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襄是刘邦的长孙,为消除吕氏影响贡献巨大,为何最后却没当皇帝(刘邦孙子襄)
5142023-08-24
大家好,关于刘襄是刘邦的长孙,为消除吕氏影响贡献巨大,为何最后却没当皇帝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刘襄为什么不能当皇帝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说起来叫诸吕之乱,实际上吕氏并没有为祸作乱。
吕后包括吕氏,最后都成为了这一场内斗的替罪羊。
当然引起这一场内乱的,确实是吕后。
吕后只有一个儿子惠帝,为了稳固这个嫡系的继承,她不得不扶植起吕氏外戚。
很多人误解她是要把江山改成吕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古代十分重视祭祀的文化里,她只有保证江山一直掌握在惠帝的嫡系子孙手里,她才会入太庙永远接受祭祀。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三大势力集团:外戚、功臣、诸侯王。
吕后的策略是依靠外戚,拉拢诸侯王,打击她最不信任的功臣集团。所以她才会鼓励吕氏和诸侯王广结婚姻。
但她错误估计了诸侯王的利益所在。对诸侯王来说,惠帝早亡,子孙又年幼。他们只要和功臣集团走到一起,就有自己当帝王的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何况吕后也对某些不听话的诸侯王严加惩罚,导致了他们人人自危。
而功臣集团的利益不断被吕氏排挤,所以自始至终站在吕后对立面。他们也必须拉拢诸侯王,来实现反击。
这一切在吕后死后得到了实现。两大势力联手剿灭了吕氏集团。但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开始了博弈。
诸侯王虽然立有大功,但功臣集团却掌有兵权,两方既合作又互相提防。最后不得不妥协,把第三方的代王刘恒请来做天子。功臣集团能妥协,是因为刘恒没有强大的外戚可以依靠,不至于再次被排挤。诸侯王之所以能妥协,是因为毕竟也算是高祖儿子,始终是刘姓当权,且刘恒初上台,也一定还要继续依靠同姓来制衡强大的功臣集团。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汉文帝刘恒上台后,对功臣集团十分提防,连连打击周勃等老臣,扶植自己的亲信。同时尽管贾谊提议削藩,汉文帝还是隐忍了下来,觉得暂时还没到这个时机。
#原创#
强调一下,大臣们从未推选刘襄为新帝!只是吕后驾崩后,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秘密给齐王刘襄写信:让他起兵,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刘襄、刘章、刘兴居三兄弟都是刘肥的儿子)在京城为内应,如起事成功诛灭诸吕,让刘襄继帝位,刘襄起兵就是冲着帝位去的!刘襄起兵后,吕氏宗族让看似对吕氏一族无抵触的灌婴,领兵去征伐刘襄。但灌婴走到荥阳时不走了,等刘襄的军队来后合兵一处杀回长安,而此时京城长安内,功臣派右丞相陈平,太尉周勃,联合皇族派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发动政变。与起兵的刘襄里应外合诛灭了吕氏一族。
刘襄、刘章、刘兴居在诛灭吕氏一族中,功不可没,尤其是刘襄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在公元前180年9月,刘邦的第四子,23岁的代王刘恒,却在代国都城接到立即进京,继任大统,登基为帝的消息,此时离吕后去世不到两个月。
也就是说功臣派,从未把立有大功的刘襄列为新帝的人选!
其实当时的后少帝还在帝位,惠帝的四个儿子都在,有人说那不是惠帝刘盈的孩子,其实都是,只是不是张嫣所生,吕后把这些孩子的母亲都杀了,都归为张嫣所生。
现在功臣派要废掉后少帝,另立新君,原因就是:这个孩子是吕后扶持上位的,一旦长大亲政后,必然要找这些诛灭吕氏的大臣算帐。
那就另立新君,谁能参与新帝的选择,进入这个推举新帝委员会的班子呢?根据《史记》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张丞相列传,灌婴列传记载:陈平、周勃,灌婴、张苍,都是诛灭吕氏一族的功臣,陈平是右丞相,太尉周勃,大将军灌婴,御史大夫张苍这四功臣进入推举新帝委员会的班子。
还有一位皇族派成员:琅琊王刘泽,也进入推举新帝的班子,刘泽是刘邦的近亲,还是吕后的外甥女婿,吕后执政时封为琅琊王,割齐王刘襄的一个郡,琅琊郡为他的封地。这样推举新帝班子的成员共五人。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谁可以进入新帝候选的名单?也就是推举委员会选新帝的标准是什么?①血统要纯正,必须是刘邦的子孙。当时与刘邦血缘最近的,有他的兄弟楚王刘交,有他的仅存的两个儿子: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还有就是他的孙子们。②要弱势,当然这个功臣派嘴上不能明说。当时刘邦尚在人世的兄弟只剩楚王刘交,刘交年龄很大了,功臣派也不愿选一位有经验有能的老者为新帝,不好驾驭,这样刘交被排除。
刘邦尚存的两个儿子,代王刘恒与淮南王刘长,功臣派愿意选刘恒:①二人中刘恒居长②刘长是吕后养大,万一哪天刘长翻旧帐,为吕氏出头,功臣派就遭了大殃!
