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有用冷知识,日常生活实用的冷知识
9992023-09-09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历史中宋朝人的日常饮食是什么,以及宋朝饮食冷知识大全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衣物、妆容这些不感兴趣,只对饮食有想法!
宋朝的烹饪手法有煎、炒、炸、烤、炖、熘、爆、蒸、煮、泡、涮等,几乎和咱们现在差不多了,自然美食的种类也就多了。
肉类方面,羊肉、猪肉、牛肉、狗肉,鸡鸭鱼兔螃蟹蛤蜊等都有了独特的做法。像著名的东坡肉、东坡肘子就是猪肉做的美食;炙金肠把羊肠在木炭上烤出来;经典美食蟹酿橙;火腿在这个时候也有了明确的做法记载;还有批切羊头肉、旋煎羊白肠、煮羊蹄、灌汤包(正宗的都是猪或羊肉馅)、羊肉烩面等;最重要的火锅这种的吃法,为各种肉类齐聚一锅提供了最好的借口。当然吃肉最爽的还是得看《水浒传》,鲁智深吃狗肉,李逵吃羊肉,这些场面让人忍不住流口水。
素菜方面,宋朝人讲究先上果盘,蜜枣、杨梅、金桔、鲜姜、嫩笋,剩下各类蔬菜都差不多齐全了,生菜、菠菜、白菜、莴苣、冬瓜等几百种。
所以作为一个宋朝人,在吃的方面应该和现在的北方人一样了,只要有钱。早上不管你是想喝豆浆、豆腐脑,吃烧饼、油条、馒头随便你;中午整点卤羊蹄、东坡肉,运气好还能开盘炖牛肉,就点小酒,也就是一般待遇……
唉,不说了,饿的不行了。刀削面走起!!
宋朝人喜欢吃羊,差点把羊吃到灭绝了。
根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在宋神宗时期,皇宫一年吃掉的羊肉就有43万4463斤,换算成整只羊的话,差不多就是每天吃个十多只。其实,宋神宗时期吃的羊已经算少了,因为在宋真宗时期,每天宰杀的羊就达到了350只...
在宋朝贵族眼里,猪肉是一种下等肉,而牛肉又被明令禁止了不能吃,因为牛要耕田用,宋朝达官贵人们都把目标转向了羊肉。
每次遇到逢年过节,士大夫们就会把羊肉抢购一空。这里插一个典故:
当时的苏轼被贬,抢不到羊肉,只好私下和屠夫商量:每次宰杀剩下的羊脊骨留给他。为了更好的吃羊脊骨,他还专门发明了一套吃羊脊骨的方法:先把羊脊骨完全煮熟,捞出沥干后再用酒和盐腌制一边放在小火上烤,等到羊肉表皮微微焦黄散发出香味后,就可以开吃了。由此可见苏轼是个吃货,著名的“东坡肉”就是他研制的吃法。
当时黄河在澶州曹村一带决口,洪水围困了徐州。苏轼身先士卒带着禁军和百姓共同抗洪。
经过七十多个日夜的奋战,徐州城的洪水终于被治理,全城百姓为了感谢苏轼纷纷杀猪提酒去苏轼府上致谢,面对如此多的猪肉苏轼也推辞不掉,就只好自己研究烹饪,煮好后分给老百姓,老百姓吃完都觉得这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就起名为东坡肉,由于这种肉还是苏轼回赠的肉,所以东坡肉也被称为“回赠肉”。
北宋中叶之后,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说法,熟读苏东坡,科试中举,就能登上人生巅峰吃羊肉了。
回到问题,宋朝到底是怎么样吃羊的呢?宫廷吃法:
最简单的吃法:“一夕取羊为醢,以献焉,因号旋鮓”,也就是把羊肉煮熟后做成肉酱,然后直接配着其他东西一起吃。
据《武林旧事》记载,绍兴二十一年,宋高宗来到清河郡王张俊府第,张俊宴请皇帝,做了103道菜,其中就有一大堆“羊”菜,比如羊头菜羹、烧羊头、羊舌托胎羹、铺羊粉饭、烧羊、斩羊、羊舌签等等,可以说把羊全身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还专门为秦桧父子各上「烧羊一口」。
特别讲一下这个羊舌签:把羊舌头切成极小块,熬成肉粥,用鸡蛋做卷,包裹碎肉,味道香甜可口。
还有一道出名的菜式:「曹家生红」:曹家应该是当时的名店。「生红」就是取羊身上最嫩的部分——生鲜羊脊肉为主料,而且只能用四两,再加以熊白,就是熊背上的白色脂肪,跟水晶脍丝、糟姜丝、萝卜丝和嫩韭菜等生拌而成。而这些配料,都是经过90天左右糟制而成。这可能是一道来自宫廷的菜,非富贵人家,是消费不起的。
民间吃法
高手在民间一点都不假。
民间的吃法,非常丰富,除羊肉外,羊头、羊蹄、羊肺、羊肝和羊眼都有各种菜式。比如羊眼菜,一碗至少需要15到20个羊眼,根本供不应球,所以后来还有仿真名菜「假羊眼羹」,主要是把田螺肉,放在一根羊白肠里煮熟取出做羹,形似羊眼。
羊肉也成为食疗佳品,有酿羊肚、羊灌肠、羊腰羹、煮羊肚、羊肺羹、羊杂汤等等,都可以疗病。
宋代古籍记载的最早的「佛跳墙」,也是以羊肉为主料,跟现在福建的佛跳墙很不一样,但江苏镇江东乡的佛跳墙,仍以红烧羊肉为主。
关注洞察历史君,为羊肉点赞!
