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悲壮的战争你知道是什么吗
13382023-08-24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大唐最悲壮的战争你知道是什么吗,以及唐朝战争冷知识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个道理历代帝王都非常清楚。没有人喜欢战争,尤其是受儒家文明影响至深的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的汉族王朝,但是了解一些历史就会发现唐朝前期的对外战争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是唐消灭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就是突厥会南下灭了唐,只不过唐朝在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下灭了对方而已。
先说突厥,隋末诸侯经常借助突厥的力量消除敌对势力,刘武周就引突厥攻唐等,李渊还向突厥称臣,史料记载在隋末诸侯纷争的时候突厥对中原的袭击事件达67起。唐朝基本统一之后东突厥颉利可汗还经常骚扰边境,甚至在公元626年时带兵20万直抵渭水北岸,当时距离长安不过40里路。这绝对算是奇耻大辱了,之后李世民秣兵历马,在628年拉开了反击突厥的序幕,终于在长达30年的对外战争中消灭了东、西突厥。
突厥和当初的匈奴一样,都是主动挑衅换来了被消灭的结果。而汉和唐也一样,不得不采取自卫,只不过没想到后期直接把人家给彻底消灭了。
北宋前期是开拓了一些疆土的,只不过在西部而且面积不大,后来也沦陷了,所以基本没人在意。宋朝300年来处于守势和它的国策有莫大的关系,不放权给武将,对武将一直猜忌,靠一些文臣能消灭游牧民族吗?显然不能。
明朝也不是一直处于守势的。洪武时期,蓝玉追击元军到了贝加尔湖,后来朱棣更是五征蒙古,只不过在英宗前期突然想征伐瓦剌,又不好好准备结果弄出了“土木堡之变”,军队元气大伤,自此之后明朝大体上都处于守势了,但蒙古也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
所以说根本原因还是实力问题,实力强了就是唐,把别人按在地上摩擦,实力弱了就是宋,给别人送钱送粮还要挨打。
安西镇兵守独忠,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这是大唐王朝最悲壮的一战。
我们先看看这场战斗发生的背景。
唐朝经略西域,先后设置了两个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有镇兵1.2万人,镇守新疆天山西北部西突厥故地。安西都护府有镇兵2.4万人,镇守汉代时开发的西域故土。两大都护府,与河西、陇右节度使交通往来,守卫唐朝西部边陲,张大唐之掖,分吐蕃之势。在唐朝前期,唐军压着吐蕃打,就是因为占据了高原之外的几乎所有战略要地。
(大唐疆域)
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成了一个历史拐点,此后强盛的唐王朝就再也难觅踪影了。
为了平叛,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急调西北边兵入关。这一点唐朝皇帝跟始皇帝就不一样了,始皇帝刚派出去大军就跟他们说了,扎根当地,不要回来。
当时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1.5万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此后,西域守军一直没有得到补充,两大都护府的镇兵总有2万人。这2万人要镇守着大唐西北边境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安西镇兵)