再来说说刘邦的孙子们,刘邦有很多孙子,但当时以庶长子刘肥的三个儿子:刘襄,刘章,刘兴居最优秀,最抢眼,尤其是刘襄!
可是功臣派的这四个人,还有琅琊王刘泽根本就不考虑刘襄!为什么呢?就因为刘襄太优秀了,当时已经是一方诸侯王,齐王。又是刘邦的长孙,在诛灭吕氏一族中奇功居伟,他的才能、眼光、魄力、勇气都太抢眼。在君臣间,本来就是君为强势,臣为弱势,功臣派更不愿意选一位太强势的新君。
还有那个皇族派的刘泽,他恨死了刘襄,为什么呢?刘襄起兵之前,曾派齐国郎中令跑到琅琊国对刘泽说,齐王刘襄要起兵诛吕,但齐王年轻不会带兵,你是有经验的老将,请你去齐国帮齐王出谋划第。谁知刘泽一到齐国就被刘襄扣住,郎中令又去琅琊国把刘泽的军队调到齐国。
刘泽一时政权,军权全失,人又被软禁,刘泽能不恨刘襄吗?刘泽想法子,对刘襄说你放我入京,去游说大臣们助你伐吕,助你早登帝位,你把我扣在这里又不起任何作用。利令智昏的刘襄真的相信刘泽,放刘泽入京。
刘泽非但不会推举刘襄,还会极力阻挠。那么刘邦的兄弟不会选,刘邦的孙子不敢选,那只能从他所剩的两个儿子中选,就只有两个候选人了: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
这两个人中,刘恒居长,母家薄太后家势单力薄,而且刘恒看起来懦弱,当初吕后让他去条件更好的赵国接任赵王,刘恒都几次推辞,表示愿替母后戍边代国,这也是吕后当初放过刘恒,刘恒幸免于难的原因。
而淮南王刘长是由吕后带大的,功臣派们也不敢推举他,怕他向着吕后,为吕氏一族报仇。
刘恒就成了功臣派们选中的新帝。可是,刘恒真的是一位弱势皇子吗?刘恒登基后一系列举措真让功臣派们大跌眼镜!刘襄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在荡平诸吕后,本应该是帝位不二人选。但政治斗争很残酷,刘襄虽然拥有法统的优势、战功的优势,却没有取得朝臣们的支持,皇位出人意料地落到代王刘恒的头上。个中原因复杂,甚至不排除有见不得人的交易。
刘襄继承大统的优势1.法统优势
诛灭诸吕后,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金灿灿的皇冠,必然属于刘襄,包括他自己。刘襄有一个别人无法具备的先天优势,他是高祖长孙。
按照古代皇位继承法,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当嫡系一脉汉惠帝刘盈的儿子们,都死光了后,高祖嫡系断了,只能从庶系选择。一般情况下,以立长为先,按照这个规则,非刘襄莫属。
刘恒、刘长兄弟,与刘襄相比,都是庶系,辈分不一样,那么谁更具有优先权呢?刘襄!因为继承法里还有一条:兄弟不相入庙!意思是说,一个辈分兄弟俩做皇帝,将来只能有一个可以入太庙,所以一般情况下,要避免一个辈分里面两个皇帝出现。
刘恒、刘长与汉惠帝刘盈是兄弟,正常情况下,必须从侄子辈挑选一人,过继给刘盈为子,承续嫡系继承大统。那么刘襄不是跟少帝同辈吗?少帝被废黜了,根本不被承认帝位。
所以,从法统上讲,刘襄的优势是先天的。
2.战功优势
历史把荡平诸吕的首功,记在了陈平周勃头上,其实刘襄才是首功。吕后去世后,是刘襄点燃了剪出诸吕的第一把火,这才有了吕产授灌婴兵权,让他攻打刘襄,灌婴拿到兵权后就跟吕产翻脸,造成刘襄、灌婴、吕产吕禄三股军事力量的抗衡。
如果没有刘襄的第一把火,灌婴得不到兵权,陈平周勃再大的能耐,也不敢策动政变。有了两股对抗吕家的军事力量后,刘襄的弟弟刘章,又诛杀了吕产,助周勃夺了南军军权。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刘襄不但是“革命的火种”,更是荡平诸吕的最重要的执行人,他理所当然地是第一功臣。
3.家族优势
刘襄兄弟八人,除了在平定诸吕中,主要谋划人和参与者刘章外,还有一个弟弟刘兴居,此人也是这次政变的主要内应。
刘襄的父亲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刘邦打天下期间,刘肥是刘邦唯一成年的儿子。因为这个优势,刘肥早早地被刘邦封为齐王,得了全国最大最富庶的一块地。早年,曹参在齐国做国相,为刘肥父子治理齐国,及培养后代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实,刘家兄弟能率先造反,除了胆量外,能力不是一般的强。首先刘襄作为诸侯王,是没有兵权的,他能顺利夺过兵权就不简单。刘章和刘兴居,在吕后的眼皮底下蛰伏多年,悄悄为大哥造反做准备,这能力,让陈平周勃都害怕!
