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狗的歇后语
14822023-12-0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关于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有哪些,地震的十大冷知识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地震前兆有:
1、水异常:异常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2、生物异常:伴随地震而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能使一些动物的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异常的反应。
3、气象异常:地震之前,气象也常常出现反常。主要有震前闷热,人焦灼烦躁,久旱不雨或阴雨绵绵,黄雾四散,日光晦暗,怪风狂起,六月冰雹(飞雪)等等。
4、地动异常:地震前地面出现的晃动,科学上将他称为前震(foreshock)。
5、地气异常:地震前来自地下的雾气,又称地气雾或地雾。常在震前几天至几分钟内出现,常伴随怪味,有时伴有声响或带有高温。
生活在一个每年都上千次大小地震的台湾,也刚经历2019/8/8早上的台湾宜兰芮氏6的地震,我来说一下在家里遇到地震时,我会怎么做。
地震很难有预警,即使有,多数也只是地震发生前的几秒钟,如果能有10秒,或许还能做更的准备,当只有1-2秒时,看到预警,其实接著地震已经来到。
镇静
确认地震,第一步是镇定、镇静。不要慌张,尤其是半夜或是暗黑的环境里,先确认自己完全醒了,然后确知自己所在的位置,判定地震的强度,威胁性、危险性有多大,再做下一步的行动。不要地震发生第一秒就乱跑。因为,地震多数并不会在前几秒就非常强烈,或立即的造成灾害。
躲避逃离
确认地震的强度以后,找地方躲避,够强大的房子支柱下方,或是够坚固的家具下方。以及,地震是不是已经对建筑物造成危险,需要逃离。其实,在地震期间,乱跑并不是最好的方法,因为,被坠落物砸到的危险,还不如暂时停在安全位置。
检查
地震结束,赶快开始检查,检查瓦斯管线,检查出入的门是否被卡住,检查哪些东西坠落、倾斜会造成危险的东西。
预防
预防是任何在地震高发区,即使是地震并不多,但过去也曾有大地震纪录地方的人,该做的。预防什么?在床铺的附近,不要有会坠落砸伤自己的东西,例如:书架、电视、大型电器等,在小孩、老人睡觉、活动的范围,会不会有危及他们安全的物品,要加以固定,家里的电器,如电视等,需要上墙或绑定。
除非家的建筑是老式的,防震能力不足的,否则,多数家里是安全的。遇到地震,留在家里真的比乱跑安全。
《全球最有效的地震自救常识》
2018.7.24
这种小事最容易解决了,因为全球最有效的地震自救常识仅是:决不去就要发生地震地区!若正好就居住在就要发生地震的地区那就带上细软财宝+不动声色地自行带上全家尽快离开就好了!
因全球任何地区的任何级别地震都是早有预谋策划下的必然事件.从古至今全是此规律.而策划地震者全都有事先发出正式通知给无关生物的每一位灵魂,而收到此通知者都应当在地震发生之前12小时尽快自行离开地震区域.否则因地震而导致的任何伤亡事件都得自负全责!可见地震策划者是非常为民着想了,有12小时撤出地震区的充分时间也足够爬出去了呀.何况人类拥有各种交通工具可用,不像动物们只好连爬带跑地逃命,对吧?
所以任何当事人的生命灵魂收到正式撤离地震区域的通知了却又根本不予理采又不想离开地震区域要怪天怪地吗?还会大叫:苍天无情!也只有很愚蠢的人才会这么想耶!
虽然人类地震学对此小知识至今一无所知也丝毫影响不了地震策划者的工作都是十分顺畅无阻地执行下去,直到永远!肯定不会因为绝大多数人类都会对于通知撤离地震区域不予理采的态度而放弃他的工作的执行到位.
当然若有人对此工作异议甚大均享有亲自去见上帝申诉的权利!
你若连这么小的常识也拒绝学会,那就可以耐心等待地震光临好了.至少我一定没那种耐心等待地震降临自己所在地的热情耶.
地球从古至今的各种级别的地震总会发生,我从来就不会因为这世上总会发生大地震而不热爱了.更知为何会有各种级别的地震会在不同的地区发生耶.所以对这世界的深爱从不曾消失过!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千米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的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震闪就会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性越大,波及范围越小,反之亦然。
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
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0~70千米),全部的中源(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烈度是经常使用的一个名词,主要是说明已经发生的地震影响的程度。划分烈度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
关于地震的术语和相关知识有哪些和地震的十大冷知识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