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学常识必背考点2023(小升初文学常识必背考点)
12002023-08-24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花溪区小升初怎么划分区域,以及溪山嘉园为什么便宜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他是归正人,从金军统治区而来,不得朝廷信任!他很凶残,追敌千里,从万军中取叛徒首级!他有?十几房?姬妾?,钱多到?花不完?,让人眼红?!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冬?。
济南府境内,萧瑟的平原上,一个和尚正快马加鞭地赶路,金军大营近在咫尺,和尚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忽听身后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和尚回头,大惊失色。
只见冽冽寒风中,一名披坚执锐的少年纵马而来,杀气腾腾。少年追将上来,长枪一挥,便将和尚扫落马下,随后自己也翻身下马,一杆长枪抵住了和尚的喉间。
冷风呼啸而来,少年的战袍猎猎作响,他死死地盯着跪倒在地的和尚,目眦欲裂,他追了和尚已经一天一夜了。
和尚颤抖着求饶,痛哭流涕道:“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少年紧了紧手里的长枪,没有片刻犹豫,了结了和尚的性命,随后喃喃自语道:“若我真是青兕,便好了。”
少年目光沉沉,看一眼没有生气的和尚,随后,斩首,归营。
01将军,弃疾少年名叫辛弃疾,出生于济南历城,北方沦陷区。
辛弃疾出生这年,皇帝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岳飞班师回朝,十年心血毁于一旦,从此再未提起北伐。
两年后的除夕之夜,岳飞被皇帝赐死,满城白幡在寒风中呜咽作响,天地都在哀悼。这个戎马一生的男人,曾经是无数北方遗民的希望,如今,他被猜忌,被诬陷,最后死于非命。
北宋灭亡的时候,辛弃疾的家族因为族人众多,无法南渡,只能留在这片沦陷的国土上。祖父辛赞为了求得生存,在金国做了官。
然而,辛赞虽然身体臣服了,心却没有,他无时无刻不想拿起武器,与金人决一死战。他给孙子取名“弃疾”,或许是希望他能和霍去病一样,驱除外族,保卫疆土。
然而,年幼的辛弃疾没能明白祖父的良苦用心,他只知道,他的日子是快乐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7岁时,父亲辛文郁秘密训练的辛家军被金人发现,辛家军被一举屠尽,父亲虽中箭逃脱,最终还是毒发身亡。母亲日夜伤心,也撒手人寰。
这一年,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终是尝到了失去父母的苦,也读懂了祖父眼中的忧愁。
父亲去世后,祖父带着辛弃疾远赴亳州上任,一路上,祖父带着他看遍了祖国的山河,将复国的思想一点一滴地种在了辛弃疾的心里,从此,辛弃疾有了人生的目标。
13岁时,祖父带着他去登泰山,祖孙两人傍晚出发,迎着朝阳登上了山顶。少年爬上山顶时已是气喘吁吁,他看着一轮红日从云端跳出,金光洒满大地,天地都宁静了。
祖父站在一旁,问他:“你已经长大了,以后有什么打算?”
少年说:“我想读最好的书,练最好的武功,我知道接下来的路该往哪里走,必定会如您期许的那般。”
祖父深深地看了一眼少年,叹息道:“这条路太难了,你的父亲也有同样的梦想,只是他走得太早,我虽愿你一世安稳,但是,我更希望你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少年挺直了脊背,望着连绵的山脉,坚定地说:“驱除蛮族,光复旧都,将是我终身奋斗的目标。”
说完,他朝着祖父深深地拜了一拜。从此,少年褪去了青涩,眼中无比坚定,这誓言他会用一生达成。
这一年,少年拜别祖父,回到了家乡,开始读书练武。很快,辛弃疾凭借着斐然的文采,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受到官府的推荐,前去燕京参加科举。
这一年,辛弃疾15岁,他不愿入仕金国,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
18岁时,官府再一次举荐辛弃疾去燕京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同行的还有幼年时的好友党怀英。
科举结束后,两人一同策马回乡,党怀英问辛弃疾:“你说,这次我们两个都能金榜题名吗?”
辛弃疾笑了笑说:“以你的才华,定是金榜题名,高官厚禄,而我,四处漂泊才是我的人生。”
党怀英叹息道:“你若名落孙山,定是故意为之,你不愿做金国的官,自然不会好好考试。只是,如今的形式,不是你我能够左右的,安稳度日不是更好?”
辛弃疾笑道:“国土沦陷,吾辈男儿岂能袖手旁观。”说罢,调转马头,策马而去。
党怀英打马追去,大声喊道:“幼安,你这是要往何处去?”
辛弃疾回道:“南边!”
两个少年一路策马奔腾,来到泰山脚下时已是第二日清晨,辛弃疾不禁想起祖父带他登上泰山的那一天,他立下的誓言。
两人拾级而上,畅谈着人生理想。
党怀英踌躇着问辛弃疾道:“你想去南方,是不是想要去战场?”
辛弃疾笑着反问道:“靖康之耻,我不能忘记,如今我风华正茂,徒有一身武力,不去上阵杀敌,怎可苟且偷生?”
党怀英急急地说道:“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我还是那句话,这并非你我之过,以你一人的力量,不过是徒劳,万不可去送死啊!”
辛弃疾沉默了会,指着远处的缓缓升起的太阳说道:“你看,这天下不管是谁的天下,太阳照常会升起。这看似平静的大地,早已是人间烈狱,阳光之下的百姓,被欺压,被侮辱。如果我不去反抗,不去牺牲,总有一天,侵略者的屠刀一样会落到我们的头上。”
说罢,辛弃疾拍了拍党怀英的肩膀,说道:“你我就在这里分别吧,你金榜题名,我上阵杀敌,来日相见,还是好兄弟。”
少年心思懵懂,他何尝不想风花雪月,安稳度日。可是,自他年幼起,祖父的期盼,父母的死亡,百姓的挣扎,他都看在眼里,他的血液被熊熊燃烧,他誓要夺回中原大地。
怀英,你曾经陪我走过无边孤寂的岁月,陪我读书,伴我长大,如今,我要去履行我的使命,也愿你得偿所愿。今日就此别过,从此山高水长,有缘再会!
在南边的日子里,辛弃疾日日练武,从未荒废一天,他想,上阵杀敌的日子不会太远了。两年后,祖父去世了,辛弃疾悲痛万分,然而,更令他心痛的是,祖国的山河再一次被金兵践踏。
公元1161年的秋天,一片肃杀之下,金军的铁骑又在滚滚尘土中肆虐而来。祖父去世,孑然一身,少年毅然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队伍,与金兵厮杀。
辛弃疾带着武装队伍一路追着金兵打,所向披靡,一路打到了南宋边境。就在他们整装休息的时候,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劝说辛弃疾道:“现在我们虽然无往不胜,但是规模太小了,如果遭遇金兵重兵围剿,插翅难逃,不如投靠规模更大的起义军,更能实现杀敌报国的理想。”
辛弃疾听取了义端的建议,带着2000兄弟,归顺了南宋边境的起义军首领耿京。
投诚那一日,少年纵马而来,眉星剑目掩不住英雄气概,他翻身下马,颔首抱拳,:“在下历城辛弃疾,率2000弟兄前来投诚,望能与将军一起收复山河!”
耿京不觉惊叹,好一个英雄少年!耿京将他任命为掌书记,跟随左右,保管帅印。然而,好兄弟义端却觊觎帅印良久,趁辛弃疾不备,将其盗走。
耿京发现后勃然大怒,决意要将辛弃疾就地处死。少年心中凛冽,颔首道:“三日内我必擒贼归营,若追不回帅印,我以死谢罪!”
说罢,少年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第三日,少年斩首归报,从此,成了杀伐果决的勇士,更得耿京信赖。
随着军队与金兵不断交战,起义军开始不敌训练有素的金军,开始节节败退,被打得四散溃逃。
为了保住起义军,辛弃疾建议耿京道:“事已至此,当务之急是派人与朝廷谈判,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样才能扩大规模,与金兵抗衡。”
耿京沉默了一会,厉声问道:“谁愿意走这一趟,为弟兄们谋条出路?”
众人明白,此去路远,沿途凶险万分,一去说不定就没命回来了,于是都沉默不语,辛弃疾见状,起身拱手道:“我愿为兄弟们走这一趟!”
耿京拍案而起,大喝一声:“好!给你一千精兵,速去速回!”
辛弃疾回道:“五十足矣!”
公元1162年,辛弃疾奉命南下,面见宋高宗赵构。
寂静的大殿上,宋高宗高坐在龙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跪倒在地的少年,少年的脸庞有些粗糙,神色坚毅,身上的铠甲泛着阵阵寒光,一片杀气翻腾。
不多久,宋高宗缓缓开口道:“来者何人?”
少年抬起头,看着眼前的皇帝,面容和蔼,脸色苍白,毫无威胁,高声回道:“在下辛弃疾,奉耿京将军之命,带二十万起义军前来归顺,望能为大宋驱逐异族,收复山河!”
孱弱的皇帝听闻少年的来意,脸上露出久违的欣喜,大手一挥道:“好!即刻封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总管北方起义军。”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辛弃疾握着诏书,风驰电掣般地出了皇宫。他穿城而过,与属下会和后,一路向北而去,他要将这个好消息尽快告诉将军。
十二天后,一行人驾马来到黄河岸边,辛弃疾下令安营扎寨,休息一晚后再加速回程。这一夜,少年点起了篝火,与弟兄们醉酒庆祝,以天为被,地为席,这是他难有的潇洒快意。
喧嚣过后,荒野寂静,四下无人,少年朦胧睡去,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来人带来了一个悲愤的消息,耿京被杀了!