西域的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平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
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
到763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
当时回鶻势力强大,北庭都护府与之挨着边,吐蕃在南边挤压,于是不得不附庸回鶻,以图自保。安西都护府这时也遇到了麻烦,原来在怛罗斯之战中背叛唐朝的葛逻禄人南下,占据了安西都护府的很多草原牧地。唐朝在西域的守军在这一时期大体上只能孤守据点,葛逻禄部落很顺利地臣服了突骑施以及西突厥部众。葛逻禄南迁之后,西域形势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大食帝国仍然控制着葱岭以西的西域地区;四镇、北庭以及西州还掌握在唐朝守军的手中;吐蕃政权西据伊吾,东有陇右,占据河陇地区,隔断了四镇与朝廷间的联系;而回鹘汗国则占据了金山以东的漠北草原,并进而左右着北庭地区的局面。
(820年唐朝疆域)
由于回鹘人"征求无厌",激起了葛逻禄、白服突厥以及北庭附近的沙陀部落的反抗。公元789年葛逻禄、突厥勾结吐蕃一同进攻回鶻的前站北庭。回鹘大相颉干迦斯率军由漠北西进,援救北庭。回鹘军队与吐蕃军队在横口遭遇,回鹘大败,恰好这时颉干迦斯得到了回鹘可汗被暗杀的消息,于是在790年6月撤军返回漠北。失去回鹘的援助之后,北庭很快就被吐蕃攻陷,节度使杨袭古率残兵2000人逃往安西。
由于北庭都护府尚且能够通过回鶻与大唐取得联系,安西军也因此能够和唐朝中央政府联系上。北庭一失,史书上就很少再有关于安西军的记载了。直到1992年3月,在新疆新和县通古斯巴什唐代古城遗址,一次出土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钱3000多枚,还有其他一些文物,才逐渐将那场隐没在史书中一千多年的悲壮的战争给带到了人们的面前。
此时的安西军,已经只有一万多人了,他们的首领是郭昕。郭昕其人,出身武将世家,是汾阳郡王郭子仪的侄子。他从小习武读书,并以帝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郭昕成年之后,郭昕奉命率军镇守河西、安西等地,守卫大唐的西域门户。
唐朝的荣光逐渐消没,吐蕃的春天才刚刚到来。吐蕃了解到唐廷虚实,大举进攻。安西军无力抵抗,只能退守安西四镇,镇守安西四镇的郭昕部,成为孤军。但是郭昕与安西军没有胆怯,面对强大的吐蕃郭昕拒绝投降,他率领军队,联合当地少数民族,数次击退了吐蕃的进攻。
(须发皆白的郡王郭昕)
郭昕在安西坚守着,他看着自己的士兵不断减少,自己的部下离自己而去,自己也一天天衰老,悲从中来。郭昕自河西走廊沦陷后,已经与中央王朝失去联系15年,这15年间安西军与吐蕃军浴血奋战,他们在城中坚守,自己种粮种菜,铸造钱币,由于他们不知道唐朝年号已经由“大历”改为“建中”,因此才会出现“大历十五年”这样的古币。
直到公元781年,郭昕通过使者终于与祖国取得联系,朝廷不敢相信,安西居然还在坚守。皇帝对其进行嘉奖,任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观察使,并且将四镇所有将士均破格提拔七级。除此以外,朝廷已经无力再为郭昕做什么了,安史之乱之后,朝廷应对内乱已经精疲力尽,对于西域更是无暇他顾,因此郭昕与他的安西军,仍然是一支孤军。
783年,唐朝又发生了泾源兵变,唐德宗乞师吐蕃助拳。吐蕃趁机要求唐朝把安西四镇割让给他们。唐德宗在那个情况下就同意了,后来在李泌的坚持下,又以吐蕃没有达成约定为由,拒绝交割土地。
