晋之风。
如果要给魏晋之风找一些具象化的表现,应该如下:首先就是清谈之雅。清谈、玄学最能体现魏晋思想。初期以老庄为基本内容,后来士大夫之间的雅谈都可以称为清谈。《世说新语》里所记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都是清谈的内容。书里那些恣情旷达、不拘礼法、风度翩翩的就是魏晋名士。
其次就是阮籍和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不自视轻贱,也不羡人富贵,人生苦短而纠缠于蝇营狗苟,抛开眼前的世俗做真人、至人,这是对于当时名教的反抗。
最能代表魏晋之风的是陶渊明的清新自然。陶渊时人格与品格的孤高是魏晋时期最具高度、最高洁的精神思想。陶渊明既能以躬耕而自给自足,又能在心里保持一个桃花源的理想。“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即使今天读来仍然人心里充满了感佩之情。
动荡的时代,活跃的思想,自由之风心向往之,这就是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骨)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所具有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饮酒、服药、清谈和纵情山水是魏晋时期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
魏晋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代。新兴门阀士夫阶层社会生存处境极为险恶,同时其人格思想行为又极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士人们多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正是在这个时代,士夫们创造了影响后世的文人书法标杆,奉献了令人模范景仰的书圣,“竹林七贤”,即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在生活上不拘礼法,常聚于林中喝酒纵歌,清静无为,洒脱倜傥,他们代表的“魏晋风度(骨)”得到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赞赏。
好了,关于什么是魏晋风度为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和重要的地位和历史冷知识魏晋风度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