军中又出了叛徒,以张安国为首的叛军为了不再刀口舔血,为了唾手可得的荣华,他们杀了大哥耿京,以此作为投诚金国的战利品。
听闻消息,少年悲痛万分,他握紧手中长枪,纵身上马,下属连忙扯住缰绳,问道:“将军这是要往何处去?”
少年居高临下,目眦欲裂:“我去擒张安国,叛贼必须死!”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少年拍马狂奔,向着金军大营方向而去。下属见状,稍作犹豫,随即拍马赶上。
此时的金军大营,张安国正带着兄弟们彻夜狂欢,正当他还在想象着日后的荣华富贵时。辛弃疾已经千里奔袭而来,杀气腾腾地出现在了自己面前。
辛弃疾一个刀手将张安国打晕,随即将他五花大绑,随后又突破重围,奔袭而去,当金兵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已不见辛弃疾的踪影。
五十义军,孤身敌境八百里,从五万敌人手中活捉叛徒,一战封神!
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狡兔。
束马衔枚,间关西走淮,至通昼夜不粒食。
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
辛弃疾一战成名,震动朝堂,更兼他带着数万兄弟归顺南宋,名重一时。当辛弃疾重新站在宋高宗面前时,天子龙颜大悦,怒赞道:“真乃英雄少年!”
皇帝很欣赏他,问他:“辛弃疾,你可愿为我大宋朝廷效力?”
辛弃疾望向身后的兄弟,想起对耿京的承诺。他们是北方遗民,无数次想要南归,或许是被金人压迫活不下去,或许是想去见一见南方的亲人,亦或许仅凭着满腔热血,战场杀敌。
可此刻,他们都在安静地等待着自己的命运,等待着统帅的命令。
随即,辛弃疾缓缓下跪,高声回答道:“臣愿意!”
这一年,辛弃疾23岁,他总觉得漫山遍野,旌旗在望,他厉兵秣马,准备随时出征。但是,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个伤神的玩笑。
宋高宗将他任命为江阴签判,即刻上任,这并不是辛弃疾想要的。
都说时势造英雄,可辛弃疾出生在一个英雄没落的时代。帝王孱弱,朝廷虚伪,对于这位热血少年,他们的反应是冷淡的。
辛弃疾是一把锋利的剑,可这剑无人敢用!
02南归,幼安入朝为官不久,辛弃疾总能感觉到来自同僚的排挤,鄙视。那是他第一次知道,像他这样归顺朝廷的北方遗民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归正人”。
一群迂腐酸臭的文人日日批判他们,既没有勇气对抗金人,也没有受过好的文化教育,极其低劣,人言可畏,于是,朝廷只得给“归正人”安排一些闲差。
呵!这就是他的国家,曾经抛弃他们,让他们失去家园,如今又厌弃他们,处处提防。
呵!这满朝权贵,无视国仇家恨,夜夜笙歌,纸醉金迷,却鄙视着被他们弃如敝履的同胞,何其讽刺!
可辛弃疾不在乎,当他带着《美芹十论》、《九议》再次跪倒在大殿上,疾呼着战争的必要性时,高位上的皇帝退怯了,他不确定,没有了岳飞的大宋,还有赢得可能吗?
望着跪倒在地的辛弃疾,皇帝缓缓开口:“列位爱卿可有支持出战的?”
列位臣工,伫立在两侧,沉默不言,犹如石像,没有感情,没有温度。那一刻,辛弃疾终于明白了岳飞的孤独,他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孤寂的场景。
主战派不敢说话,只剩下主和派怯懦地叫嚣,这一切都与辛弃疾格格不入,皇帝说:“你还需要磨练,先去地方上历练一番吧!”
公元1169年,30岁,任建康通判。
公元1170年,31岁,任临安司农寺主簿。
公元1171年,32岁,任滁州知府。
公元1176年,37岁,任江西刑法提点。
公元1177年,38岁,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
辛弃疾不断被派往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不能战场杀敌,被用来镇压暴动,这或许是朝廷对主战派最好的利用。
没多久,湖南再次发生暴动,土豪劣绅组建民兵团,到处欺压百姓,鱼肉乡里。大殿之上,皇帝厉声问道:“此次暴动,谁愿前去镇压。”
列位大臣互相看了一眼,随后归于静默,只有一人缓缓上前,回道:“可派辛弃疾前往。”
于是,辛弃疾火速前往湖南,为平息盗寇,他向朝廷申请,创立一支军队,于是,飞虎军诞生了!
他为军队安营扎寨,购买兵器,日夜操练,仅用三个月就平息了叛乱,而这支军队“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但是,一个天天叫嚣着要打仗的归正人,手握兵权,必定会被皇帝忌惮。
南归十余年,皇帝轻视,同僚排挤,百姓厌恶,辛弃疾的人生进入了极度压抑的时刻。
他登上郁孤台,当年,金兵入江西,隆裕太后仓皇奔入赣州,百姓逃往,多少人泪洒清江水。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如今,望着这滚滚江水,只是听闻这鹧鸪声声,壮志难酬的愁苦,让他只能以词为剑,慷慨悲歌。
这首《菩萨蛮》曾有人评价说:“菩萨蛮如此大声镗鞳,未曾有也。”菩萨蛮是词牌中的小令,常是灵巧轻柔的抒情小调。可到了辛弃疾手上,却变得沉痛激昂。
公元1177年春天,辛弃疾又从京西路转运判官改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这一年冬天,他又被改任为江西隆兴安抚使。到了第二年春天,刚上任三个月的辛弃疾再次受诏入京。
不知不觉,辛弃疾已经39岁了,他再次被派往了杭州,16年来,东遣西调,他仍未实现驰骋沙场的愿望。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宦途失意,难得安宁,而战事未休,国仇未报,自己已是白头,只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40岁,不惑之年的辛弃疾,此时却充满了疑惑。为何收复失地明明是好事,但是帝王朝臣无人敢应,大宋王朝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03闲居,稼轩公元1181年,40岁的辛弃疾遭人构陷,被扣上了“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的莫须有罪名,皇帝将他罢官。
辛弃疾没有辩驳,甘之如饴。不是说我贪污,我就花给你们看!
他回到江西上饶,在带湖边修建了一座奢靡的庄园,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竹林郁郁葱葱,荷池稻田相映成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是他的家,是他的人间仙境!他将庄园命名为“稼轩”,也以此做了自己的号。
庄园很大,其纵千有二百三十尺,其横八百有三十尺,房屋有一百多间,更有池塘稻田,可谓是豪华私人庄园。
既筑室百楹,财占地十四。乃荒左偏以立圃,稻田泱泱,居然衍十弓。东罔西阜,北墅南麓,以青径款竹靡,锦路行海棠。集山有楼,婆娑有堂,信步有亭,涤砚有渚。
好友朱熹前来拜访,见到如此豪华的庄园,都不禁感叹:“艳羡不已,耳目所未曾睹。”
辛弃疾见状,无不得意地炫耀道:“青山屋上,古木千章;白水田头,新荷十顷。”
不是说我好色,那我便多纳几房姬妾。
田田、钱钱、整整、香香、卿卿、飞卿、粉卿,都是他的红颜知己,他爱她们文采斐然,爱她们能歌善舞,更爱她们善解人意。
娇痴却妒香香睡,唤起醒松说梦些。
有时醉里唤卿卿,却被旁人笑问。
人都说风流才子,辛弃疾从来没有掩盖其好色的本质,虽然家里美妾环绕,但也从来不妨碍他纵情风月。
一次,好友前来拜访,辛弃疾自然要带他潇洒一把。待到酒菜上桌,辛弃疾见平日里的红颜知己一个不见,打听之下才知,这几个姑娘已被下属喊走。
一时间,妒火中烧,从此再未给这个下属好脸色。
他可以在秦楼楚馆潇洒肆意,也爱在各种场合来一场偶遇。元宵之夜,花灯挂满了长街,一个姑娘巧笑倩兮,一下子就撞进了辛弃疾的心里,他追着姑娘而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众人笑他色胆包天,他自嘲地说:“自笑好山如好色。”
不是说我杀人如麻,那金兵押境,与我一介布衣又有何干!他沉迷于悠闲淡然的生活,他的诗也从抑郁不得志,变成了生活小事,灵动轻快,妩媚动人。
他整日与三五好友出门游玩,见到青山妩媚,他也不禁有些自恋。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没事时,他便去村里散步,感叹这偏僻的郊野农村,没有战争的侵扰,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他号称千杯不醉,昨日却醉倒在松树旁,突然树枝一动,还以为它是想来扶自己,连忙用手一推说:“去!”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此时的辛弃疾,是不是憨憨?的?可爱?。曾经仗剑的手,如今提起笔来,亦能成大家风范。
虽然南宋朝廷容不下他,但他从未忘记北伐大业。每年,他都会向皇上上书,请求主战,然而每次得到的都是主和派的弹劾。
罪名都是同一个:“好色贪财,淫刑聚敛”。满屋的小妾,稼轩庄园,都是罪证!
辛弃疾笑了,也颇有几分无奈,他总是自嘲地说:“说我是,我便是吧!”
