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知识网站推荐 汽车冷知识大全集
5282023-09-09
很多朋友对于中医里的针灸能自学吗和为什么不建议自己针灸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谢邀。
中医针灸、艾灸的作用我前期的回答介绍过,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阳固脱,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等等,由于经济实用、便于操作、功能奇特而受到推广和传承。
注意事项:
1:孕妇不宜,腹部、腰骶部,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穴位。
2:有出血性疾病和自发性出血不宜灸。
3:无自制力人群不宜灸。
4:过度劳累、过饱、过饥、醉酒,妇女经期不宜灸。
施灸者要精神集中、专心操作,取穴要准,确保效果。
平时注意膳食合理适量运动与人为善保持良好心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喜欢点赞转发关注分享更多健康资讯
针灸有什么好处?有什么坏处?
1973年的湖南长沙,曾经发生了一件轰动全世界的新闻。
马王堆一号汉墓里面,不但有千年不腐的女尸,还有不足一两重的锦裳,里面奇珍异宝更加无数。
令人更加称奇的是,里面竞然发现了《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两本书。这是我国目前为止最早的经脉学和灸疗学专著。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以“灸攻针达"治病的医生。《左传》记载有鲁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得病,宴请秦国的医缓诊治,医缓说:“疾不可病,求三年之艾"。可见灸疗在当时,已经有了较大影响。
针灸,是刺法和灸法的总称。在古代,灸法和针刺常常配合运用,范围极其广泛,形成了"一针、二灸、三药"的治疗方法。
针灸是传承千年的医疗技术,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作用。
其特点:一是应用范围广泛,能治多种病症;二是操作方法多样,十分有利于疗效提高;三是有特殊功效,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四是副作用少,老幼皆宜;五是穴药结合,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三大作用。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阐述什么作用呀、针法呀。懂针灸的人会嫌我“班门弄斧",不知"天高地厚";不懂的人,或许更希望看一些有用的针灸知识。
一.针灸的急症取穴
1.人中:能治休克、中风、中暑、中毒、过敏、昏迷;
2.内关:能止呕吐、昏车、昏船、孕吐;
3.少商:治呃逆;
4.足三里:止胃痛;
5.阳陵泉:缓解胆绞痛;
6.合谷:治晕厥;
7.八髎:止痛经;
8.印堂、太阳:止头痛;
9.合谷、下关(或太冲):止牙痛;
10.神阙:止腹痛;
11.伏兔、膝眼、解溪:止腿痛;
12.劳宫:治血压骤升;
13.足后跟:治鼻衄;
14.三阴交:治肾绞痛;
15.至阳:缓解心绞痛。
二.胆经五穴治百病
1.风池:风邪窝积之处,治感冒、头痛、小儿抽动、帕金森;
2.肩井:通经活络、消肿散结,善治"不通则痛"之症,如肩井痛、偏头痛、胃脘痛、乳房痛等;
3.环跳:通胆经、膀胱经,腰腿肩背病,还可防胆结石、膀胱结石病;
4.中渎:治疗胆结石、胆囊炎及胆绞痛的要穴,是中焦的排污通道;
5.阳陵泉:护肝要穴,又是胆经合穴,善治胆囊之病,对嘴苦之症有特效,能调和肝脾,舒肝解郁,常与著名的“消气穴"太冲合并使用。
三.神奇的穴位,神奇的针
1.针刺人中穴:可以调和气血,抑制、安神;
2.针刺足三里,缓解痉挛、治疗胃下垂;
3.针刺百会、太阳出血,能“扶正祛邪",缓解中风、头痛、眩晕;
4.针刺手足十二井出血,可以关窍开能,治中风闭证;
5.针刺赞竹、丝竹空出血,对暴发火眼十分有效;
6.针刺合谷、内庭出血,对风火牙痛止痛;
7.喉痹可刺少商、高阳出血;
8.口疮直取劳宫、大陵见红;
9.吞肿难言,应泻金津、玉液出血;
10.霍乱、吐泻,先放曲泽、委中出血;
11.鹤膝风,泻行间有效;
12.串腰龙,刺龙眠穴必灵(穴在手小指外侧、中节横纹尖);
13.湿热下注:必须三阴交、绝骨解除;
14.腰背痛,委中刺血立减;
15.足跟痛,放承山顿轻;
16.手指麻,刺十宣可舒;
17.静脉郁血,刺患处出血;
18.皮炎癣症,刺患处可痊;
19.坠堕瘀血,可令然谷驱遂
20.足跗肿痛,以四风疏络散风止痛。
21.丝竹透率谷,能止偏头疼痛;
22.风池透风府,疏解头风项强;
23.曲池透少海,理肘痛筋挛;
24外关透内关,治手腕麻木无力;
25.阳陵泉透阴陵泉,能增强膝软筋酸及行动困难;
26.绝骨透三阴交,补助站立不稳,髓空骨摇;
27.昆仑透太溪,消踝腕硬;
28.太冲透涌泉,可散足痛趾挠。
医史记载,秦越人刺维会能起尸厥,华佗针脑空止曹操头痛。仲景治伤寒小柴胡已迟,非刺期门不愈;
高皇抱心疾未愈,李谭元针巨阙而后除;徐文伯针合谷三阴交立下宋太子所诊之双胎。
针灸之神奇,至此仅显冰山一角。银针虽小,可以尽显雷霆手段。但是,针灸必须注意:
1.)饥饿、疲劳、精神过于紧张者不宜针刺;体质虚弱者刺激不宜过强,应取卧位。
2.)孕妇怀孕3个月以下者,下腹部的穴位禁针;怀孕3个月以上者,上下腹部、腰骶部的腧穴也不宜针刺;另外能引起子宫收缩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均不宜针;妇女行经时,非调经治疗者,一般不予针刺。
3.)小儿卤门未合,头顶部穴位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病人,不宜针刺;血液病病人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于眼区腧穴,要掌握好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切忌大幅度捻转提插,防止伤及眼球和血管。
7.)对胸背、胁肋部及腰部的腧穴,应禁止直刺和深刺,防止刺伤内脏;对肝脾大及肺气肿的病人更应谨慎。
8.)颈顶部的腧穴如风府、哑门及背部正中线第一腰椎以上腧穴,针刺时尤其注意针刺的角度和深度,防止刺伤延髓和脊髓,产生严重后果。
9.)对于尿潴留病人,在针刺小腹腧穴时,要掌握好针刺方向、深度、角度,以免误伤膀胱等脏器。
10.)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病人的腑部腧穴要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以免损伤胃肠道,引起不良后果。
我不是医生,只能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本人在单位是司机,12年春天有一天右臂早起突然就抬不起来,疼得厉害去大庆人民医院诊治,告诉我是肩周炎,没什么好的办法医治,然后去的大庆中医院,告诉我,受风,放血,针灸,不到半个小时,胳膊就能抬起来,事实说话!!
当然可以,但得下一翻苦功,最好能找一部针灸学,从基绌开始。但实此踐更为重要,如允许的话,最好投老师指点。我当初练针,都是在自已身上练的,取穴,手法,针感及效应体念。建议初念可用布包棉花剧未都可以。
仅自身所为,只作参考。
谢谢!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