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的菊花(过的菊花茶第二天可以再泡喝茶吗)
10962023-08-26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被病人用过的静脉输液针扎到手了,该如何处理需要做检查吗和输液不建议扎脚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被病人用过的静脉输液针扎到手了,该如何处理需要做检查吗以及输液不建议扎脚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被输液静脉针扎到,在临床工作中并非少见,也可以称为经皮损伤,是医护人员从事医疗活动过程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其发生不仅会增加医护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还会带来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从笔者的经历来看,针刺伤多发生在医护人员本身,可由操作时马虎大意,违反规章制度所致,也可因光线暗,病人躁狂、极度不配合意外所致。
针刺伤的发生取决于制度、人、物品配备三方面的因素。制度方面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已经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应将针头剪掉,针头按损伤性废物收集;一次性输液器、输血器、注射器按感染性废物收集。
人方面主要体现在工作人员思想上认识不到位,工作欠规范,防护意识差。年轻的护士是“无知者无畏”,高年资护士则与麻痹大意有关。如一些人图省事,简化操作流程,意外便不可避免发生。
物资方面主要是医疗机构在工作设施配备中多数医疗机构存在配制不到位情况,目前国内还有相当多的医疗机构未配备无针系统和具有锐器伤害保护装置的锐器。
发生针刺伤应急处理?
1、发生针刺伤后应保持沉着冷静,用另一只手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进行挤压,将被刺伤处血液挤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污染,切忌用纱布等遮盖伤口进行挤压,污染血液易进入被刺人员体内。在挤压过后进行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进行消毒和包扎。
2、查看患者相关检查,必要时对患者抽血检查。
3、积极上报单位感染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1)若病人为乙型肝炎患者,被扎者挤压消毒后,立即采血检测乙肝五项及肝功能,并酌情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内复查,并进行跟踪随访。如果被扎者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不予特殊处理,如抗体滴度低(<10IU/mL)或弱阳性,需加强乙肝疫苗一次(5μg)。如果被扎者乙肝抗体阴性,应尽快肌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200U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期间按第0-1-2-12月执行,并分别在暴露即刻、4周、8周、12周检测乙肝两对半,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若病人为丙型肝炎病毒患者,挤压消毒后,立即采血检测。
3)若病人为VDRL或RPR(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阳性,应加做TPH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进行确认,若TPHA也为阳性,则被扎者应尽早接受长效青霉素治疗。如果病人TPHA检测结果为阴性,被扎者仍须定期追踪。
4)若病人为艾滋病患者,应对暴露的级别和暴露源的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并由检验科辅助院感科评估暴露风险,被扎者应在暴露后即刻、6周、12周、6个月、12个月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对所服用的药物的毒性进行评估处理,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预防保健科。暴露者应如实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完成资料后交预防保健科存档。必要时给予预防性药物。
如何减少降低针刺伤的发生?
首先,管理者应将护理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上岗前所有人员必须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职业安全等培训,所有人员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后续工作中要持续加强质量监管,所有人员要同质化管理。
其次,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树立慎独精神,不抱侥幸心理,不简化工作流程。建立针刺伤预防流程。操作前:治疗室和治疗车贴上针刺伤防护提醒标识、护士戴双层手套、锐器盒放置于护士可及的位置、尽可能选择安全注射用具、加药时不回套针帽;操作中:正确执行相应的操作流程;操作后,锐器放置于不超过锐器盒的3/4,使用不渗漏的塑料锐器盒,禁止回套针帽、徒手分离针头和分拣针头,防止针头回弹引起针刺伤。
最后,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通过报告可以使各医疗机构共享经验,相互学习。
中医诊所能不能输液?
我们都知道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运行规则和准入门槛,在医学领域更是如此。因为人命关天,行医者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患者是否能得到准确及时的救治。而救治过程中,最忌讳的一条首先是违法违规。那么,中医诊所是否能像西医诊所一样开展输液诊疗服务呢?
答案是:分情况。
具体怎么分,一起来看看:
注意:本文提到的输液服务通指输注抗菌药物诊疗活动。
1、从大环境来看,整个基层都在限制输液
暂且不说中医诊所能否输液,现阶段整个基层都在限制输液,禁输形势有目共睹。国家层面从2016年起就已经出台《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滥用抗菌药物行为的整治不分民营与公立。
2018年更是有地区直接出台细则,要求中医馆、中医类诊所自2018年7月1日起禁止开展输液治疗。所以在这个风口浪尖时期,想要不踩雷就得尽量收住脚。
?
2、从法律条款上看,中医诊所输液是否合法取决于……
最新版的《中医(综合)诊所基本标准》中提到,中医(综合)诊所的中医药治疗率不得低于85%。不难理解,中医(综合)诊所并非不能开展除中医诊疗服务以外的项目。但必须符合要求,什么要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村卫生室、诊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使用抗菌药物开展静脉输注活动,应当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
也就是说中医(综合)诊所如果要开展输液服务,必须在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登记才是合法的,否则会被依法依规进行惩处。
3、备案制中医诊所能不能输液?
既然中医(综合)诊所开展输液服务得看情况,那近年新出的备案制中医诊所呢?
央视财经记者曾就这个问题采访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邴媛媛,她表示这类(备案中医)诊所它的中医治疗是百分之百的,所以不允许它提供西医西药的服务,为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不允许它提供具有,或者存在不可控的医疗安全和风险隐患的一些技术。
也就是说,开办备案制中医诊所除了不能开展存在不可控医疗安全隐患和风险的项目,如中医微创类技术、中药注射剂、穴位注射以外,禁止提供任何西医、西药服务。输液原则上是不行的。
简而言之,中医(综合)诊所开展输液服务必须提前备案登记,备案制中医诊所则是不能开展西医范畴的输液服务。
在此,借中医同行一句话:中医诊所的招牌还得突出以中医特色来开展业务,先从基本的做起,针灸、按摩、拔罐什么的很简单。中医玩顺了,某些疾病诊疗效果比西医不差。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