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国冷知识 我的祖国相关知识
8562023-09-09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古代中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为什么不扩张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我是棱镜台,为你回答!现在的国家不需要用战争来扩张领土了吗,为什么?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现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经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也可以说,国际政治也进行了全球化,因为现代最有影响力的组织是——联合国。现独立的国家,基本都已经加入了联合国,联合国的本意就是维护世界和平,就连美国也知道,打掉一下国家容易,但占领一个国家,并作为国家的领土,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为一旦占领并作为国家的领土,这将是全球各国的公敌,既可以占领它国,那不是也可以其它国家,这与法西斯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没有其它国家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
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将是极大的经济负担就算可以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但那也是极大的经济负担,现代发展太快了,战后恢复可能会使战胜国的经济倒退十年以上,这样的代价不是其它国家能够承受的,就算能够承受,经济、政治也会受到很大的重创,得不偿失!
人口问题通过战争得到的领土,肯定得接收其人口,这样会出现很多问题,产生无数的社会问题,接收的人口,肯定会有对战胜国产生强烈的敌意,这是一个隐患!能否做到与战胜国的人民一样的福利,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现在,种族之间是否产生对抗等等
总之,现代的国家,不会通过战争来扩张领土,如果需要,就用经济、资源、公投、政治等手段来达到其目的,战争只是下下策!
如果说古代中国,不热衷对外扩张是相对于西欧殖民国家和沙俄的。中国的版图从原始部落时代,就从河南中原地带不断扩张,这一种扩张一直维系到清朝。所以说,古代中国从中原这一小块核心区域发展到今天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都是领土扩张带来的,更不是上帝馈赠或者话费充值赠的。这一种领土扩张也叫做开拓疆土。虽然古代中国面积是非常大,核心地带就是汉地十八省,也就是西方人说的“中国的本土”,周围土地都是属于附庸的性质,这些都是中国人花了两千多年时间才能把这些“外围”和附庸的土地给消灭掉,变为华夏文明的国土。如在明代和清朝时候的汉化,才最终实现中原王朝对云贵地区的直接统治,之前这些边疆地带都是处在土司分割统治的状态。
只要我们翻阅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地图时候,都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现象。古代中国开拓疆土的方向,主要是向西或者向北,很少向南、向南,一直南,到今天泰国缅甸一带的中南半岛,领土就是只到了越南北部和缅甸一带,也没有朝着泰国等中南半岛方向继续拓展领土。实质上,东南亚地区的战斗力,是比不过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战斗力强大。而且,东南亚地区也没有建立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古代中国的实力,尤其是西汉和唐朝,在冷兵器时代也是非常强大的,中国却没有吞掉东南亚,只是把它们作为藩属国的身份存在,原因也就是在于这些:
