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冷知识 我的祖国相关知识
5902023-09-09
大家好,关于货币的来源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为什么产生货币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感谢邀请。
通行的说法不叫“钱币”而说“货币”,咱们使用规范的词汇讨论这件事更好。人类“发明”和使用货币,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明”和使用货币,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为了更便于商品的交换;西方最早研究货币的经济学家,是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对货币本质作出最透彻解释的是马克思的《资本论》。一,人类的原始部落时期,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下,所猎获的野兽,大约只够部落内的男女老少果腹。后来,大约距今一万年前后,居于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都掀起了“农业革命”——由狩猎时代向农耕文明过渡。结果,剩余产品出现了——有了余粮,一些动物被驯化为家畜、家禽,社会分工慢慢形成。这个时候,种地的人需要工具;制造工具的人要穿衣服;做衣服的人要吃饭……,于是,集市出现了,大家都拿自己生产的产品到集市上交换。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古埃及和中国的殷商遗址,都有当时的集市的考古发现。二,最早的交换,是“以货易货”,用咱们的俗话说,就是“五马换六羊”。这个时候,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的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从“自产自销”的产品,变成了换取自己所需物品的“商品”。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从研究商品的本质作为逻辑起点的。他揭示了商品所同时具有的双重性格——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通俗地说,就是必须有用可用,没有使用价值,别人不会和你交换。价值,简单来讲,就是你的商品能换什么,所谓“五马换六羊”,在现实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五马”大概要比“六羊”值钱多了,“五马”的货主往往不会做这种赔本买卖。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所有商品的价值本质,这就是它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举例来说,一个农夫,一年生产了400斤粮食;一个铁匠,一年锻造了50把锄头;一个裁缝,一年缝制了100件衣服。这样,农夫就可以用8斤粮食换1把锄头;铁匠可以用1把锄头换2件衣服;裁缝可以用1件衣服换4斤粮食。这样的交换是大家心甘情愿认可的。三,但问题也就来了,比如,农夫在市场碰到了裁缝,裁缝想换农夫的粮食,可农夫需要的是锄头;或者是铁匠在市场碰到了农夫,农夫想换锄头,可铁匠需要衣服。怎么办呢?马克思说,人们在交换过程中,逐渐感觉到需要一种“一般价值形式”,他列出了这样一个等式——1件上衣=20码麻布;10磅茶叶=20码麻布;40磅咖啡=20码麻布;1夸脱小麦=20码麻布;2盎司金=20码麻布;1/2吨铁=20码麻布;x量商品A=20码麻布;其他商品=20码麻布。“20码麻布”就是一个参与交换的人都认可的“等价物”。不过,问题仍然存在,人们不可能胳膊下夹着一大捆布去市场采买交换,要选择一种更方便的东西。世界上公认,最早的这种“等价物”应该是贝壳。这就是最早的货币。四,中国的商代,就是以贝壳作为货币,这从和财产有关的汉字,大多以“贝”为偏旁就可以看出来——财、赚、赔、贵、贱、货、贷等等。殷商遗址,出土了大量贝,甲骨文中亦有把贝作为财产赏赐的记载。古文献以贝为货币的记载很多,比如《史记.平准书》说:“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记云。...…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在高辛氏,就是帝喾之前,已经有货币了,到了虞夏的时候,金银铜都作为货币使用了。古苏美尔和古埃及,也是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已经有了金属货币。五,金属代替贝类成为主要货币有其必然性。货币也是商品,不过是特殊商品。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当这种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同等价形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特殊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也就是可以执行货币的职能。在商品世界中,这种商品特有的社会职能能够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他说,在历史过程中,有一种商品就是金和银,可以夺得这个特权地位。比如,可以用商品金代替麻布,就得到以下公式——20码麻布=2盎司金;1件上衣=2盎司金;10磅茶叶=2盎司金;40磅咖啡=2盎司金;1夺脱小麦=2盎司金;1/2吨铁=2盎司金;x量商品A=2盎司金。马克思还有一句名言:“货币天然不是黄金,黄金天然是货币”。这并不是因为黄金稀有,而是其最好地具备了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所以,后来才有了“金本位”一说——把黄金作为货币的最终考量标准,某某货币是以黄金作为自己价值保障的。中国的宋代,出现了纸币。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了欧洲最早的纸币。纸币,是靠政府信用强制发行的“符号货币”。正因为如此,很多国家的才出现了货币贬值,其实是其所发行的纸币这种“符号货币”的贬值。六,马克思关于货币的理论,成为现代经济学的基石之一。无人能够质疑或撼动他所揭示的货币的本质和理论;有诸多经济学家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货币政策理论。《不列颠百科全书》说:货币是“一种人们普遍接受作为经济交换手段的商品。它能表示价格和价值;它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流通从而便利贸易,它也是衡量财富的主要尺度。货币的概念在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更重要的特征是人们普遍用它支付其他商品及服务。历史上,很多商品曾被用作货币(包括贝壳、小珠石板、牲畜等),但自17世纪起,最普通的形式是硬币、纸币及记账。金属,特别是金和银,用作货币至少已有4000年历史,作为金属货币流通的标准铸币也许已有2600年历史”。
谢谢您的邀请??您是一题二问。一问:人从哪里来?问题难住我了:太复杂!这是世界科学家研究课题,有N个起源说!如今都在研究中,头条版面珍贵,友友时间宝贵,就不浪费版面!不浪费时间了。
二问关于货币:第一,远古时期,人们在集市中交易采用:物物交换。
第二,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
第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统一货币:禁止使用六国各自的龟、贝、玉等币。规定全国统一使用金、铜两种圆形货币,其中金为上币,铜为下币。
总之,人们不可能背着米,牵着牛,提着贝,提着金银去集市交换,那么就得想法让其在市场交易中方便、简单!经过漫长岁月,必然发展到市场交易中使用货币。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人们在超市、酒店等消费时,可采用多种形式:比如用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代年轻人,一部手机走天下,越来越快捷!方便!
简答,见谅!
为了便于日常交易与规避信用风险,因此产生了实物货币
政治课本不是先学这个吗?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国货币的起源,有据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而在此之前的夏商、骨贝、石贝、陶贝已经开始流通。贝壳自装饰品发展为货币可以上溯到皇帝时期,中国货币自使用贝至今已有四、五千年。
金属货币的起源,应是殷商,中国先民掌握了治烁金属技术之后的事,在一些殷,商墓葬中曾铸青铜块,这些也许是最旱的金属货币。
旱期仿形货币是中国经过长时间的以物易物贸易阶段之后产生的,不同的部落使用的早期货币都不一样,现今出土的一些有争议的青铜器:如斧,馨,鱼,网状器。
从历史角度看,交换发展的过程可以浓缩为价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这么一个历史沿革。从这一发展过程应该看出:首先,货币是一个历史的经济范畴。是随着商品和商品交换的产生与发展而产生的。其次,货币是商品经济自发发展的产物,而不是发明,人们协商或法律规定的结果。再次,货币是交换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和私人带动矛盾发展的结果。
而今,因它们与实用器形似面体积子,有的成小批量出土,而且土墓葬均在秦以前殷,商葬中出现。因而许多古钱收藏研究者均把这些实物当作早期殷商货币。
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