刘襄意外落选的原因刘襄有这么多优势条件,为什么却落选了呢?原来除了这些优势,他还有几个劣势。
1.过于强悍不好控制
刘家兄弟能力太强,本来是好事,但反过来却让陈平周勃们担忧:这么强势的人,要是做了皇帝,我们可咋活?
朝政从来都是强者的天下,皇帝太强,大臣只有趴在地上听命的份。
如果刘襄做皇帝,荡平诸吕的首功,一定是他兄弟三人的。反过来假如立了一个不相关的人做皇帝呢?无疑,大臣们功劳占了,大权也得了。
这个选择题对陈平他们来说不难选择。
2.外戚太强
刘襄不但自己强,他还有个强势的外戚驷钧,史书说,驷钧此人专横残暴,也是个厉害角色。关键刘襄对他这个舅父非常信任和倚重。
史书上没有驷钧的具体事例,我估计所谓专横残暴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刘襄对驷钧的信任和倚重。试想一下,假如刘襄登基,未来的相位会是谁的?非驷钧莫属,陈平周勃能心甘吗?
3.朝中无内应
诛灭诸吕的时候,老功臣们大多不在世了,尤其是曾经在齐国为相的曹参不在了,刘襄在朝中没有内应,没有人替他说话。刘襄,就像一个漂流在外的苦孩子,家里没人疼,朝中的利益链,没有刘襄这一环。
非但如此,为了顺利拿到兵权后除掉诸吕,刘襄还欺骗了宗室,琅琊王刘泽,将他软禁,并夺了琅琊国的兵权。
这让刘泽很不爽,刘泽是当时刘家资格最老的宗室,跟刘邦是兄弟辈。虽说血缘关系远了点,但在拥立这件事上,正因为没他份,所以他说话的分量才更重。刘泽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刘襄的,本来就没内援,还得罪了少数可以为他说话的人,刘襄落选不奇怪。
刘恒即位的疑点不过,我个人始终认为,刘恒成为幸运者,绝不是一觉醒来,突然被大元宝砸中,个中肯定有交易,甚至有阴谋。提出两个疑点,权当抛砖引玉。
1.为什么要诛杀少帝兄弟
按理来说,诛灭吕氏,不应该祸及汉惠帝的子孙。说汉惠帝的儿子们都是吕氏后人,完全靠不住。不杀少帝,陈平们正好顺势接过吕后的班,辅佐少帝。要说好控制,年幼的少帝要比成年的刘恒好控制得多。
所以,诛杀少帝兄弟很吊诡,不合情理。唯一的解释就是,陈平他们以少帝兄弟不是惠帝血脉,来诱惑刘襄动手。只有这样,革命成功,帝位空缺,才具有对刘襄的吸引力。所以,牺牲少帝,就是陈平放出来的诱饵。
2.周勃要单独汇报会什么
那么为什么最后人选为什么是刘恒?我觉得从一开始,陈平就耍了阴谋,骗了刘襄。他空出皇位,不是为了刘襄,而是刘恒,他们应该在造反前,就跟刘恒或刘恒的代表有过接触,这事早就内定了,刘襄只是利用的工具。
有个证据,刘恒进京当天,周勃就要求单独见面,被刘恒拒绝了,连印玺也没有接受。我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很可能当时与陈平周勃达成协议的,是薄昭,现在周勃需要刘恒当面做出某些承诺,所以要单独见面。
刘恒一不接受印玺,二拒绝见面,等于在告诉陈平周勃:我跟你们没任何交易,如果你们想反悔还来得及,印玺在你们手上,你们可以试一试!
