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里甲制(民国甲戌年是哪一年属什么)
5722023-08-26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民国里甲制,民国里的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种说法是,这是源于香港和台湾的翻译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还有另一种说法,写字楼这个名字起源于民国时期的上海,当时有很多外资公司在上海开设分公司,招收的员工都在房间里写东西。其他人问这些员工在做什么,他们回答写字,因此“写字楼”这种叫法就传开了。
春节是一年中大家最重视的节日,说它是节日中的NO.1,肯定毫无异议,可是这么一个重要的节日,历史上差一点就被废除了。
这还要从孙中山先生说起,1912年,他在南京宣誓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发出倡议把公历的一月一日定为中华民国的新年,之后政府就开始大力推广公历新年。
1.无锡蠡湖摩天轮是世界第二大的水上摩天轮
2.位于崇安寺的无锡老图书馆旧址
是当时中国首个县立图书馆,
其顶部有一座半点报时一次的大自鸣钟,
而钟楼上的避雷针,
也是无锡的地理0坐标。
3.无锡传统方言里常有前后倒置的词汇,
如「月亮」,无锡传统方言读「亮月」、
「转弯」读「弯转」、「力气」读「气力」等等,其实这是古汉语里一种叫「错综」的表达方式。
4.无锡商业大厦(大东方百货)
每到整点就会播放小虎队的名曲《红蜻蜓》,
原因不明。
5.锡山人民医院不在锡山区,惠山街道不在惠山区,惠山不在惠山区,东北塘不在北塘区,省立锡山中学不在锡山区,惠澄大桥不在惠澄大道上,梁溪大桥不在梁溪路上,盛新桥也不在盛新路上,蠡湖大道走到底是太湖,太湖大道走到底是蠡湖,稻香新村不属于稻香社区。
6.无锡“小上海”的称呼至少在1910年末即已有。
7.无锡解放前,最有名的是一所专科学校,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但却能与清华齐名南北,是现在苏州大学的前身。
8.无锡人在约100年前也开过像现在沙县、黄焖鸡米饭同等地位的门店。风靡上海数十年。
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原联是“事事在心”
10.地图上所见是无锡位于上海的北面,按道理我们在上海的上面。可是在上海接待无锡人会说“上来啦”,无锡人回家会说:我下去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是“井栏”。
正确解释: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
2.曾国藩脱衣点白银
道光二十八年,38岁的曾国藩为证清白,当众脱掉衣服,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这才查清了国库亏空的真相。
3.一日三餐开始于宋朝
在宋以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饭。到了宋朝,经济繁荣,晚上也没有了宵禁,所以才加了一顿晚饭。
4.皇城南门上翻来翻去的石匾
北京皇城的南门,在明朝时叫大明门,在清朝时叫大清门。民国成立后,欲改叫中华门,于是工人把石匾拆下,想翻过来直接在背面刻上“中华门”即可,待将石匾拆下后发现背面竟是“大明门”。原来2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
5.宋朝的冷饮和诗
宋朝时,街头有卖一种叫做“冰酪”的冷饮,诗人杨万里曾用“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米盘底碎,雪到口边消”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冰酪。
中国历史的冷知识(二)
1.熊猫在唐朝时就送给了日本
早在唐朝时,熊猫就被当作国礼送给了日本。
公元685年,日本遣唐使来华,为表示友好,武则天(当时的皇帝是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实际掌权)送给了日本天武天皇两只熊猫,随同遣唐使一道返回日本。(《旧唐书》)
2.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
唯一一个被以古稀罪处死的人。1781年,退休在家的原大理寺卿尹嘉铨,想给过世的父亲申请个从祀文庙的待遇,就上书乾隆皇帝,但在称呼上却犯了大忌。
尹嘉铨在奏折中自称古稀老人,乾隆早已明示天下,自己才是古稀老人,如今突然冒出个人与天子抢称号,这让乾隆勃然大怒。最终,尹嘉铨被以古稀罪绞死。(《名臣言行录》)
3.蔡伦因宦官干政而死
作为造纸术的重要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可却很少有人知道宦官蔡伦是怎么死的。
公元121年,因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宋贵人,卷入刘庆皇位继承案中,蔡伦被廷尉审讯,不堪受辱的蔡伦喝毒药而死。也就是说,蔡伦是因为宦官干政而死的。(《后汉书》)
4.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讲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
廉颇是将军不假,但蔺相如却从未做过赵国国相,他最大的官职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
5.奸臣严嵩出道时一身正气
明朝奸臣严嵩,刚步入仕途时,非但不是奸臣,而且非常痛恨奸臣。为了不与当时的奸臣钱宁、江彬为伍,严嵩借丁忧之名回到老家,此后又称病归里,直到10年后才还朝复官。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