疫病的影响,使国土南扩的速度缓慢目前文献资料,使我们对中国领土扩张的脉络有清晰地把握。非常值得肯定,从中华文明发源的原始社会开始,在汉代结束之前,中原地区的汉人都没有对南方疆域做巨大的拓展。也就是说,中华文明一直到南北朝时候,南方的长江领域才得以大规模开发。可以说,领土南扩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
(黄河流域,最早的中原文明地带)
在地域上考察中华文明的发展,可以看到北方文明发展明显比南方文明早,并且一直遥遥领先,很多人认为中华文明就是北方文明。实际上,影响中原王朝对南方领土扩张和南方文明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疫病。
先分析气候与疫病的关系。在中国,从北到南,气候也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在北方由于中原一带的群山——秦岭的存在,使从北方蒙古高原吹过黄河流域的寒冷而干燥的西北方,在秦岭被阻隔了,长江之后的南方也绝无北方的干燥和寒冷。同时,夏季季风是反方向吹来的,来自南海一带的湿热气流能保障了长江一带的雨水充沛。而且,夏季季风在穿越山岭抵达黄河流域一带之前,下降了大部分雨水,这也造成了黄河流域一带降水量比不过南方。这就是南方湿热和雨水丰富,北方气候干燥雨水稀少的原因所在。
(秦岭)
由于南方湿热的气候,比北方滋生了更多病毒一样地寄生物。黄河流域一带的北方,由于干燥的气候使寄生物难以生长,严寒的气温也杀死了无法靠着冬眠方式渡过漫长严冬的寄生物,即使从南方携带的寄生病毒在北方也是很难活下去的。所以,北方就少了南方的疫病。
(北方旱地)
但是,在秦岭以南的南方就不同了。习惯于北方生活的人们,在南方生活不仅面临着多雨和潮湿,更要适应由于寄生物繁衍带来的疫病问题。古代中国由于医学技术落后,来自北方干冷一带的移民在南方潮湿闷热气候中,很容易患上疫病并且死亡,人口也很难大量繁衍,在北方却没有南方一类的疫病,人口繁衍和领土扩张速度自然是很快。
因此,在公元前三世纪末西汉帝国建立之后,阻挡中原王朝对华南和华中一带地区南方领土开拓的障碍就是疫病。北方的汉族移民直到公元5-6世纪就是南北朝时期,才完成了在长江流域一带的迁移、开发和定居,造成南方开发步伐缓慢原因就是疫病。
实际上,在古书中也流露出中国古人对南方患病危险的忧患。如司马迁在《史记》就写道“江南地卑湿,人早夭”,并且也提到这一地带“地广人稀”。可以证明,当时长江一带的南方多雨潮湿,人很容易早死。当时还没有大规模人口迁移,所以地广人稀。这是南方流行疫病的权威性证据,司马迁在写《史记》之前,也是游历过这一地带才有有所记载。
(司马迁)
之后历朝历代的文献中,南方的疫病有害于人身体健康的文字记载就很多。如史书记载,派往南方做官的人,在上任期间没多久就死亡,短时期内死亡率高得出奇。根据现代疾病容易发生的地带统计,在湿热的南方肯定会容易患上更多的传染病。
除了疫病之外,由蚊子携带的疫病——登革热病也是影响着人口的南迁。登革热病如同疟疾一样,早就在南方的山岭一带存在了,这也是一种定期复发的疟疾类热病。在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中都描绘了这一种疾病的临床症状,可以看到这也是危害南方人身体健康和造成南方人死亡的常见疾病。古代医学技术的落后,都没探索出能治疗这一种疾病的有效方法。此外还有一种病就是血吸虫病,这也是如瘟疫一样造成南方人大量死亡的一种疾病,它的分布也与南北气候界限相符合。从考古学家发现一具公元前二世纪女尸上存在血吸虫病的病状,证明在西汉时候南方也流传这一种疾病。
(登革热病)
总之,虽然不能夸大疾病的作用,但是可以看到由于疾病在中国向南方领土扩张过程中,起到了一种阻拦作用,也是文明发展的拦路虎。中南半岛地处南方的潮湿热带地区,也自然会滋生古代会虐多人生命的疾病。疫病的存在,使南部边疆地区开发变为困难。
中南半岛地区山高林密,很难平定在东亚大陆最南端,就是广西云南地区在南、在南、在南端就是中南半岛。中南半岛,大致包括今天的泰国缅甸一带。中原王朝为什么难以平定这些地区,从地理特征来分析,主要是中南半岛地区山高原始野林多,很难征服。
中南半岛与我国的云贵高原相交界,山水相连。我国境内的横断山脉一直都是连绵延伸到整个中南半岛,整个地区也变为地形崎岖。再加上这一地带纬度都处在北纬三十度以南,气候潮湿闷热,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生长着茂密的原始野林。如前面论述,深山老林和大河沼泽的存在,这些地方是很难适合人生存的。