这段简单故事,实际上显示出刘恒高超的政治手腕,他不想在别人的要挟下当皇帝,所以必须洗白。他选择时机也非常恰当,陈平周勃已经骑虎难下,不得不就范!
郑重说明,关于这两个疑点及推断,纯属个人的分析,没有充分的事实证明,供大家讨论。
综上所述,刘襄不能即位,原因很复杂,除了个人因素外,还有各派势力的角逐,还包括一些至今说不清的因素掺杂其中。
刘邦驾崩后,刘盈继位,是为汉惠帝,尊称其母吕雉为太后,但政权实际上不在皇帝手里,而是在吕后手中,在汉惠帝死后,吕后更是临朝称制,她立的两个小皇帝是傀儡中的傀儡。
吕雉掌权时,大封娘家吕氏,同时打压刘姓宗亲,在吕雉去世后,刘氏江山一度有被吕氏颠覆的危险,但吕氏子孙不争气,被陈平、周勃等人联手灭了。
灭掉吕氏后,周勃等大臣认为皇位上坐着的少帝身上有吕氏血脉,担心将来被清算,干脆就谎称其不算汉惠帝的儿子,将之杀死,这样一来,大汉王朝的皇位出现了空缺。
此时汉朝建立不久,人心还在,刘氏的皇位自然要刘氏的人来继承,而在除去诸吕的过程中,宗室王侯,刘襄的功劳是最大的,其次是其弟刘章。然而最后登上皇位的不是他们任何一个,而是坐山观虎斗的代王刘恒。
刘襄没能坐上皇位有两个原因,一是刘襄的辈分地位,二是刘襄的母戚势力强大。
辈分地位刘襄虽然是刘邦的长孙,但并不是嫡长孙,因为其父刘肥是刘邦的庶长子,不是嫡子。这也就算了,毕竟刘邦只有一个嫡子刘盈,刘盈的儿子又都在平定吕氏的时候被杀了,刘邦已经没有嫡孙了。
但皇位之争并不仅仅在刘邦的孙辈展开,刘邦还有两个儿子在世,分别是第四子代王刘恒和第七子淮南王刘长。
刘长是可以直接排除的,不说他性格鲁莽暴虐,不适合做皇帝,单单他是吕后养大的,大臣们就不敢立他为帝,这不找死吗。
而刘恒跟吕后全无瓜葛,又是刘邦亲子,辈分高过刘襄,似乎更有资格继位。
母戚势力真正令大臣们下定决心迎立刘恒为帝的还是刘恒跟刘襄母戚势力的对比。这个对比由刘泽说出。
刘泽也在平定吕氏中立下大功,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迫为之。刘泽是刘邦的远房堂兄弟,血缘不怎么近,却以战功封侯,也算是个人物。
吕后掌权后,刘泽因为丈母娘是吕后妹妹的缘故,吕后割出齐国的琅琊郡,封刘泽为琅琊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刘泽即便不是吕氏死党,但也不会主动去进攻吕氏,只不过其封地本来就是从齐国割出来的,实力又不强,齐王刘襄对他有着很强的掌控力。
诛灭吕氏时,身在长安的刘章给刘襄传信,让他带兵进京,刘襄二话不说,不仅倾国而出,还挟持了刘泽,顺便带走了琅琊国全部兵力。
事成之后,刘泽决意报复,他骗刘襄说自己回去劝朝中大臣立刘襄为帝,刘泽正好是刘氏现存辈分最高的,刘襄因此派其进入长安。
不过在一些大臣提议立刘襄为皇帝时,刘泽和一些大臣抛出了刘襄母系实力强大的事实,刘襄和刘章的舅舅驷钧是齐国重臣,为人暴戾,如果让刘襄继位,岂不又是一个吕氏?
随后,刘泽拉出刘恒,刘恒的母亲薄氏身份卑微,薄氏家族势力小,刘恒是刘邦现存最年长的儿子,又素有忠厚之名。
被刘泽这么一说,大臣们纷纷表示赞同,最后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眼见继位无望,代国的势力也不小,刘襄只得罢兵归国,并在次年病死,得了给哀王的谥号,除了这么大力气,却与皇位失之交臂,也的确有点悲哀。
或许是给刘襄点安慰,在他临死前,汉文帝改封刘泽为燕王,将琅琊郡还给齐国。第二年,刘泽也去世了。
关于刘襄是刘邦的长孙,为消除吕氏影响贡献巨大,为何最后却没当皇帝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