他似乎有些认命,又似乎在做最后的挣扎。
公元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相约在瓢泉见面,二人在瓢泉住了十天。期间,两人瓢泉同酌,鹅湖同游,他们共同畅谈北伐的理想,坚定着收复中原的信念,彼此鼓励。
十日后,陈亮与辛弃疾告别,离别时,陈亮劝说辛弃疾不要放弃理想。陈亮走后,辛弃疾难舍离别之情。夜晚他拿出曾经陪伴了许久的剑,在灯下不断擦拭,他想北伐不能再等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第二日清晨,他策马追赶陈亮,如同当年,他策马南归,追赶理想一般。然而,终是因为雪深泥滑,不能前进,最终,他将写下的诗寄给了陈亮,亦是给了年少时的自己。
这就是辛弃疾,虽然他对皇权失望,对官场失望,然而,无论现实多么不堪,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国家九死而不悔。
公元1203年6月,64岁的辛弃疾再次被朝廷起用,随之而来的,还有北伐的诏令。
等待了半生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
他招兵买马,研究战术,但还是引起了朝臣的眼红,他的所有作战计划都被皇帝否决,再次遭到了罢官。
归家途中,他悲愤至极!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7岁,朝廷贸然北伐,辛弃疾四处奔走,想要阻止,再次遭到皇帝斥责。然而结果却如辛弃疾所料,宋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边境狼烟四起,金国骑兵凶猛,无人能挡。
坐在高位上的皇帝大声诘问:“还有谁能出战?”
终于,有一人壮着胆子回答道:“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求而不得的梦想,他终于有机会了。但是,此刻,他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早已积郁成疾,重病在床,他甚至都不能再走入战场。
一个月后,病榻上的辛弃疾为大宋王朝发出最后的呐喊:“杀贼!杀贼!杀贼!”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04最后终究,他没当上将军,没能驰骋沙场,没能护国安邦,没完成祖父的期盼,没报父母的仇。他想了一生,却遗憾了一生。
公元1207年秋天,辛弃疾溘然长逝,终年68岁。
辛弃疾看过被金人无情摧残的百姓,看过战场上尸横遍野,面目的疮痍是一幅幅人间惨剧,可惜高坐龙椅的皇帝看不见,位极人臣的主和派们看不见。
辛弃疾就这样带着无尽的悲愤走了,他的文学却如一座不老的青山,屹立至今,豪迈妩媚。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若有来生,我希望他可以驰骋于南宋的疆场,成为一名勇猛的将军,仗剑骑马,手起刀落间,圆了他一生的英雄梦。
宋贞汉之《山竹》
翠润云山碧,寒枝倒映池。
劲根钻土浅,瘦骨恨冬迟。
见证千秋韵,成全万古诗。
洁身思避世,落寞有谁知?元稹《山竹枝》
深院虎溪竹,远公身自栽。
多惭折君节,扶我出山来。
贵宅安危步,难将混俗材。
还投辋川水,从作老龙回。
新春身不到家园,东崦西村役梦魂。
一夜四出雷雨起,满林无数长龙孙。
——陆游庾岭东边吏隐州,溪山竹树亦清幽。
——《方舆胜览》
蜀魂飞绕百鸟臣,夜半一声山竹裂。
(注明‖山与正形制的问题我从不做考虑。不管是汉服还是汉元素都是个人喜好)
[简单说明一下汉服运动发展史。
]
『』『『『』』【本文转自其他网页】
————
汉服,汉族的民族服饰。这是底线。
汉服复兴运动,不忘初心。但是,我们很多人,是不知道初心是什么,以至于现在大家都在衣服上,关注的太多了。
甚至于现在的很多争议问题,感觉也有汉服运动留下的痕迹。
汉服运动,汉服是切入点,当时掌握了理论上话语权和主导汉服运动的,他们的主要关注点是衣服背后的意义和“汉文化”,又或是民族,而并没有单单在一件衣服上面。
接下来讲一下汉服运动的历史吧。主要参考于月曜辛《汉服》,齐鲁风《汉服复兴运动与展望》等。
首先第一点,汉服运动,不是一场衣服复兴运动,汉服运动与汉服是不同的概念。
汉服运动,是一场民族意识觉醒的运动。
我想大多数人都知道汉服运动是03年王乐天走上大街上开始,但是,真正的运动起点,要更早一些。
王乐天前辈
“时间回到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按照APEC的习惯,会议结束后,各国家地区领导人合影时要穿东道主的民族服装,当时我们国家采用的是“唐装”。我们都知道“唐装”不是唐代服装,但对当时的社会来说,很多人误认为它就是唐代服装。所以,这一做法,干扰了很多人的认知,也导致了学术界的反弹,当时一些大型平面媒体上开始讨论什么服装可以代表中国文化,并涉及由满族马褂改造出来的唐装其实不能代表中国。这一舆论就是酝酿汉服复兴运动开始的前夜。
“汉族的民族服饰到底是什么?”
这个事情,以及最后的疑问,相信大家了解过的也都是知道的。我们发出来“汉民族的服饰到底是什么”的疑问,时间再往前推,时间回到2001年之前的几件事。
第一:在汉服复兴运动开始之前,已经形成了汉民族主义或者说兴汉的思潮,这一思潮的萌芽应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左右,当时还没有提出汉服这一概念。我告诉大家两个人物,一个是旅日华人南乡子,一个是旅欧华人赵丰年,他们属于兴汉研究比较早的人物。在民族主义学说的研究和阐述方面,南乡子的贡献更大一些,并对后来汉网的历史观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第二:牵涉到我们汉服复兴运动的起源,这里我要提到三个民族网站,其一是2000年左右建立的蒙古家园网;其二是满网,其三是稍后形成的僚人家园。这三个网站造就了汉服界早期成批的汉民族主义者。几百年来,清军入关给我们整个华夏民族甚至东亚的儒家文化圈这样一个文明体系造成的伤害,造成民族自尊的创伤,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特别是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已经成为过去,很多知识分子也不以为然。也就是说,在历史上对我们华夏民族造成非常大的破坏,并改写东亚文明史的一件重要事情,大明亡满清殖民中国,大家对它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乃至麻木的。
恰恰是这三个网站唤醒了一批人的民族意识。当时有一批网友搜索我们民族的一些史料和中国国内民族相关问题论文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三个网站,大家发现这三个网站上充斥着很多匪夷所思的文章,比如说呢,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中一直学到的,岳飞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但他们那里会出现岳飞阻碍民族团结,文天祥阻碍中国统一的,还有明朝是回族人的建立的王朝,汉朝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殖民政权等等,一堆跟我们传统上所认知的历史观完全相反的论文。正是这一批匪夷所思的文章造就了一批早期的汉民族主义者。他们警觉到,汉族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的历史观,要构铸起在历史观领域站在本民族角度上的叙事方式或者说历史书写立场。慢慢的,这些人汇聚在一起,构成了早期的汉民族主义群体。说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与现在汉服圈一些朋友的认知相反,很多人认为汉服复兴运动是大汉民族主义导致的,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它恰恰是被几个比较极端的少数民族网站刺激之下,已经麻木了几百年的汉民族重新又记起了几百年前满清入关那一次沉重的心灵创伤。我还能想起来,之后的几年,我经常登录那几个少数民族网站,也与那些网站上的精英人物有过交流。我说,我登录你们这些网站其实不是为了反对你们,只是对你们的想法感到好奇。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你们不好好研究自己的民族文化,一天到晚的证明岳飞不是中国民族英雄,搞这些有什么意义吗?挖空心思的扭曲汉族历史,却没有几个人研究自己的民族语言,你们这是在振兴自己的文化?所以我告诫他们一句话,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十几亿人,仍旧有文化危机感,尚且担心本族的文化失传,而你们作为少数群体,却在搞这些没意义的东西,几年之后我们高下自分。
提及这段历史,是为了告诉大家,我们这个领域始终存在一批强烈排斥满清遗老遗少的人,正是拜那几个极端网站所赐。
现在谈及剃发易服还有多少人知道?
相信这段历史,知道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段历史,我们开始觉醒,开始思考自己的民族。
民族主义本身就没有什么过错,身为一个汉族人连自己的民族英雄都不去维护,不觉有愧么。
现在我我们又有多少人,谈自己的民族还要避之不及,生怕被扣上大汉族主义的帽子。
这段历史,我们很多人是没有经历过的,我们没有看到他们是怎么攻击我们的民族,当提起汉族族怎样怎样之时,我们就变成了狭隘民族主义,是不是可笑了点。
汉服复兴的第二个时期,从2001年到2003年,是真正进入汉服复兴运动的阶段,第一个时期是一种舆论准备,第二个时期汉服概念才真正确立下来。
这三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首先是我刚才讲过的APEC会议引发的中国传统服装争论这样一个热潮;
其次,就是美化满清的辫子戏充斥着所有的主流媒体,你打开电视随便找一个频道,到处都是辫子,实在太多太多了。那个辫子横飞的年代,引起了很多人的方案,稍具备一点文史修养的人都很明白满清在历史上到底干了什么事情,结果这么一个黑暗的时期忽然成了太平盛世,能与汉唐并列。
这一引起舆论反感的事情,为汉服复兴思潮的形成提供了源动力。所以说汉服复兴运动这一思潮,从它的发源起一直到现在,至少是一种文化概念上的排满,把满清这二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给我们民族留下来的负面烙印,即反文明的观念,奴化百姓的观念,排斥出去。再次,追溯汉服复兴的网络平台,不得不提到大汉民族论坛,这是目前很多同袍不知道的。经过一年的媒体争论和网络上的知识积累,具备了汉服意识的人开始慢慢在BBS上聚集在一起,大汉民族论坛由此产生。大汉民族论坛建立于2002年7月份,那时相距APEC会议已经有了近一年的时间。这个论坛是第一个旗帜鲜明的宣传汉民族主义以及汉服的网络论坛,上面设立了第一个汉服专题的板块。至今,我们一些早期致力于汉服研究、汉服复兴的同袍对这个论坛念念不忘。大汉民族论坛的创立者,网名大周,又名大齐皇帝,如果说汉服复兴运动需要找一个发动者的话,这个人就是大周。
96年江苏电视台上的讲座,和APEC引发的舆论,只能算一种准备,我们这个领域总归有一个渊源,它就是大汉民族论坛。
这个论坛后期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譬如里面哈日的很多,在早期的提倡汉服的同道里面相当一部分人非常崇尚日本,反日的国人又特别多,立场的不同引发了各种矛盾。之后,原本聚集在大汉民族论坛的汉知会在2003年元旦创立了网站,后来演变为汉服复兴早期极为重要的汉网,很多年的时间内,汉网起到了全国性平台的作用。汉网在开坛的时候大汉民族论坛还没有倒闭,汉服运动的网络平台,从大汉民族论坛向汉网的过渡体现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大汉民族论坛它的名字听起来好像比较民族主义,但实际上它的学术性比较强。早期这个论坛上聚集了一批非常有学术能力的人,而汉网,实际上才是真正构铸了第一个全国性的汉服网络平台。
这里我要提到几个早期从事于汉服复原和汉服复兴研究的同袍,一个是在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的信而好古先生,另一位是目前在孟母学堂任教的笑非兄,实名吴飞,他们都长于礼学,对儒家礼制、服章制度有深入的研究,另外还有在济南大学任教的赵宗来先生。另外一位从事汉服复原研究的同袍是青松白雪??
