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
13922023-08-2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汉字繁体字“東”的本义是什么如何表示东方呢,西字字体变形怎么弄好看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汉字「東」的字形,的确给人很困惑,怎么表示「东方」的意思呢?
如果一个字从字形上说不通,就要考虑从「字音」着手,则能涣然冰释,不要以字形强解。
------------------------------------------------------------------------
那就先说结论:汉字「東」取像自上古的「旅行箱」。古人也要走亲访友、远游出行,要带换洗衣服,路远的可能还要带点干粮食物,古人用什么装这些东西?
我想读者应该在古装电视中都看过,类似一块布做成包袱,搭在肩部上,社会我小燕子哥镇楼:
其实,小燕子这种类似这种包袱一样的东西,先秦称为:橐(tuó)囊(náng)。
所以,汉字「东」是一个假借字,「东」的本义就是「橐」:「东」为「橐」之本字,「东、橐」上古音相通:旁纽双声,对转叠韵。(音韵术语,意思就是二者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就行了)。
汉语中「东方」的意义太过于抽象,无法造字,就假借同音字「东」来表示。假借义「东方」霸占了本字「东」,本义「包袱、布囊」就另造「橐」字表示。(造古代的训诂学中,古人称之为:「鸠占鹊巢,假义夺正义」)。
东汉的许慎《说文》的解释是「东,动也」,并引用官溥说法是:「从日,在木中」
《说文》:东,动也。从木。官溥说:从日,在木中日在木中,徐徐上升,一轮红日东升之貌,将「东」释为「动」,很合理!
清人段玉裁注解接着补充:
「日在木中」为「東」,
「日在木上」为「杲」,「日在木下」为「杳」。看起来无懈可击,可信度非常高,比汽车维修员带扳手踢足球还合理!
但甲骨文和金文一出,我们知道许大官人和我玉裁哥都错了,而且错得离谱,纯粹的望文生义:汉字「东」的演变脉络图:殷周的甲骨文和金文:
所以,「東」字正是象形「袋有物而绑束两端」之形,「橐」之本字,被「借走不归还」而已。
汉字「东」虽然在出土的古文献中未见表示本义,可见这个假借非常早。但是从汉字的初文:「重」,可以看出来——「重」字从「人」负「东」」:取像于「人背负橐袋」之形,这个象形「沉重」的意思不言而喻。西周金文「人」与「東」变成上下结构,共「中竖」笔划,为小篆字形所本,楷书「重」则承袭小篆。
「橐」的实物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袋子呢?《说文》中「橐、囊」是互训的:
《说文》:橐,囊也。《说文》:囊,橐也。这就是典型的「循环解释」,「橐、囊」我都不是认识的话,就一头雾水了。
对汉字追本溯源,我们就要从最古老的经传文献寻找线索:
《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郑玄笺:乃裹粮食于囊橐之中。《左传·宣公二年》:……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战国策·秦策一》:负书担橐。高诱注:「无底曰囊,有底曰橐。」从古人经传文献可以看出,先秦、秦汉的袋子有有两种,可以放置物品:书本、衣物,也可以放食物,有「大、小」之别和「有底、无底」之别——
「小而有底」曰「橐」;「大而无底」曰「囊」。
细讲要要引证经传,那就很长了,失去了本文的主旨,因为主要是讲汉字「东」,如果有兴趣可以百度去读这篇文章:黄金贵.(1994).「囊、橐」辨释.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7-58.因为是布和皮革制品,并没有先秦时代实物出土。
最早的「橐囊」是甘肃武威磨咀子古墓群,出土汉魏时代的「无底布囊」和「有底的草橐」:
「无底布囊」在女墓主的头旁边,可能是放置比较私人的东西:出土的「草合」装的是食材,有底的「草橐」似乎是装食物的,正如《诗经》说的「乃裹糇粮,于橐于囊」。
草袋装食物可以保温,今天即便是农村还有一种草窠用来装食物保温:
图引自:陈贤儒.(1960).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掘.考古(9),15-28.敦煌魏晋壁画中的「包包」都有底,有些形制就是古代文献中描述「橐」,有些跟今天的包包一样:
唐朝「爆款包」,跟今天已经很相似了: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的唐朝包包实物,(注:来自微博,无法核实真假)
「无底之袋」需要「绑束两端」才能装物品,所以古人「绑束两端的袋囊」之形,表达「束口、束缚」的「束」字:「束」、「東」也是同源字,古无翘舌音,二者上古音也是通的,二者的区别是:
「东」字多一笔表示「袋囊有物」。
「束」是「绑束两端的空袋囊」。现在我们知道,本字「东(束)」被借走以后,以「袋囊」之形为基础符号,孳乳派生了一系列的后起字「橐、囊、?、?」,意义都很相近,就是囊袋的不同叫法。其古文字都是像「布袋有物之形」,有些干脆用声符表示所装的物体,起到「既形亦声」的作用。
「橐」是「有底之袋,袋中有物」之形,表示物体的笔画改为声符「石」,古无翘舌音,「石、橐」音近。
「?」,念piao2,是「囊」的异体字,甲骨文用「一点」像「囊中有物」之形,金文改为声符「缶」:古无轻唇音,「缶」上古音在滂母,读音有点像「剖」,所以能表音。
汉字「?」也是也训为「橐」,读作「hun」,可能是动词「捆」的初文。
《说文》:?,橐也。从束,圂聲。------------------------------------------
《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墨子·备穴》:具炉橐,橐以牛皮「橐龠」或者「炉橐」就是先秦时代用牛皮做的橐袋子当做鼓风机使用:
后来慢慢改进的「皮囊鼓风机」:
后来加上轮子,将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这就有点意思的,懂机械的都知道,这就是汽车发动机上的连杆飞轮装置反过来的。所以,李约瑟对这个机器评价很高:
图引自:中国数字科技馆http://b2museum.cdstm.cn/ancmach/machine/jb_31.html所以,还是那句话:「尽信书不如无书」,出土文献一直都能证实或者证伪传世文献,这就是「二重证据法」的厉害之处,也是考据学最有意思的地方:不管什么事物,哪怕一句熟语、一个字,追根溯源都有意想不到的有趣点。作为一名游戏领域创作者,很高兴理由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推荐一款好玩有好看的游戏,我推荐的是欧陆战争61914
欧陆战争61914是一款由e社公司出品的回合制战略游戏。为什么这么多手机游戏,我要推荐它?首先我是一名策略游戏领域up,我肯定会推荐一些好玩的策略游戏,那为什么这么多的策略游戏,我要推荐欧陆战争61914呢?因为欧陆6191的画质高于大多数策略单机游戏,它采用的是2.5D,就已经不同于大多数策略游戏了。这款游戏的背景是从1861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到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战役还有征服模式,用上你喜欢的国家在游戏里征服世界吧!
尤其是喜欢这段历史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来尝试这款游戏哦!
这是我回答,谢谢采纳!
古人由太阳出来的方向确定一个方向,接着又决定了各方向了。只不过各个民族的名称不同而已。
东(东):日在木中,意思为旭日初升。旭日初升的地方就是东方了。
南:南字的外框,是木字的变形。即草木承受南面充足的阳光,枝叶就长得繁茂。所以,向阳处就是南方。
西:西字古形是鸟在巢上。即太阳西沉而鸟归巢栖息。“鸟归巢”就成了方位字“西”。
北:古代写成两人相背。宫室多坐北朝南。背面就是北面。北(背)也就成了北方的“北”。
由于以上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于是慢慢就形成统一标准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