这些已经与安西军关系不大了,他们与世隔绝,根本得不到任何的消息、补充。吐蕃人的势力已经包围了安西四镇,他们虽然缺少攻城器械,可是他们有足够的耐心。春去了秋来,秋去了春来,吐蕃人的骑兵一直围绕着四镇据点。安西军守卫城池,也终有力有不逮之时,安西四镇也相继沦陷。
808年,吐蕃对进攻了50年之久的西域都护府镇将所在地的龟兹城发起了总攻。已经须发皆白的郭昕回头望去,站在自己身后的都是头发花白,面黄肌瘦的兄弟们,城外是如潮水般涌来的吐蕃军。这是最后的战斗了,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
郭昕遥望祖国的方向,拔出剑来,没有做什么战前动员,这明显就是决死之局,可是他们没有任何怨言,他们平静如常,如同走向最终的归宿。马革裹尸,战死疆场,不就是当兵的宿命吗?求仁得仁。
(中原王朝要再过1000年才再收西域)
郭昕率领士兵与吐蕃军血战,最终他与安西军全部战死,无一人投降。当吐蕃军掀开安息军的头盔,竟发现这些竟是白发苍苍的老兵,全都是6、70岁的老头。吐蕃人也大受感动,原来一直与他们作战的,竟然都是这些孤悬西域的老者。谁也不知道他们出生在哪里,可是他们都选择了埋骨在西域,为汉家镇守西疆。
安西军的故事落幕,吐蕃的故事还在继续。由于吐蕃人穷兵黩武,极大地耗费了国力,同时也由于耕种高原土地造成的植被破坏,吐蕃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差,国力衰弱下来。在维州之战中,吐蕃已经见衰。到了9世纪中期,随着归义军的起义,吐蕃丢失河西后,吐蕃更是穷困不已,不久就爆发了严重的内乱。一个赫赫有名的半封建半奴隶制的大帝国就此分崩离析,直接退化成了部落制国家,再也没有强大过。
唐随隋制,实施府兵制。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但到了唐朝后期,战事增多,服兵役时间增长,许多人不愿意去当兵了,在天宝八年的时候,国家开始实施募兵制,以此来缓解国家兵源不足的问题。但募兵制缺点是造成士兵只知将帅,不知朝廷的问题,这是唐朝中后期藩镇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中原大统一农耕王朝与西北边境游牧民族的战争从未停止过,唐朝也不例外。唐初与东、西突厥的战争,吐谷浑的战争;唐初与高句丽的战争,与吐蕃争夺西藏、青海的战争几乎纠缠整个唐王朝;唐中期开始与奚契丹一直延续征战,唐中后期唐与回纥的战争;唐中后期与南诏的战争。
唐朝中期与大食争夺西域控制权之战,可惜有怛罗斯之败,此战对唐朝、阿拉伯双方的疆域几乎没有影响。但是由于国内局势紧张,后期安史之乱爆发,无力顾及西域,大食逐步蚕食唐帝国对西亚的统治。
另外还有最神乎其神的“一人灭一国”王玄策的传奇故事。
唐朝与渤海国交往的良好开局并没持续多久,双方关系便迅速恶化。以至,唐朝竟与治下的忽汗州(渤海国)兵戎相见。究其原因,还是唐代的羁縻制度,存在明显弊端。即:地方羁縻州府享有很高的自治权,一旦地方羁縻州的势力过大,就容易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轻者,对朝廷阳奉阴违,甚者,与朝廷公然对抗。而这也是松懈的羁縻统治,无法弥补的制度缺陷。
当唐朝迎来开元盛世,进入到全盛期时,渤海国也在迅速崛起,成为雄踞一方的“海东盛国”。显然,渤海国力的增强,激起了渤海第二任君主,大武艺的勃勃雄心。不同于自幼在唐朝营州长大的父亲大祚荣,作为逃离营州后的第二代粟末靺鞨,大武艺对唐朝的感情较为生疏,没有那么强烈的亲善和尊崇。继位后,大武艺不再奉唐朝为正朔,擅自建元仁安。但为了保持同唐朝的经贸往来,渤海国在与唐朝交往时,仍然使用唐朝的开元年号。同时,大武艺在位期间,对内积极强化自身统治,初建渤海军制,积蓄国力。对外,不断开疆拓土,周边部族无不畏服。对此,《新唐书·靺鞨传》明确记载,“斥大土宇,东北诸夷畏臣之”。