我们想想,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就是海南岛,如同后来俄国流放犯之地西伯利亚一样。虽然没有北国的冰封,但是南方的瘴疠疾病更能索取人命。中南半岛与海南岛的纬度差不多,属于热带。古代中南半岛不仅离中原地区遥远,气候也是潮湿炎热,瘴疠弥漫,蚊虫种类与数目繁多,大多数是原始野林和沼泽一带,流行着前面所说剥夺人生命的疫病。
在宋元地区,岭南地区都是蛮荒地带,是朝廷流放重犯的地方。这时候,可以想象东南亚地区的荒凉与人口稀少,中原王朝自然不放在眼里,自然不会认为是一块必需征服的肥沃之地。如1753年,中国乾隆皇帝时期,西班牙入侵了苏禄,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当苏禄国王向清王朝上奏了《请奉纳版图表文》,请求把整个国家的人口和土地都纳入大清的国土范围之内。可是,乾隆皇帝却认为,苏碌是一个蛮夷之地,没有获得的必要性,于是就拒绝了这个请求。要知道,当时的苏禄也有五分之一的华人,离中国最近的距离也只是两百公里,乾隆皇帝都觉得没有任何获得领土的必要性,不用说以前的历朝历代皇帝了。
可以假设,如果中原王朝的大军讨伐中南半岛,一直南下,不仅交通运输物资供给是一个问题,瘴疠疾病更容易造成士兵的减员伤亡。明朝时候,中国也占领过越南北部,却由于战斗中士兵伤亡太重,中原地区移民也不适应当地生存环境,死亡率非常高,于是最后都退回去了。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人不适应那里的生存环境,当地生活了千百年的土著人也是不适应,那里人口死亡率很高,东南亚人口数量在古代都是不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远征军作战,当远征军穿过野人山回国的路上,缅甸的热带原始野林使士兵死伤无数。现代是这样,更不用说古代远征的困难。
所以,可以看到自然生存条件的恶劣,使中原王朝觉得即使破财破力征服了中南半岛,也是很难立足的。中南半岛的自然环境,不利于以农耕文明为主的中原王朝发展。一句话,征服了这一地方,对国家发展也没意义。
边际效益问题扩张疆土讲究一个边际效应问题。由于古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原王朝控制的领土也达到农耕社会养育人口的极限。一旦超出了控制范围越远,占领成本也就跟着增多,收益不会跟着增多反而还会下降。因为占领某一地方,不仅需要耗费高额的占领费,开发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在当地收不到税反而倒贴钱,这是非常不值得的。如历史上中原朝廷打越南,也吞并了好几次。但是,由于越南地区环境的恶劣,资源匮乏和民众的桀骜不驯,都是统治失败结束。造成这现象原因,就是耗费的人力和财力与获得收益不成正比,不值得。
古代的中南半岛,都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方。这些人都没经历过文化的开化,很多都处在原始部落的状况,桀骜不驯,很难管理。中国古代占领一个地方方式,就是先搞开发,发展农业生产,普及儒家思想,借此教化当地人,之后收税,最后才纳入中央管理,这与西方先掠夺后开发的殖民征服方式有本质性地区别。中原王朝通过对当地人的教化,使他们认同于汉族文化,认可中华民族大家庭,最后纳入中原王朝的统治范围内。可以看到,中原王朝对征伐东南亚地区兴趣不高,主要是教化和开发耗费成本太高。占领中南半岛蛮夷地区不仅收不到多少赋税,反而需要中央投资,边际效益不高,是任何中原王朝不愿意接手的。
中南半岛不适合中原农耕文明中原王朝属于一种农耕文明,是一种自然经济形态,内敛性也比较突出。再加上中原王朝农业上富庶,对外扩张欲望也不是非常强。对于一些不利于农业生产地方是非常不感兴趣的。中原王朝的领土扩张是遭受威胁和反击,是一种被动式的扩张。如唐朝对北方西域地区的领土拓张,主要是反击突厥的进攻和保护丝绸之路的商道,不是简单的拓张疆土。倒反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扩张性强,中国的许多领土都是北方游牧民族带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之后,就把本来领土和新征服领土都纳入中原王朝的范围之内。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征,使中国很难成为西方殖民扩张的海洋国家,也不会像资源贫瘠的英国和日本总喜欢向外扩张领土,对中南半岛没有自发的兴趣。