汉服复兴当年的舆论环境,简直差到极致,我就给大家这么说吧,你跟同学只要提到汉服这个事物,对你态度好一点点的,他会说你是封建余孽,对你态度不好的呢,他认为你就在**,或者在破坏民族团结。这个论调非常奇葩,汉人穿自己的民族服装就成了破坏民族团结。汉服,从一个非常敏感的事物,到一件平常的衣服,这十来年,走过了太多的坎坷。因为数百年的中断,知道汉服的人太少了,在现代的都市中,忽然提及汉服,你简直就是一个怪物,如恐龙复活一般令人诧异。
跟现在比起来,当时的艰难程度不是一星半点,在前期的汉服复兴队伍之中,付出的艰辛,你们难以想象。大家为了弄明白一个问题,可以通宵不睡,不同城市的人用语音聊天到深夜,只为了研究明白礼书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到底指衣服的什么部位。我们共同打开《春秋左传》,你在上海我在山东,我们会为一个看似平常的发现,惊喜不已,因为我们找到了自己价价值观的历史依据,就知道明天如何更好的应对那些反对者。那真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是一个我们甘心情愿为了这场文化复兴运动,为了民族的自新献出自己青春的时代。那个时代的很多人,愿意燃烧自己的青春换取民族以后的光明。很多人有这样一种信念,顶多我们这一代的人青春没有了,我们愿意选择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这样一件前无古人的事,那么,以后的人再去接着做,就会简单的多。大家看,十几年过去了,你们现在再宣扬汉服这个概念就很简单。但在那个时期,做这些事情太难了,为了宣传汉服,往往四五个人,跑到天涯这种大论坛上,一个人注册了一大堆马甲,其实就是四五个人商量好了不断顶帖,将其炒作成为热点,以提高汉服概念的知名度。2003年汉服时间轴:
2003年7月21日,澳大利亚华裔青年“青松白雪”(王育良)上传自制汉服照。
2003年11月22日,“壮志凌云”(王乐天)身穿汉服上街,成为第一个被报道身穿汉服公开走上街头的人。
2003年12月22日,“信而好古”(李宗伟)在山东束发着汉服为学生上课,并且他是当代第一个自制深衣,穿深衣出门,束发着汉服的人,也是第一个着汉服为学生讲课的人。
虽然我们都知道03年汉服运动,但之前的我们也要去了解。
虽然我们都知道03年汉服运动,但之前的我们也要去了解。
时间往前走,从2004年到2007年,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是汉服复兴的两大主要流派,汉网和天汉都构成了自己的学说体系。成立于2004年的天汉民族文化论坛,是当时汉服圈的第二大网站,相比于汉网的锐意进取,它显得温文尔雅,谦谦君子。如果我们把大汉民族论坛称为汉服界鼻祖的话,那么,汉网和天汉就代表了汉服复兴运动的两个方向。其中,以汉网为根据地的人非常多,以天汉为活动平台的人相对少一些。
汉网深刻的揭露了明清鼎革对华夏文明和民族命运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民族回忆并反思那段苦难史,所以它高举民族主义,唤醒了很多人沉睡在心底的热忱,对民族的赤诚之爱。而天汉认为汉民族的文教声乐皆起源于周,以周为正朔,所以高举周礼的旗帜。这种分化源于于对汉服复兴的不同认识,以民族主义为本的一部分人,认为我们恢复汉服的最根本宗旨,是重新改造民族精神,让国人得以自新,所以主张脱离了民族主义就不是真正的汉服复兴。而天汉认为我们推广汉服是为了重振我们的华夏礼乐文明,天汉大多数核心成员虽然也会承认自己是温和的民族主义者,但至少在对外并没有以民族主义者自称。在那一个对汉服充满不利言论的时代,有这样一群温和者,也保证了我们整个汉服群体发展的安全。
这里提一点非常有意思的往事,正是因为当时两个以汉服为主题而又定位截然不同的论坛,所以形成汉服群体的城市,往往都会因为彼此认同不同而出现两个团体。比如北京有汉网社团,天汉社团,上海也有汉网社团,后来,好景不长,汉网的北京社团和天汉的北京社团在07年前后,逐渐瓦解,07年以前在北京的汉网社团和天汉社团虽然互相不融合,但关系并不紧张,有的人也两边都参加的,但是人数一般在几十人、十几人。第三阶段的代表人物
汉服复兴史上有一位标杆性的人物,网名天风环佩(又名溪山琴况),生前任天汉民族文化网管理员,
也是汉服吧的创业吧主。天风兄的实名叫做汪洪波,安徽宿州人,在汉服复兴初期撰写了大量文化复兴理念的文章以及传统礼仪节日复兴方案。2004年第一个集中讨论汉服的网络社区大汉民族论坛被站长大周一怒之下关闭了之后,很多网友只能去汉网,天风早期也在汉网阐发自己的理念。2004年的时候他去了天汉,后来他也成名在天汉,虽然在他去世的时候他还没有那么出名,但目前他已经成为了汉服复兴历史上的里程碑。这个似乎为汉服而生,为汉服而死的人,短暂的一生,都写在了他的名字中,如同天上吹来的清风,玉声琳琅,又如琴乐的大音希声,倏然而逝。2004年早期汉网的核心成员,天津的天涯在小楼一个人穿着一件白色的汉服去参加那里孔庙的祭祀仪式。白衣胜雪,不染纤尘,在那群穿着清代服装的人中,一身洁白的汉服,显得格外孤独而又靓丽,如风雪中绽放的梅花一样,写照了那个时代汉服的处境。她写的后记,《一个人的祭礼》,感动了很多很多人。一个五千年历史的民族,一个自称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古老国度,它的尊严,竟要一个女子撑起,好多人正是读到了这篇文章加入了汉服复兴的队伍。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铭记的事情。
当时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时代,是一个悲情宣泄的时代。我们在做着前无古人的事业,给予我们精神动力的,是三百多年前的那场浩劫。给予我们民族内心的那种创伤,那种痛苦,其实是整个民族的痛苦,在大多数人都处于无知麻木状态的时期,这种痛苦只能由极少数人承担,替整个民族完成它的宣泄过程。这是一个悲情宣泄的时代,当这种悲情宣泄的时代过去的时候,大家的内心才重新恢复了平静。我们就像一百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那群新青年一样,重新接过历史上的接力棒,振兴文化,一百年前他们在破,一百年后我们在立。我们把他们破的东西重新立起来,他们破自己认为的遗毒,而我们立起来自己认同的正统的汉文化标杆。现在很多汉服同袍做成人礼、做婚礼都可以找到可供参考的资料,这些资料是谁整理的呢?刚才提到的我们山东的笑非兄,还有安徽的天风兄,在那个时代,经常每天熬到深夜,凌晨两三点钟还在为整理这些资料操劳,自己多少年都不工作,把青春燃烧在汉服事业上。那时,整理资料非常难,很多书不容易找到,大家把从各处找来的资料汇集起来对比,才弄能明白一些基本的礼制问题。为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学术问题,大家可以研讨到彻夜不眠。有的同袍讨论了几年都没见过面,相距天涯,心思却近在咫尺,为了共同的理想,燃烧了自己最容易成就个人事业和生活的年华。为了民族的共同事业,很多同袍成就个人事业的最佳时机都错过了,为了做考据、学术研究穷到身无分文,以至于连出门参加活动都需要让人赞助公交车费。这一时期,除了以民族主义为本的汉网,以周礼为本的天汉外,儒学复兴,明显形成思潮。儒生开始组成了自己的团体,2004年一个非常上规模的汉服活动是儒生为主导搞的,那是非常早的集体活动。此外,这里要提到一个人,舒乙,现代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儿子,北京作家协会的成员,2004年北京作协召开会议的时候,自己穿了一件直裾。舒乙先生是满族人,也是早期的汉服提倡者,我跟他没有过交流,没办法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后来与几个参加汉服复兴的满族人交流过,大概知道了他们的想法,他们视汉服为中国的大国文化代表,中国要在国际上有尊严,汉服还是要提倡的,如同汉语代表中国一样,跟民族无关。
中国有句俗话,“万事开头难”,汉服运动,是必定要经历艰难期的。在汉服运动中,也是必定要经历各种不开心的事的。请在你的手心写出“毅力”两个字,如果明白,请握紧双拳。如果不明白,放手吧,不怪你。
又及,汉服运动已近十年,而不是一两年,“扼杀在摇篮里”已不可能做到。曾经有位同袍做出一个比喻,汉服运动就像众人推一辆抛锚的车,一开始没有经验,从各个方向使力的都有,帮倒忙的也有,但总归这辆车还是摇摇晃晃的被推着走了。然后大家开始对它进行修理,七手八脚,但总算还是修理好了。然后它重新上路,可能会再次抛锚,可能走着走着会遇见塌方,但只要还有人愿意推动和修理,愿意为它铲除前方困难,它就再也不会停下来。
。这三年的时间轴:2004年
2004年4月,“天涯在小楼”(方哲萱)做了一期《汉服会兴起吗》的专题节目,在天津电台播出。
2004年8月22日,“轩辕慕雪”穿汉服参加黑龙江省第二届武术传统项目比赛,为汉服进入大众视野寻求了一个新的通道。
2004年10月5日,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河南、黑龙江、河北的汉网网友共33人,在北京首次举行了全国范围内网友参加的、着汉服祭祀明朝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的活动。
2004年11月12日,“天涯在小楼”着***身参加祀孔大典,并撰写《一个人的祭礼》,影响颇广。2004年12月7日大雪,“寒门仕族”和“晨澍”夫妇共三人将篡改“汉服”成“寿衣”一词的某电子公司告上法庭,为汉服诉讼第一案。
2005年
2005年2月8日,深圳汉流莲一家迎接新年的到来,为着汉服迎新年第一人
2005年3月13日,汉服同袍“ufe”与“华夏复兴论坛”的儒生一共七人在济南举行了释菜礼,为儒学实践派的首次礼仪活动。
2005年4月17日,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儒生在山东曲阜孔庙,首次践行明代释奠礼,也是第一次统一着装的祭礼。
2005年10月1日至10月7日,首届汉网汉服知识竞赛暨十一北京聚会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40多位汉网网友,参加了这次活动。
2006年