宋朝的日常饮食,这个话题如果展开说,应该是一本专著了。我就来简单聊聊主食。
宋朝的主食中面食的种类最为繁多。“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笼蒸而食者呼为蒸饼。”宋仁宗名赵祯,为了避皇帝名讳,宋人又将蒸饼读成炊饼,亦名笼饼,类似于今天的馒头。
汤饼就是面片汤,处在向面条的演变过程中,又名索饼和祗祋。开封面食店出售的软羊面、桐皮面、插肉面、桐皮熟脍面等,临安面食店出售的猪羊腌生面、丝鸡面、二鲜面、笋泼肉面等,都属汤饼。
南宋晚期,出现了“药棋面”的挂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
烧饼又称胡饼,开封的胡饼店出售的烧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髓饼、满麻等品种,有的烧饼无疑沾带芝麻,油饼店则出售蒸饼、糖饼、装合、引盘等品种,食店和夜市还出售白肉胡饼、猪胰胡饼和菜饼之类。
馓子又名环饼,苏轼诗称“碧油煎出嫩黄深”,无疑是油炸面食。临安市内出售各种面点,统称“蒸作从食”。另有“酥蜜裹食,天下无比,入口便化”,估计也应用米粉或面粉制成。宋人面食中也有带馅的包子、馄饨、锅贴、饺子、肉饼等。
稻和粟再宋代用来煮饭和熬粥。临安一带的粥品有七宝素粥、五味肉粥、粟米粥、糖豆粥、糖粥、糕粥等。宋时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北方食用豌豆大麦粥之类,但更多的应是小米粥。
糯米食品还有栗粽、糍糕、豆团、麻团、汤团、水团、糖糕、蜜糕、栗糕、乳糕等。蓬糕是“采白蓬嫩者,熟煮,细捣,和米粉,加以白糖(饴),蒸熟”而成。水团是“秫粉包糖,香汤浴之”,粉糍是“粉米蒸成,加糖曰饴”。
宋代还有米面,时称米缆或米线。谢枋得诗描写“米线”说,“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有味胜汤饼”。粽子“一名角黍”,宋时“市俗置米于新竹筒中,蒸食之”,称“装筒”或“筒粽”,其中或加枣、栗、胡桃等类,用于端午节。这种风俗流传至今。
蒸羊羔
第一道菜是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箸。同州(在今天的陕西)的羊羔肉蒸得酥烂,浇上杏酪,提鲜解腻,入口即化,吃的时候只能用勺子,不能用筷子。
?红烧肉
第二道菜是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糁以襄邑抹猪。北宋时的南都是今天河南商丘一带,此地面粉最佳,槐芽温淘是把槐叶的嫩芽捣碎,和着麦心面做成的一种凉面。襄邑抹猪就是今天闻名天下的“东坡肉”,又称“红烧肉”。炎炎夏日正值槐花开放,吃着这道槐芽凉面,拌上红烧肉,真是既美味,又解暑,
?蒸子鹅
第三道菜是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共城在今天河南辉县,将其特产香粳米蒸熟,配着蒸子鹅吃。
?松江鲈鱼
第四道菜是吴兴疱人斫松江鲙。松江鲙就是松江鲈鱼,“斫”乃砍切,这是浙江吴兴的厨师做的生鱼片。你没看错,就是生鱼片!日本生鱼片的做法正是从我们中国传过去的。可惜,今天松江鲈鱼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吃了。
苏东坡推荐的这四道菜,可谓是雅俗共赏,既有贵族们吃的羊羔肉,也有“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还有鹅肉、鱼肉;既有面食,也有粳米;既有热菜,也有冷盘。可见,宋朝饮食之丰富。
现在中餐的最常用的四种烹饪手法,煎炒烹炸是从宋代开始流行的。
宋朝以前,普通百姓一天吃两顿饭;宋朝时,平民也盛行一日三餐。
宋代之前,人们吃饭主要是分食制,将食物放在个人面前的案几上,自己吃自己的;而入宋以后开始流行合食制,大家围坐在一张大桌前一起吃。这与宋代开始广泛流行高脚家具有关。
我们现代的饮食文化奠定于宋朝。
只有在粮食产量充足,人们能保证吃饱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考虑吃好。宋朝能让普通百姓,而非上层贵族,多吃一餐饭,并且开始追求美味可口的饭菜。就这一点而言,宋朝超过了以前的任何王朝。
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位马夫。”
宋代丰富的饮食文化的形成,是以宋朝发达的经济为基础的。
但是,历史讽刺的是,宋朝似乎也是历史上最弱的王朝。冗官、冗兵、冗费带来了巨额的官吏开支,政府财政赤字,行政效率低下;庞大的军队数量,却是武备不整,战斗力低下,两宋皆亡于外敌。在历史学家眼中,它是“积贫积弱”的王朝。
宋朝是一个国弱民富的朝代,如果可以穿越,你愿意生活在宋朝吗?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