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冷知识网站推荐 汽车冷知识大全集
7552023-09-09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人死后烧完七七还烧八七吗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人死为什么要烧七七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我们的祖宗发现,人死后,放进棺材里,埋进土里,在21天以内,有的仍然能再活过来。于是为了防止活埋,祖宗们就立了一个规矩:每7天去一次埋棺材的坟头,去听听动静,如果埋的人又活过来了,好扒出来。所以埋棺材的地方要安静,不能积水。如果埋在声音吵闹的地方,就算里面的人又活了,在里面敲棺材板,外面的人也听不到,结果还是活埋。如果是低洼处积水的地方,就算活过来,也会被淹死。这个是真正的办头七、二七、三七的由来。这是祖宗们定下的规矩。
现代科学也证实,人在不进食不饮水的情况下,最多大概也就活21天左右,这也与祖宗传下来的办三七的规矩相吻合。
后来,人们又把三七演变成了七七,成了49天。这个演变有个典故。古代的时候,生产能力低下,人们很难获取足够的食物。于是,那些年老体弱重病的人,不能干活了,为了把生存的机会留给家人,就自愿找个山洞树洞什么的,不再吃食物了,自己呆在哪里等死。人们发现,人不吃饭,只喝水,还能活七七49天。于是就把办七的规矩由三七改为了七七。
再后来,人们逐渐就把这些理由给忘记了,办七也就演变成了怀念死去的人的一种仪式。
人死后七七是指七七四十九天这个民间习俗。
七七四十九天来源于佛教,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末七”,共计49天。学者多认为烧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
旧时汉族丧葬风俗叫“做七”。即人死后(或出殡后),于“头七”起即设立灵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设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灵止。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终七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孝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
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情感。
三七、五七、七七,一般是比较重要的,要祭奠一下过世的人,烧烧纸钱,烧烧死者用过的东西等。
断七就是最后一个七,也就是七七,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死七七四十九天后就彻底与人世断绝关系,要么就投胎转世去了,要么就变成孤魂野鬼了,再也没有还阳的可能性,也就是说“死得很彻底了”。做断七就是完成丧仪的最后一个步骤,做完这个仪式,就彻底告别死者,大家可以把百花、黑纱等烧掉,把悲伤的情绪排遣掉,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来。
其实做七说穿了就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但是哀悼和怀念也应该有个限度,所以把七天当做一个阶段,一共七个阶段,过了这49天,就提醒你,该从悲伤的情绪中恢复过来了,不要一直沉浸其中,生活还是要继续的。
不烧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死后烧七七是为了给逝者送行,表示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而烧八七则是为了彻底送别逝者,让逝者在来世得到新的轮回。但是,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崇尚环保和低碳生活,所以烧七七和烧八七的风俗已经不再普遍。人死后的后事处理方式可以根据个人信仰和文化传统进行选择,但需要合法合理,不违法乱纪。
OK,关于人死后烧完七七还烧八七吗和人死为什么要烧七七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