2006年1月8日,上海松江夏完淳墓汉服祭礼,首次身着“祭服”,行“古礼”,祭祀先烈。
2006年2月19日,苑夫人在安徽合肥公开宣传汉服,是首次使用条幅,宣传单的方式公开介绍汉服。
2006年4月7日,上海、杭州、北京的一些同袍盛装云集,追怀上巳节这个美丽浪漫的传统节日。这是汉服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第一次实践活动。
2006年4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的“诸子百家园”里,十几名学生身着汉服,手持弓箭,这是360年来中国大陆第一次举行射礼。2006年5月6日,明德学堂举行依正式古礼进行的成人仪式,吴飞为周天晗行加冠礼,或为第一次正式的传统成人礼。
2006年5月16日,来自武汉市的516名18至20岁的男女学生,在东湖磨山楚城广场举行首届汉服成人仪式,这也是官方首次参与的大型汉服礼仪。
2006年6月9日,马来西亚华裔赵里昱作为第一个穿着汉服回家的海外华人,从美国来到上海
2006年7月18日,《重回汉唐》最终版创作录制完成,这是写给汉服复兴史的第一首歌曲,也引起了众多汉服复兴者的共鸣。
2006年7月21日,在“天涯在小楼”的倡议下,中国政府网为汉族更正图片为“汉服”图片,新华网不久之后也更正了图片。这明确地表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终于正式认可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装,这是自汉服消失360年以来的一个真正回归的里程碑。
2006年11月12日,“共工滔天”与“摽有梅”在上海举办周制士婚礼,为当代依古礼举办婚礼的第一对新人,他们的婚礼更是成为了后来很多汉式婚礼的模板。
2006年11月19日,全国汉友聚集江阴文庙祭祀在江阴八十一日中为抵抗清朝剃发易服令,以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为代表的江阴殉国同胞。这是自此以后每年江阴祭祀抗清三公的开端,也展开了全国各地祭祀活动的序幕。
2006年12月17日,全国第一家品牌汉服实体店“重回汉唐”成立。实体店位于成都文殊坊金马巷,经营各种款式汉服。2007年
2007年3月11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即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全国人大代表刘明华则建议,应在中国的博士、硕士、学士三大学位授予时,穿着汉服式样的中国式学位服。这是汉服第一次进入全国两会议案。
2007年3月24日,
国内首家汉文化餐厅“汉风食邑”在北京开张,店内的顾客都是身穿汉服就餐。
2007年4月5日清明,天涯社区、汉网、秋雁文学社区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2008年奥运会采用我国传统的服饰礼仪——“深衣”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并将汉族传统服饰汉服作为中国代表团汉族成员的参会服饰。
2007年4月19日,北京的小丰是首位见诸于报章的,穿汉服过日常生活的人。
2007年5月,福建汉服天下经文化局批准成立,民政局正式核准登记。成为全国首个官方认可的汉服文化协会。
2007年10月28日,汉服吧吧主“溪山琴况”(天风环佩)因心疾去世,享年三十岁。溪山琴况一生为汉服做出无数贡献。
2007年12月2日,江阴祭。
2003年以前的汉服,只能称为网络汉服,她是一个在网络平台上兴起的概念。这个概念要想走入现实,需要有非常非常多的人去付出。我们穿汉服到底要干什么,大家想一想,认为穿汉服去祭祀民族英雄比较好,祭祀抗清三公,祭祀文天祥,史可法。因为沉重的民族主义情结和苦难心理,早期的集体汉服活动一般以祭祀为主题。之后我们又经过研究,发现了汉服在很多重要的场合有它的功能,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成人礼,男子男子冠礼、女子笄礼,以及婚礼,现在婚庆界称为汉唐婚礼的传统婚礼,实际上都是由我们汉服领域将其复活的。这涉及到到汉服社团应该如何给自己定位,假如有朝一日全体中国人都穿上汉服了,那汉服社到底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汉服社就应该担当起礼仪和汉服制度的专家顾问的角色,好比传统一些的农村,每一个村里都有一个懂礼的先生,叫做礼生。这个礼生是干什么的呢?谁家的孩子结婚了,谁家的老人去世了,各种礼仪都需要请一个专业的人负责策划和指导。这些礼仪是专业人士,不可能人人都会,这就需要礼生,礼生就是原生态的儒生,古代没有功名不当官的儒生在民间就担当起这个角色。所以说,汉服复兴成功的那一天同袍们的身份就会转化为礼生,给自己所在的社区提供衣冠礼仪方面的指导,向自己所在的城市发出正确的声音。
从2004年到2007年,是汉服复兴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解决汉服如何走向现实社会的问题。回顾前三个阶段的历史,当汉服概念刚刚提出的时候,反对者指责我们**,后来**这个说法站不住脚了,他们指责我们破坏民族团结,再后来破坏民族团结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了,就改口指责我们搞复古,再往后,复古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了,继续改口攻击搞汉服的人是为了敛财,现在敛财这个说法也站不住脚了,所以那些歇斯底里的反对者很少了。慢慢的,大家心态也平和了,没必要太把反对者当回事。当年那一批非常有名的反汉服者,前前后后折腾了那么多年,据我所知还被有关部门调查过。时间证明了一切,那些极端的民族主义网站都衰微了,而秉持汉文化复兴立场的汉网,这里是说广义的汉网,包括所有秉承汉服复兴理念的这些网站,就像星星之火一样,把汉服复兴的火种远播各地,把汉服概念推向了社会。
接下来是汉服复兴的第四个时期,我把这一时期划分了五年,从2007年到2012年,是汉服圈内的社团化时期。第一个时期,2001年之前,是民族主义思潮的萌芽时期。第二个时期,2001年到2003年,是网络汉服时期。第三个时期,2004年到2007年,是汉服复兴流派产生,以及不同的流派逐渐构铸起自己理论体系的时期。第四个时期就是由理论变成了实践,服膺某种学说的同袍在现实中构建起团体的时期。2007年以后,各种各样的汉服社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而之前创业的汉服社还能存活到现在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屈指可数。从那个时候开始,汉服圈已经走出网络,变成了现实中的团体,有了自己的文化圈,所以我把这五年命名为社团化时期。从第三阶段末期开始,截止第四阶段末期,我致力于创作阐发汉服复兴发展的系列理论文章,致力于推动汉服复兴运动的儒家化,把儒家修身养性的学说与汉服同袍的安身立命相结合,把儒家内圣外王的经义与汉服复兴中的礼制相贯通,这批文章大概有二十多篇,有一些在圈内广为传播。这批文章提出了汉服复兴发展理论的相关问题,比如,汉服复兴将分四个阶段完成(不包括前期的舆论准备阶段),在个人的修身达命和社会的化民成俗两个维度上开展,汉服界流派产生源于同袍们没有认识到汉服有三种基本义理(我称之为汉服三义),宗周派与承明派的关系等等。
社团化时期之所以从2007年开始,是基于如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首任汉服吧主、天汉民族文化网管理员天风环佩2007底去世,天风兄去世后天汉后继无力,论坛逐渐衰微。之前代表汉服吧、天汉论坛的几次比较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复兴方案,比如2008年奥运会礼服提议,大学学位礼服提议,还有把汉服复兴与民族节日礼仪相结合的复兴方案,都是以天风为主完成。第二,汉服复兴另外的一个全国性网络平台汉网屡次遭受分裂之苦,也走向衰微。汉网周期性的分裂,特别是管理员一年一次换届导致的裂痕,每次都有一批人出走,而新建立的各个网站之间还有敌意,留在汉网的精英越来越少。我后来分析这些事情,在我们这个领域搞民主其实很难,如果搞西方式的民主,前提是要有忠诚的反对者。就是说,我反对你的观点,却并不会因为反对你就对团体不忠诚。我反对你的观点,但做为一个忠实的反对者,我还会忠诚于担任管理者的你。如果我的反对通过民主程序无法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那么我还是会接受现实,今后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不会去搞分裂。显然,我们圈内没有这样的观念,所以说在这个圈子里不可能搞起来民主。最后大多数汉服社都走了精英主义路线,文化团体还是要以它的中心人物为核心。接下来,大量的地方社团摆脱了对汉网和天汉这两个平台的依赖。因为每一拔人出去,就自己搞一个网站,每一个地方的社团建立了,也往往也搞一个自己的网站。网站多了,每一个网站能聚起来的人也就少了,无法形成有价值的讨论,也激发不出思想灵感。在全国其它领域继续依赖BBS作为业界沟通渠道的时候,因为这些问题开始以QQ群做为基地,论坛走向衰落。社团化时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说,为了搞汉服活动,自己身上连一二百块钱都拿不出来了,自己生活捉襟见肘,还要坚持做汉服推广,这样的事情一点不稀罕。诸位试想,要搞活动首先就要有汉服,有汉服那就要花钱去买,因为社团成员不一定愿意花钱,最后往往社长被迫自己出钱买,而大多数社长又不是有钱人,最后,搞来搞去自己就成了穷鬼。花自己的钱,买来汉服,自己舍不得随便穿,却为了让别人穿上高兴;一个个的男儿身,买来一堆布料在家研究汉服制作,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糕,没有一块整洁的栖息之地,是为了让别人穿上汉服显得有民族气质,却忘了自己匆忙赶到活动现场还蓬头垢面;花自己的钱,自己工资又不高,让别人乐意参加活动,自己却忘记了个人的前程;付出了那么多,自己什么也得不到,却收到种种误解和诋毁。这如同中毒一样的痴迷,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时期,汉服复兴的性质,已经由以网络为基地过渡为现实团体。所以说有很多比较好的活动出现,比如第一次以周礼为依据的婚礼,在上海举行的天汉民族文化网同袍共工滔天和骠有梅的新婚典礼,也是我们汉服圈第一次做比较正规的周制婚礼。这两个人原来都是在天汉高举周礼的理念,他们的婚礼影响了之后各地的周制婚礼模式。多地联合的集体祭祀礼也做的正规起来,大家会认真的研究祭祀的每一个细节,古人每一处礼制安排的用心。
