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中所有而的解释(论语十二章里面所有而的意思)
9422023-09-02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论语完整原文注释及人物评价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论语完整原文注释及人物评价以及论语人物冷知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论语》的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
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即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
《论语》十二章中易错字有:愠、罔、殆、哉、箪、堪、肱、笃。
重点字:通假字说(yue四声):愉悦。
时习: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
愠:生气。
三省:读xing三声,反省;三:泛指多次。
日:每日。
传:动词做名词,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人不知而不愠:“知”在古代汉语里,除了相当于“知道”、“知识”外,还经常与“智”字通用,相当于“智慧”。例如孔子的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即为聪明、智慧之意。“人不知而不愠”的知,既可以作“知道”讲,也可以作“智慧”讲。
《论语》十则对照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关于论语完整原文注释及人物评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