中南半岛是不利于农业生产,很难激起以农耕文明为主中原王朝的兴趣。我们都知道,伴随着气温的上升,分子活跃速度也会加快。再加上热带地区的多雨特点,土壤中的养分流失也会变为严重,土壤也就出现了酸性特征。由于中南半岛的热带雨林气候,处在多雨与气温高的环境中,土壤水分流失自然也是非常严重。土壤呈现强酸性的特征,颜色就是砖红色。这一种土壤结构,是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只能种植茶树。如果征服这里,需要大幅度进行土地改造,把土壤改造为适合种植水稻的肥沃土地,这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漫长过程,对于中原王朝来说,做一项工程是得不偿失。
中国自古地理环境比较封闭,限制了疆土的扩张纵观中国的领土范围,东边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北边是内蒙古茫茫的戈壁滩、草原,再向北的地方就是严寒和杳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南边就是闷热潮湿的热带野林,西边就是绵绵不断的山脉和广袤的沙漠,都是很难生存地带,自古从中原核心地带的领土扩张在这里也到了极限。中原王朝占领着东亚地区肥沃有价值的土地,可以自给自足,剩下就是一些贫瘠又遥远没有开发价值的地方,如朝鲜、日本、台湾,在古代都是藩属国范畴之内。在古代中原王朝看来,只要这些藩属国向中原王朝宗主国纳贡,就是臣民的意思了,占不占领藩属国意义也不重大。
至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中国在政治上也形成一种大一统的格局。之后,社会阶层和统治思想文化也确立下来。整体来说,虽然地主和税务官征收的税收繁重,却没有到不能满足中国农民最低生存需要的地步,向边疆地区领土扩张也是没必要。
本文笔者是历史文化爱好者,渴望与喜欢历史文化的朋友探讨问题,在写作道路上共同成长共同进步,请点“关注”。谢谢邀请!我国历史上不喜欢开疆扩土,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一向履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思想,讲究仁义,注重和平共处。
2.战争会给人民带来苦难,许多统治者还是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
3.多数统治者贪图安逸享受,特别汉族首领多数满足现状,没有拓土习惯。
我国的疆域比以前大些。那是周边少数民族维护祖国的统一,回到祖国的大家庭,这就是说,少数民族的土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土地。各民族之间也争夺过,那是自家人的吵吵闹闹。同外敌也有过战争,多数是防御、自卫,没有主动侵略别国。从实际上说,国土面积比清朝时还小些。
简单来说,明清向西南扩张过,只是不怎么成功。
在晚清沟通世界之前,我国的领土概念是不甚清晰的,这跟古代地图的制图方法较为落后有一定关系,同时跟中原王朝特殊的外交政策有关。
在中原王朝的划分下,王朝疆域可分为流官实控区、羁縻区域、附属国等等,从理论上讲,他们都是要听从中央命令的,但违背命令的后果有不同。实控区往往将面临大军平叛,羁縻区需要多次抗命才可能有此待遇,附属国就基本不会有此待遇,除非碰上很刚的皇帝。
我国的先民最早活跃于黄河中下流区域,然后逐步向四周拓展,到秦朝建立大一统王朝之时,王朝的疆域东至大海,西到陇西,南濒南海,北抵辽东,随后的汉朝又加了一个西域。
值得注意的是,秦汉疆域内的西域(今西北新疆)和西南(今西南云贵)都不算完全实控,二者都曾脱离中原王朝管控,他们最终完成实控,跟明朝两朝有莫大关系。
明朝:主营云贵对于云贵的经营从战国时期的楚国就已经开始,但直到明朝,中央政权难以管控当地,不得不委任当地的实力派——土司世袭治理,这样就使得云贵处于一种半独立的状态。
这些土司明面上是服从中央的,但如果中央要他们大出血的话,他们第一个使绊子,这就使得中原王朝无法以云贵为踏板,进一步向东南亚拓展,比如元朝将领缺刘深征讨八百媳妇国(在今泰国北部)时,在贵州西部征粮,引发土司反抗,水东土司宋隆济、水西土司奢节相继起兵,刘深大败。