08年后时间轴:2008年
2008年1月23日,第一本反映汉服运动的书籍——《汉服》正式出版。
2008年2月20日,首部汉服图片电影《三世书》隆重登场。
2008年4月27日,在韩国汉城,同袍陈小末穿汉服守护奥运圣火,掀起了海内外同袍穿汉民族传统服装迎奥运圣火的序幕
2008年5月4日,马来西亚第一届华夏文化生活营圆满落幕,宋豫人前往指导。枫中之人等汉人着汉服行汉礼,学华夏文明
2008年6月13日,广汉会歌舞兴趣小组网络召集,是首个把汉服与汉舞完美结合推广的社团。
2008年9月21日,来自我国各省以及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汶莱、加拿大、法国等海内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名刘氏宗亲代表汇集古都长安参加世界第六届刘氏联谊大会,着汉服共祭汉高祖刘邦,同时举行纪念汉长安城建城2210周年大典。
2008年12月,在原上海团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华夏复社,以“大汉之风”为负责人。华夏复社是历史最久,最有战斗力,最不畏强暴,也最有开拓力和创新力的团队。
2008年12月22日,全国首部汉服题材电视短剧《谁是你的梦》在成都电视台都市生活频道《成都情事》栏目播出。
2009年
2009年3月7日,英国同袍聚会,以巡游方式宣传汉服。是第一次被报道的海外汉服宣传事件,也拉开了全球汉服运动的序幕。
2009年3月25日,明华堂新品发布。提出汉族民族礼服的新概念,将传统与考究的礼服融合于时尚,并且每一处制作都真实的来自历史。
2009年5月28日,四川成都民间举办的端午节,签到人数达195人,活动超过240人,观礼人数超过400。是汉服活动规模最大的一次。
2009年6月1日,浙江理工大学学生自制汉服学士服,为首次媒体报道实践汉服毕业照。
2009年8月10日,2009年首届56个民族之花选拔大赛上,兴汉届集体为汉服选手投票,“兰芷芳兮”、“咪小咪”、“美泪”分别取得网络票数第一名、第三名、第四名的战绩,由“兰芷芳兮”代言汉族之花参加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
2009年8月12日,西南大学学生制作了片长43分7秒的汉服短片《汉家衣裳》,这也是首部汉服运动宣传短片。2009年10月28日,“中国装束复原小组”花费两年时间,复原汉、唐、东晋三套衣裳。
2010年
2010年4月10日,云南汉服向国内旱区大量捐水,使汉服也走进了慈善行列。
2010年6月16日,南京汉服端午祭祀,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CCTV-NEWS)采访,汉服活动再次被国家媒体所关注。
2010年6月21日夏至,百度网站的汉服贴吧会员突破20000人,标志着汉服宣传进入一个新纪元。
2010年12月1日,著名词人方文山发表关于汉服的微博投票。
2010年12月5日,江阴祭。
2013年04月08日,经过众多汉服同袍的努力,开创了新浪汉服微吧,为汉服运动又增加了一个较大的舆论平台,其中担任吧主的有晴空、叶慕雪、朱森森、希文、东晋上虞、米易。
2013年04月30日,首届海峡两岸汉服文化节在福州举行。
2013年11月1日,由著名词作家方文山组织的西塘汉服文化周召开,与此次活动相关的作品有,影视作品《听见下雨的声音》,歌曲《汉服青史》。
2013年11月9日,首届中华礼乐大会于横店召开。
2013年11月22日小雪,汉服运动十周年纪念日。
2013年11月30日,江阴祭。
2014年
2014年4月28日,四川绵竹汉服吧(社)吧主“子溪”(dtaja华可)因疾离世,年仅21岁。其生前也为汉服复兴作出了诸多贡献。2014年6月中旬,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第一个由联邦政府承认的非营利性汉服组织TheHanfuSocietyofArtandMusic成立,由创建者朱森森,彦之,雨堂,荼蘼长安,绾月,小吉等多伦多当地汉服同袍组成,中文名多伦多礼乐汉服。这标志着全球汉服运动的海外汉服推广及宣传进入了正轨。
2014年6月30日,百度贴吧“汉服吧”会员人数突破324,835人。
2014年8月2日,新疆乌鲁木齐汉服爱好者在乌鲁木齐红光山进行“及笄礼暨七夕主题活动”,三十余名同袍身穿汉服参加活动
2014年8月5日,CCTV-9频道22:00汉服纪录片《矢志青春》播出
2014年09月07日,湖南衡阳南华大学汉文化爱好者们着汉服在衡阳湘江边上的亲水平台放河灯迎接中秋月圆。中秋节的前夜,南华大学的汉文化爱好者们来到衡阳市湘江边上的清水平台开展迎接中秋月,欢度中秋节的活动,他们身着汉服在这里放河灯,用这种汉文化的传统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远方亲人的祝福。
2014年2014年11月1日由著名词作家方文山组织的第二届西塘汉服文化周召开,朝代方阵,与此次活动相关的作品有,歌曲MV《天涯客栈》。
2014年11月28日,第二届·中华礼乐大会在厦门鼓浪屿召开。
2015年
2015年1月25日,“第一届中华传统文化晚会”在北京大观园梨香苑上演。
2015年4月18日,百度贴吧“汉服吧”会员人数突破46.5万人。
2015年6月5日,第三届海峡汉服文化节暨福建汉服天下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将在福建福州拉开帷幕。
08年,中国一团糟。网络上的几大汉服运动沟通平台也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弄得一团糟,甚至不乏落井下石者,一边冷嘲热讽“汉服运动这是要亡啊”一边不停动用一切手段捣乱。如在百度汉服贴吧,大吧主突然被撤光,捣乱者24小时开着爆吧机器爆吧,小吧主只能删帖不能封人,一切常规汉服讨论、活动召集、活动报道,在一团乱中几乎都没法进行,发帖便秒沉。捣乱者笑嘻嘻的说“一片散沙你们还能做啥”。然而一叶障目的是他,这又不是开金手指了,一己之力怎能改变汉服运动的进程?不过是贴吧没了管理员,碍不着汉服运动整体的前进。那时候明面上乱是乱,但电脑一关,大家该干嘛干嘛。各地汉服活动照常进行,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该来的总会来,该平息的总会平息,同袍大汉玉筝申请到了吧主,并重新接回子奚。(现在贴吧建议就不要去了,精品贴更少了,杠精拉后腿的也更多了,,,恩,感觉不是当初的贴吧了,希望大家读帖可以选择性的读,不要轻易被一些帖子误导思想。)
随着时代推移,2014年,中国再次举办APEC会议,我们这次讲座,正赶上会议召开。这仿佛是一个循环,十三年前的APEC,引发汉服的讨论,今日我们又思索汉服的未来。也许,我们要把一些思想包袱放下,悲情宣泄的时时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汉服复兴运动,要致力于构建中国现代社会的文明体系,要尊王攘夷。尊王道,才是华夏,什么叫王道呢?假如你现在在美国的话,一个人唱着基督教经典中的诗歌,走过马路,美国人会认为你是个牧师,你是个神职人员,从内心敬畏你。在欧洲其它基督教国家也是这样,大家心里对代表自己文明的人群充满温情和敬意。但是在我们中国,如果你吟唱着论语,吟唱着唐诗宋词,走在街头的话,十个人里面至少有九个说你是神经病。这就是文明和野蛮的区别!近现代的中国,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却在精神领域走向夷狄化。我们提倡汉服复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中国社会变的文明。有朝一日,我们穿着一件深衣,吟唱着先圣的经文,走在街头,路人认为这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还能做出恭敬的举止,这就是社会文明很大的进步。文明,不是让所有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让社会成员懂得尊重文化以及传承文化的人。而我们汉服复兴,要做的,正是这样的事情,那就是尊王攘夷。华夏尊的王道,是王化开明之道。所以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最大的贡献,除了让汉服复活之外,还在于它传递给整个中国社会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血脉。古人说,不贱夷狄不足以贵华夏,当我们懂得了排斥某些野蛮的做法,我们才能变得文明。不管你自称什么,汉本位也好,皇汉也罢,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你做的事情,只要能让中国社会往前发展就是对的。
汉服复兴是研究在工业文明时代如何让汉文化重新绽放出自己的光彩,并不逊于西方文化,这才是我们阐发价值观的源动力和最终目标。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华夏文明体系,2012年以后的阶段,首先说明一下什么是同袍:在我刚加入汉服运动那会儿,大家都只称“复兴者”,或者“普通汉族人”,也有叫同袍的,但没有正式定下来,各自逮一个觉得能用的词汇乱叫了很久。后来网名为“秋月半弯”的前辈发帖《我们,汉服复兴先行者的统一称呼为————同袍!》那便看《诗经·秦风》里的一篇《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汗衣。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我愿与你一同战斗!
