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的冷知识有哪些?岳飞的冷知识有哪些故事
14212023-09-09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知乎岳飞,以及岳飞的冷知识100条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岳飞的《满江红》,是绝妙好词。朗诵起来,要想增加气势,首先要先了解历史背景,才能酝酿出感情,读出气势。
金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攻占了北宋国都汴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抢走了大量金银珠宝。
宋高宗后来偏安杭州,建立了南宋。岳飞急切想收复失地,被南宋朝廷视为眼中钉,不幸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满江红》就是这段时间写成的,感受到了岳飞的忠义和遭遇,气势就容易读出来了。
他一生坚持抗金,背上刺字精忠报国。无奈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岳飞四次北伐,由于治军严明,岳家军屡战屡胜,但最终遭遇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
岳家军兵力的大扩充是在绍兴五年(1135年)。杨幺军被镇压后,“得丁壮五、六万人”。大部分人被编入岳家军,“得强壮者数万人以充军,而军益壮矣”;另有少部分人,或编为横江水军,或当作礼品,转送韩世忠和张俊,或流放到镇江府垦荒。
岳飞原先没有水军,因添加大批惯于戏弄风涛的健儿,又得到一千多艘战船,其中包括几十艘作为主力舰的大车船,“鄂渚水军之盛,遂为沿江之冠”。此外,荆湖南路安抚司原有军队二万多人,除统制吴锡(部兵六、七干人)、步谅等部外,统制任士安(部属有马准、李建和陈照三个统领)、郝晸、王俊,统领焦元等部,估计有一万多人编入了岳家军。
岳飞
江西南路安抚制置司统制祁超,统领高道、丘赞等部近一万人,也先后编入岳家军。原张浚都督府左军统制杜湛率领的几千士兵,也拨属岳飞,杜湛本人改任岳飞防区的黄州武知州。
由于兵力的激增,宋廷决定将岳飞全军由原来“拾将”的编额,扩展为“以叁拾将为额”。
关于岳家军的后期兵力,在绍兴五年(1135年),岳家军的编制由十将增为三十将,大致上反映其兵力三万增至十万上下。岳飞在罢兵权之前,最高的实职是宣抚使,其地位相当于仅次宰相的执政级大臣。
但他不是全国的统帅,而是京西南路和荆湖北路一个大军区的统帅。
南宋初,其他各支大军的兵力如下:韩世忠三万人(一说八万人)。张俊八万人。刘光世五万二千三百十二人。吴玠六万八千四百四十九人。杨沂中三万人以上。刘锜不足二万人。
由此可见,岳家军不仅战功最大,素质最好,而且兵力也最多,在当时各军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愧为抗金的主力和中坚。
岳家军兵力编制
自宋神宗实行将兵法以后,军队的编制和将领的名称逐渐发生变化。到了南宋,军队的基干已非禁军,而是由宣抚使、招讨使、制置使、都统制等大军区司令指挥的屯驻大兵。
屯驻大兵设置队一级的编制,却无都、营(指挥)两级编制,军和厢两级编制大致由将和军两级编制所取代。
南宋军一级编制实际上相当于北宋前期的厢,故洪迈上奏,主张“法祖宗之制,正三衙之名,改诸军为诸厢”。南宋仍保留了“三衙”的名目,但殿前司、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的军队只分别成为一支屯驻大兵,而其他的“屯驻大兵衙”已无权统辖。
为了说明屯驻大兵的编制,且以宋孝宗乾道时“镇江府驻扎御前诸军”为例。
镇江的大军共分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和水军七军。水军五千人,其余六军各七千人每军设统制一员,统领两员(水军只设统领一员)。水军分三将,其余六军各分五将,每将设正将、副将和准备将各一员。
南宋时,统制官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名目,统领官也有统领、同统领、副统领等名目,都是军一级的武将。统领或作为统制的副手,有些人数少的军甚至只设统领军一级的兵员并无固定编额,以刘光世部下十统制为例,王德有5731人,郦琼有5055人,王师晟有4890人,靳赛有5721人,王照有3128人,王志有4172人,乔仲福有7038人,张景有6946人,王世忠有4478人,李进彦有5152人,参差不齐。
正将、副将准备将是将一级的武将,统称将官,在将官之下又有训练官部将、队将、队官等名目将级的兵员也同样有多有少,人数多的将与人数少的军相比,兵员甚至还更多一些。
岳家军共分多少军,缺乏完整的记载,依现存资料统计,至少有十二军:背嵬军,前军,右军,中军,左军,后军,游奕军,踏白军,选锋军,胜捷军,破敌军,水军。
十万人的队伍如以十二军平均计算,则每军为八干余人。然而实际上各军人数不会相等,如背嵬军是岳飞的“亲军”,“背嵬军马战无俦”,作为最精锐的部队,光马军即有“八千余骑”,加上步军,应有一万几千人。
据绍兴九年(1139年)二月统计,岳家军共有二十二名统制,五名统领,二百五十二名将官。岳飞的部将经常有小的人事变动。
前面说过,绍兴五年(1135年)时,岳家军兵力由三万多人增至十万人,编额由十将增至三十将,则平均每将为三干多人。绍兴九年时(1139年),依每将设正将、副将、准备将各一名计算,则二百五十二名将官应为八十四将的编额,而每将平均减至一干多人。
在二十多名统制中,最重要的是王贵、张宪、徐庆、牛皋和董先五人。王贵、张宪和徐庆三人参加岳家军很早,是岳飞最信用的部将,认为他们“数立战效,深可倚办”。特别是王贵和张宪两人,一直是岳飞的副手。王贵任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张宪任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他们兼了后两个略有高低的头衔,可以代替岳飞主持军务,并指挥其他统制作战。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岳飞任枢密副使,罢兵权后,由王贵任鄂州大军都统制,张宪任副都统制。张宪很快与岳飞一起被害。宋高宗和秦桧对王贵也十分猜忌,命张俊的心腹庸将田师中取而代之,将王贵免职闲废。
牛皋和董先都有过投降伪齐的污点,“先好货,皋嗜酒”,然而都以“骁勇”著称。
岳家军的幕僚
以下再介绍一下岳家军的幕僚机构。
岳飞本人当过佃农,早年不可能学到高的文化知识。但是,他向来以文武全才的标准律己,渴求文化知识,最喜欢延揽文人当幕僚,并向他们虚心请教。
在宋代重文轻武的歪风恶习之下,凡担任武将幕职的士人,不论是干才或庸夫,都被别人嗤之以鼻,号称“从军”,至有“好士人岂肯从军”之说。
但是,一方面是抗金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岳飞本人的态度,很多“一时名人”还是不怕别人议论和讥笑,萃聚于岳飞的幕僚机构。岳飞军务丛聚,他的宣抚使司有许多往来公文,包括大量奏札,也必须由幕僚处理或者代笔。只有个别重要奏疏,才由自己动笔。在南宋,文武大臣主持的都督府、宣抚使司、招讨使司、制置使司等机构,其幕僚的名目和等级基本相同,人员的数目则或多或少。
文章分享结束,知乎岳飞和岳飞的冷知识100条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