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古代冷知识解说 中国古代历史冷知识
7192023-09-09
今天给各位分享火药分明是中国发明的,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热武器水平会落后于西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国古代兵器冷知识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
新朝的青铜卡尺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偶尔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坐长途火车,但是却因为没有提前购票而买了站票,这种时候往往就非常需要一件东西——折叠椅。折叠椅产生于中国古代,其本身形状和其他材质方面和现在相差无几,但有一点却是例外,如今我们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古代确实有钱人家的家居物品,并不是人人都有。
前些年的时候,考古学家在进行挖掘活动时,找到了距今2000多年前新朝的一把青铜卡尺,经研究发现:这把卡尺除了精度上的丝毫差距之外,其他的形状等方面几乎跟现在的游标卡尺没有任何区别。虽然如今的我们花一些钱就可以随便买到,但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诞生的青铜卡尺确实罕见,不得不令人惊叹。
春凳
看到了吧,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像一张床,但是又比床窄小多了吧。现在的人,都已经很少用这种春凳了。估计能见到这个东西的人,也很少了。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这个东西几乎是每家必用的产品。
因为古代的时候,屋里没有空调,天气一热的时候,到晚上人民就可以在户外乘凉了。但是,在外面乘凉的话,不可能长期站着了,毕竟站时间长了是会累的。
这时候若是有一个能躺的东西,不就能解决所有的事情了吗?
于是,比床小一点,容易搬进搬出的春凳就这样诞生了。
当然了这个东西也是可以两个人在上面一起休息的,至于能在上面干什么,你应该懂的。
那么它为什么又叫做是春凳呢?
因为春末的时候,天气就开始热了,天一热人民就想起它来,所以,就把它叫做春凳了当然了叫做春凳还有另一种意思,你懂的大家都是聪明人,就不用说的那么明确了吧。
肚兜
说起肚兜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用来遮掩人体之羞的肚兜。
但根据历史记载,肚兜出现在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也学者认为肚兜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是杨贵妃和安禄山掩盖他们的私情而发明出来的,显然这个说法有一定的漏洞。还有一种说法是肚兜起于汉朝时期,独身女子因为害怕被一些男子欺负,所以用布缠胸,再以带子系至背后,起保护作用。
肚兜的外形一般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一些心灵手巧的女子还会在肚兜上绣上一些精美的图案,比如鸳鸯、牡丹各种代表吉祥的图案。
虽然总是说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是我们古代祖先所发明的火药是黑火药,很近代应用于军事的黄火药(炸药)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把西方发明的黄火药和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混为一谈,其实是相当不科学的。实际上,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西方的黄火药也并非是在黑火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是完全由西方人发明的。
从化学本质来看,黄火药与黑火药是完全不同的配方。黄火药,也称炸药,其化学本质是三硝基甲苯,是一种化合物,是随着西方近代化学发展和进步所产生的发明。
而黑火药不过是一种混合物,采用“一硫二硝三木炭”的配方混合而成。因此,黄火药显然要比黑火药要先进很多,并且有本质的区别。
从化学性质上来看,作为化合物的黄火药比混合物的黑火药更加稳定,摩擦、装运甚至明火都不会轻易将其引爆,需要起爆药。黄火药不仅很稳定,爆炸的威力也更为巨大。而黑火药不同,撞击或是火星都能将其引燃。因此,将之应用于军事武器上,其实很不稳定。
因此,我国古代主要把黑火药应用于烟花爆竹,而不全面应用于军事,可不是古人傻或是热爱和平,实在是不好用。而自从发明了黄火药后,它便迅速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并完全取代古老的黑火药。
事实上,当年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也同样装备不少的火器。但是与普遍应用黄火药的英军近代化火器相比,实在差距甚远。这也是鸦片战争清军惨败的重要原因。
当大家了解到黑火药与黄火药的本质区别后,就会明白为何中国近代火器会远远落后于西方了。
本文作者:小贱贱
这个还是要强调一下,偃月刀是宋代之后才出现的武器,历史上的关羽使用的武器可能是长矛和环首刀。
所以所谓青龙偃月刀重82斤的说法肯定是不靠谱的……
至于黄忠和杨林的武器重量更是评书先生的脑洞,不能当真的。
但是古人真的能拿的起几百斤的武器吗?