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穿一件下裳。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我愿与你一同前进!
这不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封请战书,是以后世军队将士之间互称同袍、袍泽。而我们汉服复兴者借用这个词,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谁说你孤单的穿着汉服?我们和你一样,也穿着它。”,二是,我们是复兴华夏这一持久战中的战友。其中第二种成分更多一些。
秋月半弯又说:“如果遇上志同道合者但没有穿或没有汉服的,称同袍是否不准确了?如此看来同袍缺少汉友涵义范围的广泛性?不,同袍是一种象征性的称谓,正确认同汉文化者,必认同汉服,认同汉服者,便是同袍。这样的人即使他暂时没有汉服,其实已经在心里穿上件汉服了。而且必定很主动地很想尽快拥有汉服的实物。正如反过来讲,仅仅把穿汉服当成秀个性,并不真正认同汉服,没有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没有民族意识,没有汉心的人,穿上汉服也未必具有成为同袍的资格。”
然后,2012年之后汉服复兴走向产业化,汉服社走向商业和公益互补,不管你喜欢与否,产业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既然汉服文化已发展为产业,那么很多从事于汉服经营的人,可能根本不是我们领域的人。这对大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汉服概念的扩张速度超出汉服界的辐射面,非同袍主导汉服文化,掌握汉服复兴解释权的时代,汉服界应该如何面对?以前认同汉服的社会人群,大多是我们领域努力的结果,而现在汉服文化有了自身的辐射力,且别一群不懂汉服的人掌控,致使好多人知道了汉服而不晓得有汉服社的存在,更不知道有汉服网站,遑论形制礼制的问题呢。外围环境的变化如此之快,我们圈内很多汉服社的管理者尚未意识到严重性。圈内不认真审视这一问题的话,今后就可能无法影响社会对汉服的文化解读,这会使得汉服成为两种事物,其一是汉服圈认同的汉服,其二是社会大众理解的汉服。两者分离太远的话,汉服所代表的文化思维会被抽空,而蜕化为简单的服饰符号。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改变方式,与社会文化系统成功对接,这就离不开传播汉服文化的实体。不管我们如何苦口婆心的解释,和宣扬汉文化的价值观,社会大众还是会更倾向于接受实体文化机构传达的理念。由此,也延伸出另一问题,让所有穿汉服的人秉承汉服复兴的理念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要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不是所有穿汉服,乃至所有喜欢汉服的人,都会秉承汉服复兴者主张的历史观。有些同道对此感到悲观,而我倒以为这是另一层面的汉服复兴。一个不认同汉服界的历史观,而有喜欢穿汉服的人,必然有传统情结,纵使不能理解汉服概念,但是汉服能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融合为一体,也会不断在审美感官方面影响更多的人。它通过另外一种途径,改变社会大众日用而不知的文化观念。我们需要调整理念,在致力汉服复兴实体化的时候,也要着力于构建汉文化模式的生活方式。让大众知晓汉服属于什么样的生活,那么,即便没有接受汉服界的历史观,也能对汉服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
这一时期的汉服社,不再是为了单纯宣传汉服概念存在,更要为构建汉文化模式的生活而存在。好多社团到了这一时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要么演变为自娱自乐的雅集型小团体,自我封闭,丧失了当年的理想,要么开始做生意,不再执着于文化复兴。如何找准定位,是汉服社能否长期存在的前提。当社会不再排斥汉服,汉服界外的文化群体普遍接受了汉服,汉服社存在的价值在何处?那只能是通过提高自我的历史文化和汉服专业知识修养,做汉服文化的专业人士,社团升级为专业机构。若没意识到社团性质需要变化,社团将会走向瓦解,但彼时汉服文化还在存在,那么,对汉服文化的解释权就被别人控制。也许被国学会控制,被各类读经学堂控制,进而汉服复兴者主张的历史观和传统价值立场失去传播渠道。其实在汉服复兴十几年的历程中,有好多具备学术素养的人参与进来,否则我们不可能把一种死亡了几百年的文化重新复活过来。但因为我们这个群体整体的不成熟,使得各种资源不能相互支持,圈内又斗争不断,以邻为壑,学者们要么忙于生计离开这个群体,要么忙于做汉服搞商业,要么因各种各样的矛盾受伤淡出了。后来也出现了一些进入到我们这个领域,着手系统研究汉服和汉服复兴运动的人。但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经历过汉服复兴运动十几年的历程,所以写的文字缺乏说服力,缺乏推动汉服事业的思想深度和能量。
经开片区
一、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
1.云凯居委会:纺纱厂、3535厂小河住宅区,中海城市花园、云凯熙园、原四十四家属楼、元琦林居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黄河居委会:电机厂二福利、贵柴厂二福利、黔江厂住宅区,榕筑平安小区、黔江名典、十里江南、江南苑、家和花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长江居委会:华烽厂住宅区、安置楼、乐街小区、小罗街砖厂、规划楼、西秀小区、雅泽酒店、华榕商住楼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浦江居委会:转盘方源小区、农行宿舍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居民子女。
5.香江居委会:碧园花城、德天国际新城(大糖果)小区、电机厂西区宿舍、龙湾国际二期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6.瑞和居委会:动力厂、螺栓厂生活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7.万科居委会:恒大翡翠华庭住宅小区;恒森自在城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8.黔江居委会:宏明大厦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万科第一小学
万科居委会:万科金域华府住宅小区、万科大都会住宅小区、万科花城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三、花溪区第四小学
1.清水江居委会:西工厂、永红厂、青山小区、三○○医院、南山高地、大兴商厦、金榕大厦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浦江居委会:麦兆住宅小区、强星商住楼、东方公寓、沙子坡宿舍、黄埔国际住宅小区、亚青城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淮河居委会:华田清水湾、榕筑二期、星河国际城、三江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锦江居委会:管委宿舍、榕筑一期、香港城、中兴苑、贵航大院、邮政公寓、科技综合楼、翡翠新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5.一鸣宽城住宅小区、周家寨村、红艳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四、花溪区漓江小学
1.原五山社区、北门社区、滨河社区:矿山厂住宅区、上河城、大寨村府里庄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原漓江社区:小河镇大寨政府大寨宿舍、防疫站宿舍、漓江花园、鑫荣花园、楠竹花园、金碧湾、供电分局宿舍、教师公寓、汇景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兴隆居委会:兴隆城市花园、兴隆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航天园居委会:三六一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5.场坝村、大寨村、月半湾住宅小区、中院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6矿山居委会:润德居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五、花溪区第五小学
1.香江居委会:香江花园、永诚明彩居、龙湾国际一期、长城嘉苑、银桥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浦江居委会:榕贵大厦、华新公寓、金厦地产食品大楼宿舍、经贸大厦等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淮河居委会:卓越经商、卓越时代大厦、铭星小河印象、榕筑鲜花广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北大资源缤纷广场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黄河路以西大坡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5.淮河路持有我区户籍的散居户。
6.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六、花溪区第九小学
1.毛寨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原松花江社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王武监狱、汽改厂住宅区住户子女等)。
3.原枫阳社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枫阳厂住宅区住户子女等)、美城新都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松花江路持有我区户籍的散居户。
5.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七、花溪区浦江小学
1.盘江居委会:轴承厂住宅区、盘江花园、紫竹苑、金竹苑、奥运花园、阳光嘉园、瑞强居、安居楼、紧固件厂家属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浦江居委会:浦江名典、市二十五中教师楼、电杆厂住宅区、供销社、建行宿舍、浦江路政府宿舍、海办宿舍、电机厂一福利、贵柴厂一福利等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万科花样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大坡村四组、五组村民子女。
4.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八、花溪区第三实验学校
1.中曹居委会:中建四局施工公司、工程机械厂住宅区,东方小区、凯宏苑商住楼、西站沿线附近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居民子女、美林谷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小屯路、中建四局二公司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散居户。
3.尖山村、龙王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4.从上水村及董家堰村的麦达寨、麦翁寨户籍迁往腾龙湾小区居住的村居民子女。
5.户籍迁入腾龙湾小区的居民子女。
九、花溪区金竹民族学校(小学部)
1.原金龙社区(不包括农科院)、金溪社区和滥泥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碧桂园贵阳1号住宅小区、贵安大道回迁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小孟工业园区第一小学
1.王宽村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王宽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丰报云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3.陈亮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4.翁岩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5.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一、花溪区第二实验学校
1.红林公司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143厂住宅区住户子女)。
2.王武村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3.时代家园(小孟公租房)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二、花溪区第六小学
1.洛解村持有我区户籍村民子女。
2.珠江居委会:珠江湾畔、小城故事、德盛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瑞和居委会:瑞和家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长江居委会:华榕商住楼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5.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三、花溪区华阳小学
1.华阳居委会:华阳厂住宅区、中兴华阳花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大兴居委会:中兴世家、大兴星城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四、花溪区第八小学
