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文皇帝是唐太宗吗(唐文宗和唐太宗)
13102023-08-24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太宗文皇帝是唐太宗吗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太宗文皇帝是唐太宗吗的知识,包括为什么太宗都是文皇帝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李世民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站在大唐时代的高处,武打天下、文治天下,开创了有名的贞观之治。有人说,由于李世民的丰功伟绩,一个不可预知的中国,一个英雄史诗的中国,并改写了几千年来一直延续着的文明史。
曾国藩曾经说:“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汉之武帝,唐之文皇,宋之仁宗,元之世祖,明之孝宗。其时皆异材勃起,俊彦云屯,焜耀简编。”毛主席评价他:“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他能够准确把握大势、运筹帷幄。在晋阳起兵时,他竭力支持父亲李渊下定决心。在浅水原大战中,他精心谋划、以少胜多,铲除了陇西薛仁杲对新政权的威胁。在稳固边防方面,他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州、汾州失地。在消灭河北窦建德和河南王世充地方割据势力时,谋略超人,指挥得当。他平定突厥,被西域国家称为“天可汗”。
他任人唯贤、雄才大略。一个人的格局越大大,他的路就越远。李世民善于吸取方方面面的建议,先后任用了一大批贤相,对于自己曾经的反对者虚怀若谷,不计前嫌。
他发展民生、完善制度、繁荣文化。李世民着力减少百姓税赋、减轻徭役;他改革吏治、完善治理体系;同时又弘文辑图、收藏典籍,繁荣文化事业。在他一朝,民族关系进一步融合改善。
司马光说他:“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
称为帝的,比如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等,是谥号。而称为祖或宗的,比如唐高祖、唐太宗、唐中宗、唐德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神宗等,是庙号。还有一种是年号,比如贞观、开元、洪武等。
那为什么隋炀帝之前皇帝多称“帝”,之后的皇帝多称“宗”呢?
因为称“帝”的,比如汉文帝、隋炀帝这是谥号。谥号在古代不仅皇帝可以拥有,其他的比如皇后、诸侯大臣等一些社会地位颇高的人都可以拥有。谥号是在他们去世后,朝廷对他们生前的功过是非进行评定,所给予的称号。也就是对他们生前进行盖棺定论,朝廷给予的称号。
谥号在秦朝以前已经有了,谥号的字数长短不定,有的一两个字,有的多达一二十个字。
在唐朝之前,谥号的评定使用非常严谨,特别是汉朝。本来在秦始皇时,因为他觉得谥号是臣议君、子议父,认为如此不妥,于是就不用谥号,而刘邦建立汉朝后,又开始使用谥号。那时谥号的使用非常严谨。
比如皇帝,是根据他生前的功过是非所评定的,该是褒谥就是褒谥,该是平谥就是平谥,该是贬谥就是贬谥。那时是通过谥号就可以看出他的功过是非和能力。
比如谥号中的文武明宣等,以汉朝为例,如汉文帝、汉武帝、汉明帝、汉宣帝,这些都褒谥美谥。
而谥号中的惠谥,就是平谥。意思就是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是平庸的。而贬谥比如厉、灵、炀则是贬谥。
谥号的使用也是有规定的使用原则的,比如文谥意思就是有才能、道德博厚的品德。炀谥意思是好内远礼。厉谥是暴曼无亲、杀戮无辜。
但是到了隋朝之后,因为谥号是后来的新君对之前的皇帝进行评定,多数情况下都是子继父位,所以就对之前的皇帝所评定的谥号都是美谥褒谥,谥号出现了乱用滥用,如此就不能通过谥号看出其本人生前的功过。
所以从隋朝之后,为了方便看出功过是非,就多称为庙号,庙号也就取代了谥号成了盖棺定论的评定。故而隋炀帝之前多少称“帝”,之后多少称“祖”或“宗”。
当然庙号在隋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在商朝的时候庙号就已经设立了。而周朝灭商后,周朝没有延用庙号,而是用的谥号,所以周朝的君王是有谥号,而不用庙号。而秦始皇因为觉得谥号、庙号都是臣议君、子议父,所以不仅没有使用谥号,也没有使用庙号。
直到汉朝的时候,才有开始使用庙号,唐朝之前的皇帝多是有谥号,但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只是从唐朝时,皇帝才都有了庙号。
在汉朝,不仅谥号的使用非常严谨,并且庙号的使用也非常严谨慎重,西汉皇帝都有谥号,但是对于庙号,不是有大功大德的皇帝,是不能拥有庙号的。
比如西汉皇帝中,只有四位皇帝是经过东汉刘秀确认后能拥有庙号的。他们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太宗汉文帝刘恒、世宗汉武帝刘彻、中宗汉宣帝刘询。就连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都没有庙号。东汉的皇帝中只有三人有庙号,是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
两汉其它的皇帝虽然也曾有过庙号。但因为功绩不够而取消了庙号。可见汉朝对庙号使用的慎重。
因为唐朝开始庙号取代了谥号的盖棺定论的作为,所以唐朝开始的皇帝都有了庙号,而相对于开国皇帝而言,有的称为高祖、有的称为太祖,比如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是因为创立基业的为太,功高的为高。还有世代祭祀的为世,中兴之君为中。同时对于称祖、称宗的规制,是根据“祖有功而宗有德。”
谥号有褒谥、平谥、贬谥,庙号同样也有褒贬的意思。比如建立基业是太祖、高祖,比如唐高祖、宋太祖。而发扬光大的是太宗,比如唐太宗、宋太宗。
而世祖、圣祖、成祖则是又打了一次天下,比如刘秀、康熙、朱棣。其它的仁宗、孝宗、睿宗则是代表仁爱孝顺。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显宗是守成之主。
肃宗是想中兴却没有成功。宪宗、宣宗有功有过。宁宗懦弱。高宗是由盛到衰。
而玄宗、真宗、理宗则是喜欢玄虚。文宗文弱。武宗好武力。顺宗是过度之君。穆宗、光宗则是在位时间短又没有大的作为。熹宗昏庸。而哀宗、思宗则是悲哀的亡国之君。
是的。
1、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2、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正式即位,年号贞观。[1]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3、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4、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祖”是开创者,“宗”是继承者。在明清以前,基本每个朝代都只有一个始祖,其他都是继承的宗。
明朝时期,因为永乐以旁系继承大统,其后人为了彰显这一世系的合法性,所以将其定庙号为“成祖”,清朝时期为了彰显顺治和康熙的功德,所以均将其庙号视为“祖”,实际上这些都是特例。
太宗文皇帝是唐太宗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太宗都是文皇帝、太宗文皇帝是唐太宗吗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