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冷知识 我的祖国相关知识
12852023-09-0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乾陵为什么迟迟不发掘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乾陵不建议挖掘的原因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武则天陵墓所受到的关注和武则天本人一样炙热。我简要说说乾陵未被发掘这个事情。
武则天是和丈夫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一起的,她的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县城北面的梁山主峰上。梁山海拔一千米,乾陵是典型的依山为陵。公元684年武则天的丈夫唐高宗李治先埋到乾陵,公元706年武则天去世后以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它的建设周期达到了23年。其陵园按照长安城的格局来建设,陵园周长有40公里。
(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司马门)
乾陵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发掘,主要是因为:
一是以帝王陵墓为代表的古墓葬不能主动发掘。古墓葬属于稀缺文化遗产,考古发掘又属于不可逆的科研行为,古墓葬一旦发掘,原有的历史环境会被打破。所以在实践中,古墓葬的发掘一直是以抢救性发掘为主,也就是说对于面临不可抗力威胁的古墓葬才进行发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就明确了“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文物部门的考古工作应主要是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对不妨碍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遗址,在当前出土文物保护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发掘”。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务院又明确要求:“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1997年国务院于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即使是配合重大工程的基本建设中的考古发掘,都要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合葬陵——乾陵)
另外一个不能发掘的原因是科技手段有限。武则天入葬乾陵已经1300多年了,陪葬墓中的具体情况一直未知,其中的陪葬器物和墓葬环境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一旦发掘便会形成新的破坏。
从尊重祖先文明的角度看,也不能发掘乾陵。乾陵是盛唐时期两个皇帝的合葬墓,我们有必要把一个完整的武则天陵墓留给后世、留给后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郭沫若提出发掘女皇武则天和高宗李治乾陵的想法被周总理过,八十年代后期又有人给国家提出发掘乾陵的建议,一直没有得到同意。
乾陵是一座隐藏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丰碑,不发掘它就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一是技术和资金上的限制,二是文物保护上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不破坏乾陵风景的前提下挖掘乾陵,同时也不能保证可以保护出土文物的完好无损。
武则天墓不能挖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从国家层面来说不挖武则天墓是对陵墓的一种保护,因为现在中国的抗氧化水平不高,如果现在挖掘的话,里面的文物会因为瞬间涌进的氧气导致全部损坏。
就比如之前秦始皇兵马俑当中的俑原本是彩色的,结果就是因为在挖掘过程当中没办法做到抗氧化,导致兵马俑全部褪掉了颜色。所以不挖比较好。
不发掘的原因是一方面我国的考古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成熟,发掘出的文物保存方法不先进;另一个原因在于我们对昭陵的地下结构,构造等等还不清楚。
1、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秦琼、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
2、唐代皇陵中除了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没有被盗过,其他都被盗过了。再者,唐皇陵大多依山而建,相比较汉代或者明清皇陵,发掘起来比较麻烦。必定会破坏墓道或者墓室,对陵内文物造成破坏。
3、唐代是我国古代鼎盛时期,帝王陵墓中必定会有大量珍贵文物,以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无法保证这些文物出土以后是否还能保存下来。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