大武艺种种不敬之举,让唐朝大为不满。为遏制渤海国向北扩张,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唐朝在渤海国北方的黑水靺鞨,设立黑水都督府。更以当地最大部落为黑水府,仍以其首领为都督,赐姓李氏,名献诚,授云麾将军兼黑水经略使。唐朝则派驻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史载,黑水都督府辖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南北袤二千里,东西千里”。即今黑龙江中下游南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阔区域,都被纳入唐朝版图。黑水都督府的建立,不啻给急于北进的渤海国当头一棒,也使得双方矛盾迅速激化。野心勃勃的大武艺不肯就此屈服,为争夺北方黑水靺鞨,大武艺派遣母弟大门艺和母舅任雅领兵攻打已属唐朝的黑水靺鞨。同时,这也意味着,渤海国要与唐朝刀兵相见了。
大武艺轻启战端,引发了渤海国内亲唐势力的严重不满。大武艺弟弟,曾于唐朝做过质子的大门艺,苦心劝谏道,“黑水请唐家官吏,即欲击之,是背唐也。唐国人众兵强,万倍于我,一朝结怨,但自取灭亡。昔高丽全盛之时,强兵三十余万,抗敌唐家,不事宾伏,唐兵一临,扫地俱尽。今日渤海之众,数倍少于高丽,乃欲违背唐家,事必不可”。然而,此时的大武艺,早就被称雄争霸的美梦,迷住了心窍,哪肯听劝。大武艺盛怒之下,不仅派将替换大门艺,还欲将其召还杀掉。无奈之下,大门艺弃军逃归唐朝。不依不饶的大武艺遣使唐朝,请唐玄宗杀死大门艺,唐玄宗当然要保大门艺。但当时,唐朝正与周边的吐蕃、突厥、契丹、奚等政权激战正酣。唐玄宗并不愿此时同渤海国闹翻,便找个借口,敷衍过去了。
见所求无果,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九月,一意孤行的大武艺,命渤海军队水陆并发,进犯唐朝。据《渤海国记》记载,水路由张文休率海盗,进犯登州,杀死唐朝刺史韦俊。陆路为主力,由大武艺亲率,进至马都山(今河北东部)一带,袭扰唐边。唐玄宗命令右领军将军葛福顺,带领军队前去救援登州,击走了渤海水军。同时,又命唐将乌承玼,迎战陆路进犯的大武艺。乌承玼与其族兄乌承恩久经沙场,皆为战功卓著的骁将,号称“辕门二龙”。尤其,在对两番的战争中,二人屡次击败桀骜不驯的契丹、奚两族。当大武艺领军,由陆路来犯时,乌承玼吃准了渤海敝履小国,实力不济,若不能做到因粮于敌,以战养战,断难长期维续战事。故而,面对急于求战的渤海军,乌承玼并不急于与其交锋。而是,在坚壁清野的同时,指挥唐军“窒要路堑以大石亘四百里”。乌承玼的拖延战术非常奏效,直接打中了渤海军的要害。求战不得,又难以维继的大武艺,因“师不得进”,只好撤军乃还。
渤海国不过边鄙小邦,还是唐朝治下的忽汗州,竟敢如此猖狂悖逆。正值开元盛世的唐朝,咽不下这口恶气。被激怒的唐玄宗,先将渤海国入侍为质子的王弟大朗雅,贬逐“南鄙”。而后,下令出兵讨逆。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正月,唐玄宗派遣大门艺前往幽州调集军队,讨伐大武艺。又令新罗起兵直逼渤海国南境,黑水靺鞨、室韦也以五千骑兵为唐军助战。平心而论,唐玄宗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任贤用能。其麾下云集着一批贤臣良将,此时的唐军异常骁勇精悍。若唐军真与渤海军对阵,渤海国恐怕是凶多吉少。不想,恰逢天下大雪,雪深一丈有余,使得山路阻塞。唐朝的讨逆刚刚开始,就因过半士兵冻伤、冻死,无功而返。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曾遣三十万大军进攻高句丽。因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以至隋军缺乏粮草,又遭遇疫病。尚未交战,隋军已死十之八九。不想这一幕,竟又在征讨渤海国的唐军身上重演。但笔者认为,唐军的损失有限,起码无碍于全局,可仍让唐玄宗愤恨不已。话说,大武艺无功而返后,同样咽不下恶气,又派人至洛阳行刺大门艺,但未能得逞。所派刺客尽被唐朝捕获,唐玄宗为泄愤,下令将刺客全部处死。
