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影响力比莫言要大,为什么莫言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而金庸连茅盾文学奖都拿不到
10532023-08-24
大家好,关于金庸的影响力比莫言要大,为什么莫言能拿诺贝尔文学奖,而金庸连茅盾文学奖都拿不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茅盾文学奖冷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金庸是香港作家,且其作品又是武侠类的。而茅盾奖主要对大陆主流作家作品,所以茅盾文学奖当时不针对海外的作家。
诺贝尔奖是西方文学评论家,评论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作品,才能入围。比如颠覆其民族性的作品,描写其民族劣性的作品,有猎奇性符合西方口味的作品,反映本民族黑暗面的作品,有低级趣味的作品。这是与西方科学上的诺贝尔奖是两个概念。科学上的诺贝尔奖是在科技领域有特殊贡献者,而且是有目共睹的。而社科类,尤其文艺类的评奖标准,则以其评委的品位来评价,因此莫言的作品,上榜,一点也不奇怪。鲁迅,茅盾,巴金,杨沫,冰心等甚至曹雪芹都评不上,而莫言能获此奖,其原因还用说吗?
“鲁郭茅,巴老曹”不是依据文学水平进行的划分,而是根据阵营进行的划分。
1949年后,教育部在教学大纲中提出对革命文学史(在相当时期,压根就没有现代文学史这一说法,而且仔细辨析的话,现代文学这个说法其实存在很多疑点)的教学要求,基本确定了革命文学史的框架。
换言之,这个框架并不是文坛确立的,而是教育机构确立的。
很快(1951年),王瑶先生写出《中国新文学史稿》,按照革命文学的理路,将现代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只有鲁迅是专章,其他则按文体分类,作家根据文体来介绍。
这本书原本是打算当教材的,结果被炮轰,受到集体批判。原因在于它以文体来划分,这就混淆了阶级界限,新的意见是应该按作家来划分,于是作家被分成三大阵营: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和普通作家,至于反革命作家,如胡适、梁实秋、凌叔华等,根本不作介绍。
于是形成了唐弢版的文学史,以后长期通行。
按这个分类,则:
革命作家代表:鲁迅、郭沫若、茅盾
进步作家代表:巴金、老舍、曹禺
普通作家代表:沈从文等。
革命作家还有很多,比如丁玲、艾青、胡风等,只是为了简单,让这三个人来代表一下而已。
鲁迅就不用说了,被内定为无产阶级文学的旗手。
郭沫若在抗战期间,为了统战需要,他是国民党、共产党当时都接受的人物,所以被提拔为无产阶级文学第二任旗手。
茅盾一直是党的人,长期负责领导作家,曾是鲁迅的助手,地位比较高。巴金等人都比较认可他。
所以,革命作家代表也是按在作家中领导力、资历来排座次的,并不是按其创作力来排名的。
这个排名并未推行,因为1956年周扬(曾任中宣部副部长)在内部开了一个会,提出不能这么分,还是应该按作家实际的影响力来分。所以“鲁郭茅巴老曹”的说法在官方就不再流行了,可在教育体系中却长期风气,以后遂成定论。
其实这个说法是两个阵营前三位代表作家的概括,今天看是不够公允的,它忽略了张爱玲、钱钟书、郁达夫等。
如果按创作力来排名,老舍、曹禺的排名应该提升,巴金则不够深刻,不能算成一流作家(不过他的《寒夜》写的不错),郭沫若恐怕就更弱一点,茅盾先生在长篇小说发展中还是做过贡献的,《子夜》写的不算太好,但有其历史地位。茅盾的中短篇写的更好一点,在当时写实主义阵营中,他应该算是最优秀的作家之一。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