答案是可以的。
比如明代的猛将——刘綎。“綎所用镔铁刀一百二十斤,马上轮转如飞,天下称“刘大刀”。”
▲刘綎画像
刘綎用的是一百二十斤的镔铁刀,还能骑在马上挥舞的轮转如飞,这应该是正史中可考的最重的兵器了。明代一斤合现在的596.82克,也即是说那时的一百二十斤合现在的七十二公斤左右。
▲上图为流传下来的一百六十斤的明代大刀
70~80KG的大刀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但实际上在古代并不少见,清代武举考试就有舞刀的项目,刀就分八十、一百、百二十斤。拿这么重的刀骑在马上,双手持刀,全靠两腿夹住马腹,重心没控制好就很容易从马上掉下来。所以在马上挥舞这么重的大刀,现在应该已经没人可以做到了,可见刘綎马上功夫确实非同一般。
▲天津群英武学社的成员舞动90kg的大刀
《乾隆大清会典则例》还记载:“三场马步射后,再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一百斤、一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试其技勇。弓必开满,刀必舞花,掇石必去地一尺。三项内能一二者为合式,全不及者亦不准入三场。”
《明史·姜名武传附王来聘传》也有记载:来聘,京师人。崇祯四年,中武会试。时帝锐意重武,举子运百斤大刀者止来聘及徐彦琦二人。可以明确看到这只是武举考试的项目。这种超重大刀其实也有存世的文物。
但也要说明的是,古人能拿得起这么重的武器,但不等于会拿这么重的武器去打仗。因为这些上百斤的大刀都是用来力量训练,而不是真的实战武器
实战武器除了杀伤力,还要考虑敏捷度。
上图为清晚期马到成功铭牛尾大刀,刃比较宽,刀尖厚重,适合猛烈劈砍,这把刀的刃长味67.85厘米,柄长为21厘米,净重为1048克,也不过一公斤而已。如果觉得这刃还不够宽,我们再看看刃更宽的刀。
上图为清晚期鸡冠头大刀,全长为97厘米,刃长为65厘米,重1.5千克。这把刀的造型与抗战时期的大刀非常相似。实际上重量也基本一致。
上图为明代金瓜锤,其实仅仅重一千克而已。如果说这只是个例的话,清代的《皇朝礼器图式》里,绿营双锤有着详细的制式尺寸重量的标准。根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本朝定制:绿营双锤,炼铁为之,左右双持,通长各一尺九寸,锤围各六寸,形如瓜棱,重各一斤三两。柄各长一尺三寸,围二寸五分,木质髹朱,系蓝緌。”其重量甚至比这把明代金瓜锤还轻。
不仅如此,戚继光也详细记载了他麾下部队的武器。其中腰刀长三尺重一斤十两;线枪长九尺重三斤;长枪长一丈二尺五寸重三斤;钩镰长八尺五寸重三斤;大棒长七尺重三斤八两;藤牌径过一尺五寸重五斤;狼筅长一丈三尺二寸五分重六斤。
总之,打仗不是拆迁,一公斤的刀已经能砍死人了,我非得举个五十公斤的刀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
先说中国部分:
首先自卖自夸一下,我们所制作和出版的《中国古代实战兵器图鉴》
书中收罗了叱咤于中国古代战场的诸多兵器,原创64幅高清绘图具现兵器之美、战技之威。全书共400余张线图、文物图、实照图,全彩印刷,力图构建完整的中国古代兵器体系!
如果想看科班一点和传统一点的
杨泓先生的《中国古兵器论丛》和周纬先生的《中国兵器史稿》是一定要看的。
外国部分就很多了: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和《图说西洋甲胄武器事典》[日]三浦权利都是很好的入门书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