1.珠显村持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盘江居委会:阳光嘉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五、花溪区第十小学
1.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六、花溪区第七小学
1.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七、花溪区第十三小学
1.金山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八、花溪区第十四小学
1.竹林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十九、花溪区第十七小学
1.付官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二十、贵阳市第三十四中学
1.清水江居委会:西工厂、永红厂、青山小区、三○○医院、南山高地、大兴商厦、金榕大厦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浦江居委会:麦兆住宅小区、强星商住楼、东方公寓、沙子坡宿舍、黄埔国际住宅小区、亚青城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淮河居委会:卓越经商、卓越时代大厦、铭星小河印象、榕筑鲜花广场、华田清水湾、榕筑二期、星河国际城、三江小区、北大资源缤纷广场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锦江居委会:管委宿舍、榕筑一期、香港城、中兴苑、贵航大院、邮政公寓、科技综合楼、翡翠新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5.原漓江社区:小河镇大寨政府大寨宿舍、防疫站宿舍、漓江花园、鑫荣花园、楠竹花园、金碧湾、供电分局宿舍、教师公寓、汇景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6.兴隆居委会:兴隆城市花园、兴隆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7.原五山社区、北门社区、滨河社区:矿山厂住宅区、上河城、大寨村府里庄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8.航天园居委会:三六一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9.大寨村、月半湾住宅小区、中院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10.原市三十八中初中部招生范围:
(1)场坝村、红艳村、王宽村、毛寨村、周家寨村、陈亮村、翁岩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2)原松花江社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王武监狱、汽改厂住宅区住户子女)。
(3)原枫阳社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枫阳厂住宅区住户子女等)、美城新都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王武路持有我区户籍的散居户。
(5)原红林社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含143厂住宅区住户子女)。
(6)王武村、丰报云村、付官村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1.一鸣宽城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2.时代家园(小孟公租房)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3.王宽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4.矿山居委会:润德居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一、花溪实验中学
1.云凯居委会:纺纱厂、3535厂小河住宅区、中海城市花园、云凯熙园、原四十四家属楼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黄河居委会:电机厂二福利、贵柴厂二福利、黔江厂住宅区,榕筑平安小区、黔江名典、十里江南、江南苑、家和花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长江居委会:华烽厂住宅区、安置楼、乐街小区、小罗街砖厂、规划楼、西秀小区、雅泽酒店、华榕商住楼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4.珠江居委会:珠江湾畔、小城故事、德盛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5.盘江居委会:轴承厂住宅区、盘江花园、紫竹苑、金竹苑、奥运花园、阳光嘉园、瑞强居、安居楼、紧固件厂家属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6.浦江居委会:浦江名典、榕贵大厦、华新公寓、金厦地产、转盘方源小区、电机厂一福利、贵柴厂一福利、电杆厂住宅区,供销社、建行宿舍、浦江路政府宿舍、海办宿舍,食品综合楼、经贸大厦、转盘农行等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7.瑞和居委会:动力厂、螺栓厂生活区,瑞和家园、市二十五中教师楼。
8.华阳居委会:华阳厂住宅区、中兴华阳花园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9.香江居委会:香江花园、永诚明彩居、碧园花城、德天国际新城(大唐果)小区、龙湾国际、长城嘉苑、银桥小区、电机厂西区宿舍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龙湾国际(二期)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0.珠显村、洛解村、大坡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11.大兴居委会:中兴世家、大兴星城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2.万科居委会:恒森自在城住宅小区、翡翠华庭住宅小区、万科金域华府住宅小区、万科花城住宅小区、万科大都会住宅小区、万科花样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13.黔江居委会:宏明大厦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二、花溪区第四实验学校
1.中建四局二公司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平桥社区:西站沿线附近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3.中建四局施工公司、工程机械厂住宅区,东方小区、凯宏苑商住楼、西站沿线附近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居民子女。
4.小屯路、中建四局二公司住宅区持有我区户籍的散居户。
5.尖山村、龙王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
6.上水村及董家堰村的麦达寨、麦翁寨户籍迁往腾龙湾小区居住的村(居)民子女。
7.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8.腾龙湾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9.美林谷住宅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三、金竹民族学校(初中)
1.原金龙社区(不包括农科院)、金溪社区、金山村、竹林村、滥泥村持有我区户籍的村(居)民子女、碧桂园贵阳1号住宅小区、贵安大道回迁房安置小区持有我区户籍的住户子女。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二十四、贵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花溪片区
一、花溪小学
北至航天路—万达路,西至甲秀南路——溪山酒店(含吉麟村、养牛村农业户籍适龄儿童),南至花溪河——民主路——清华中学教师宿舍与明秀城围墙,东至棉花关区域(含麦乃寨)。
二、花溪区第二小学
北至清华中学教师宿舍与明秀城——民主路——花溪二桥(甲秀南路),西至田园北路——香椿路口,南至学士路(学士路靠九龙花园一边),东至金世旗与空办围墙为界。
三、花溪区第三小学
北至贵筑路,西至天鹅、马洞,南至鸿源路—关口寨(含关口寨)东至花桐南路(大寨民小、尖山小学、马洞小学、杨中小学、把伙小学招生由花溪区第三小学按范围划片招生)。洛平村、尖山村、营上村户籍的适龄儿童。
四、花溪区民族小学
1.东至甲秀南路,航天路至万达路以北花溪片区区域,原上水村、董家堰村、竹林村户籍的适龄儿童。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适龄子女。
五、花溪区阳光小学
北至金世旗与空办围墙——南大街学士路——明珠大道,西至南湖路——田园北路——花桐南路,南至亚泰学院-鸿源路——杨柳塘(不含杨柳塘)。
六、花溪区民族中学(小学部)
1.北至亚泰学院——鸿源路——杨柳塘,西至花燕路上板桥,南至九八五五厂,东至杨中村(不含杨中村)。
2.南溪苑异地扶贫安置点的安置户。
七、花溪区南溪学校(小学部)
持有我区清溪社区桐木岭村二组户籍、安置小区、原三十六厂职工的住户子女。
八、花溪区溪北小学
北至养牛村,西至花石路石板井村,南至花溪河,东至甲秀南路;为落实省、市关于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读的相关政策,为城区接受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招生数额满为止)。
九、花溪区燕楼中心完小
燕楼镇贵车小学、坝楼小学、旧盘小学、摆古小学。持有我区燕楼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花溪区青岩中心完小
青岩镇扬眉小学、龙井小学、思潜小学、达夯小学、十一中小学部。持有我区青岩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一、花溪区孟关中心完小
孟关改毛小学、世华小学、谷立小学、涟江小学。持有我区孟关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二、花溪区黔陶中心完小
黔陶乡马场小学、赵司小学、骑龙小学。持有我区黔陶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三、花溪区马铃中心完小
马铃乡谷增小学、凯坝小学。持有我区马铃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四、花溪区高坡中心完小
高坡乡大洪小学、云顶小学、杉坪小学、五寨小学、甲定小学。持有我区高坡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五、花溪区久安中心完小
久安乡吴山小学、打通小学。持有我区久安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六、花溪区麦坪中心完小
麦坪乡大坡小学、彭官小学、杉木小学、刘庄小学、康寨小学、戈寨小学。持有我区麦坪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七、花溪区石板中心完小
石板镇合朋小学、隆昌小学、芦获小学、磊庄小学、蔡冲小学。持有我区石板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十八、花溪区第一中学
北至航天路——万达路;西至甲秀南路(含吉麟村农业户籍适龄少年)——田园北路;南至贵大南区(香椿路口)——南湖路——学士路口(学士路靠九龙花园一边为花溪一中,靠博士花园一边为花溪二中),金世旗与大将院落围墙为界;东至棉花关(含电杆厂、水利二处、麦乃村)。
十九、花溪区第二中学
北至大将院落小区与金世旗小区围墙交界——南大街学士路,西至南湖路——田园北路以东——明珠大道以南——甲秀南路以东,南至亚泰学院——鸿源路——杨柳塘(不含杨柳塘,含把伙村)。
二十、花溪区第三中学
北起航天路——万达路(包含上水村、竹林村、董家堰村的农业户籍少年),养牛村农业户籍的适龄少年,西至花石路石板井村,南至田园北路以西—明珠大道以北——甲秀南路以西。
二十一、花溪区第四中学
持有我区石板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二、花溪区久安中学
持有我区久安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三、花溪区麦坪中学
持有我区麦坪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四、花溪区高坡中学
持有我区高坡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五、花溪区第五中学
持有我区孟关乡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六、花溪区青岩贵璜中学
持有我区黔陶乡、马铃乡、青岩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七、花溪区燕楼中学
持有我区燕楼镇户籍的住户子女。
二十八、花溪区南溪学校初中部
1.持有我区清溪社区桐木岭村二组户籍、安置小区、原三十六厂职工的住户子女。
2.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二十九、花溪区民族中学(初中部)
(一)北至亚泰学院---鸿源路---杨柳塘,西至花燕路上板桥,南至九八五五厂,东至杨中村。(小学不含杨中村)。
为推动和促进花溪区少数民族教育,由区民宗局支持,区民中在完成片区生招生工作的前提下,面向全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二)部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
(三)南溪苑异地扶贫安置点的安置户。
OK,关于花溪区小升初怎么划分区域和溪山嘉园为什么便宜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