元朝此举,除了有他们热衷于扩张的因素,还有拓展新地盘的需要,在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之时,湖广已经逐渐开发,云贵成了新的移民地带。这种经济交流的强化,使得中原王朝对云贵的经营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明朝初年,明军扫除盘踞在云贵的元军残余后,依靠元朝时修的驿站通道,开始了对云贵的逐步深入。
明朝的深入,自然从湖广四川出发,经贵州而入云南,但明朝的羁縻地区不止这么少,三宣六慰还包括了今缅甸、泰国北部和老挝的中部地区。明朝中后期国力逐渐衰弱时,缅甸东吁王朝崛起,这些土司纷纷归附东吁王朝,与此同时,明朝还是在云贵苦战。
历经两百余年的努力,明朝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仍只消化了贵州和大半个云南,剩下的改土归流交由清朝继续,这才稳固了云贵。但当清朝想进一步进入东南亚时,却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清朝:两边下手,一边开花明朝的疆域变化很有特色,其在开国初期就迅速达到一个高值,明太祖北伐元朝后以元朝继承者自居,有义务接管元朝的一切领土,于是明朝出现了许多传统中央王朝不具备的领地,比如西藏和东南亚的那些土司等。
不过明朝始终没能解决盘踞于北部的蒙古部落,即便是明成祖时期征伐漠北,也只是将他们打残,把领土推到巅峰。明成祖死后,明朝疆域主动缩小(卫所内迁),很快就被蒙古骑兵在土木堡来了个意外的反推,盛世而险些亡国。
清朝的疆域变化就很符合国力变化规律,国力上升时疆域扩大,国力衰弱时疆域缩小,不过清朝疆域缩小的方式非常屈辱。
清朝也需要面临蒙古部落的问题,不过他们跟明朝不同,清朝本身就是异族入主中原,入主中原的方式还是满蒙同盟。清朝皇帝同时拥有蒙古大汗的名号,为了维护这个联盟,清朝拼了命地追求蒙古统一,想把散居在东北到西北广大地区的蒙古部落全部纳入统治,夺取西域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后一步。
历经数代人努力,清朝在乾隆时期完成了对西域的统治与巩固,这块脱离中原千余年的故土新归,被定名为新疆,清末时还收复过一次,不得不说是清朝在领土方面最大的贡献了。
西北用兵的同时,清朝在西南也没闲着,改土归流的最后一步,也是清朝完成的,到乾隆时期,清朝真正控制了云贵高原。这时候,清朝开始向东南亚眺望了。
由于缅甸的挑衅,乾隆时期,清缅战争爆发,结果是清朝惨胜,缅甸虽然不服,却也不再挑衅,但清朝在这一方向的扩张就基本停止了。
另一方面,还是乾隆时期,清朝曾出兵帮助安南后黎朝平定西山起义军,结果先胜后败,取得胜利的西山朝阮文惠为了获得清朝承认,反而向清朝“投降”,以至于此役也成为乾隆的十全武功之一。
进取东南亚的困局元明清三朝都曾试图进取东南亚,却均以失败告终,进度最大的明朝也只是控制安南十余年后,不得不撤出,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远离中原王朝核心区域。
距离过远加上边境地带人口不多、物产不丰,导致中原王朝必须从其余地方调兵调粮,算上那支离破碎的地形地貌,运输难度极高。清缅战争清军第三次出兵时,派兵两万五千,征用了马、驴、牛八万余,才只完成一半的后勤补给,另一半靠缅甸当地解决。
如果是短期战争,中原王朝倒是耗得起,可要是打上十几年的话,中原王朝也肉疼啊,付出跟回报完全不成比,索性丢了算了。
第二,水土不服。
征战的将士一般来自温带地区,受不了当地的热带气候,加上当时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随便来个疟疾就够大军受得了。清缅战争中,清军的非战斗减员比战损人员还多,主将也是因此而病逝。
而当地人完全不必考虑这个问题,打不过你就钻丛林耗死你,一直拖到你不得不撤退。
第三,当地实力。
当地并不是一群野人,也是有政权有组织的,泰国、缅甸、越南都曾建立过强权,这种强权一方面给中原王朝占领带来一定阻碍,另一方面就算占领后,当地人不认同中原王朝,施政稍有不当,立马就是武装反抗,然后打仗、消耗物资、胜利后施政、反抗,如此循环,简直就是填不满的无底洞。
而且当地政权也非常识相,一把中原王朝击退,很快就上来认怂,认个大哥就回去做自己的土霸王了,中原王朝还得了面子,没事也就不会花大力气去攻打这些政权了。
OK,关于古代中国为什么不向南扩张和中国为什么不扩张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