于是乎,唐朝与渤海国唯一一次武装冲突,就这样突兀地结束了。双方剑拔弩张,你来我往,可除了渤海国对登州的骚扰外,谁都没打成。有意思的是,《渤海国记》对渤海国此战的损失,言语避讳。而素以客观、全面著称,即使较大的败仗也不讳言,俱如实记载的唐代文献,对己方损失的记述,也很简略。只一句,“属山阻寒冻,雪深丈余,兵士死者过半,无功而还”。笔者认为,这是因为此次冲突,历时很短、规模很小,双方的损失都很有限,对时局的影响也很轻微。尤其,对唐朝而言,此次冲突,根本无法与唐朝同突厥、吐蕃、契丹的大战、恶战,相提并论。或者说,唐朝压根就没把这次冲突,看得有多重。所以,唐朝的文献记载,才会如此简略。同时,我们也可推断,此次冲突,渤海国的损失也应不大。否则,唐朝方面一定会大书特书,己方的斩获战果。但比较而言,唐朝的损失,应要多一些。
别看此次与唐朝交锋,渤海国未曾吃亏,那不过是侥幸而已。就在唐渤冲突期间,唐朝凭借雄厚的国力,在其他方向上,取得一系列辉煌胜利。一下子,就把气焰嚣张的大武艺镇住了!先是,曾经的北方强国后东突厥汗国,国势日益衰落。为缓和内外局势,后突厥毗伽可汗主动向唐朝求和,谦逊地表示“请父事天子”,并在唐蕃冲突中,识相地站到了唐朝一边。毗伽可汗竭力想平稳内部局势,却还是于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死于突厥内讧。毗伽可汗死后,后东突厥汗国加速瓦解。其次,西部强国吐蕃,也不敌唐朝的凌厉攻势。开元年间,吐蕃先后在武街、松洲、九曲、青海湖、瓜州、渴波谷、祁连城,数度惨败于唐朝。尤其,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唐朝名将信安王李暐攻取石堡城(即第一次石堡城之战),把吐蕃打得丧魂落魄。吐蕃被迫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向唐朝祈和,情愿放弃曾经坚持的对等国礼,同唐朝签订了较为屈辱的赤岭之盟。再有,就在大武艺举兵犯唐的同一年,即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三月,唐幽州长史赵含章被困白山,唐将乌承玼出兵解救。此战,乌承玼一举击败契丹、奚两番联军。信安王李暐率唐军主力及时赶到后,李暐抓住有利战机,乘胜奋勇追击,大破契丹、奚诸部,俘斩甚众。契丹叛首可突于率残部远逃,其余众流窜山谷,奚酋李诗琐高率五千余帐投降。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调任幽州的唐朝名将张守珪平定契丹,契丹首领可突于被部下李过折所杀,传首东都,契丹叛乱暂告一段。
眼见后东突厥、吐蕃这两大强国,还有强悍的契丹、奚两番,先后落败于唐朝。曾经头脑发热、雄心不已的大武艺终于冷静下来。至于原因有二:其一、在与唐朝的冲突中,渤海国在军事上确实没吃亏。但双方的冲突,导致了渤海国与唐朝的朝贡贸易中断。虽然,渤海国也能与新罗、日本贸易。可对唐朝贡贸易的收益却是最丰厚得,同时,也是渤海国重要的经济来源。即便,渤海国能在军事上小胜,相比于失去的朝贡收益,那也是得不偿失。其二、大武艺也意识到,唐朝的强大,不是渤海国所能挑战得。该见好就收了,否则,待唐朝腾出手来,渤海国的下场,绝会不比被打残的契丹好多少!且不说,唐朝先前给予的优惠条件会泡汤。只怕,渤海国和渤海王也要被废黜。权衡利弊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大武艺派使臣大诚庆赴唐,向唐玄宗俯伏谢罪。当时,唐朝正集聚全力,攻打北方的后突厥和西方的吐蕃,也不愿因渤海国而分散精力。故而,唐玄宗宽宏地颁下敕书,予以赦免。作为回应,大武艺撤兵,并送还唐朝俘虏。唐朝亦对其进行赏赐,唐渤之间的隶属关系得以恢复。
关于本次大唐最悲壮的战争你知道是什么吗和唐朝战争冷知识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